首頁>科技>

導讀:文章的內容涵蓋了“需求管理、平臺設計、產品驗證、平臺協同、人性對抗、跨界思維、挑戰/成長”等7個方面,既有一些抽象的、方法層面的總結,也有很多真實的、有體感的案例。

作者|栢檸

過去幾年,我和團隊一直在負責螞蟻集團內部相關平臺產品的設計和運營工作。

這些平臺產品包括人工智慧部的A/B測試平臺、機器學習平臺、金融知識圖譜平臺、NLP平臺、智慧文案平臺、金融視覺(CV)平臺、搜尋平臺、機器人平臺、標註平臺等,以及風控團隊的相關平臺產品。這些平臺產品,在背後支援了螞蟻幾乎所有核心業務的執行和發展。

整個過程當中,我們在平臺建設、業務支援、平臺運營、AI創新以及AI整體運營等各個方面做了很多嘗試,有了不少的收穫和感悟。

最近,我花了一些時間,將其初步梳理出來,寫成了這篇文章。

文章的內容涵蓋了“需求管理、平臺設計、產品驗證、平臺協同、人性對抗、跨界思維、挑戰/成長”等7個方面,既有一些抽象的、方法層面的總結,也有很多真實的、有體感的案例。

篇幅比較長,約1.5萬字。感興趣的話,可以收藏下後面慢慢看。

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啟發,更期待能拋磚引玉,跟大家做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需求管理:“角色錯位”與“無我境界”

挖掘需求,警惕“角色錯位”,杜絕“閉門造車”。

做好產品的第一步,就是把握好需求,必須搞清楚每一個產品和功能的真正使用者是誰。

對於C端產品,這個問題比較好解決,因為設計者和使用者往往是重合的。但對於技術平臺類產品、B端產品,這兩者經常是錯位的,即設計者可能並不是真正的使用者。

舉個例子,支付寶的產品經理在日常生活當中天天用支付寶付款、理財,他就是個典型的支付寶使用者,所以設計者與使用者就是同一個人。而在技術平臺、B端產品當中,產品的設計者可以用自己的產品,但基本上僅限於做測試、做驗證,真正的使用者卻是其他的人。

因此,設計者對於產品需求的一些推理判斷,可能會與真實情況有差別,即使他用了,那個以測試為目的的使用和真實的使用,還是有區別的。

由此可見,正是由於技術平臺類產品中這種角色的錯位,就容易導致需求把控出問題。

下面,先從我們標註平臺的一個小故事開始講起。

去年12月的一天,我們標註平臺的相關同學開會,進行產品設計評審。

其間,針對一個標註頁面的產品設計細節問題,在坐的產品經理、UED、前端、後端各個崗位的同學各抒己見、爭論得不可開交。

突然間,我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會議室的所有同學,並不是這個feature的使用者。

因為具體的標註工作,都是外包公司的數百個標註人員做的,他們才是標註頁面的真正使用者。

不是真正的使用者、沒有處在那個場景,就很難了解真實的情況。於是,大家就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專業能力,進行判斷和推演。

做產品不能閉門造車。於是,我們就隨即安排相關同學去了標註外包公司做現場調研。

一開始,我們與幾個標註團隊的小組長進行小範圍的初步溝通。當時,隨口問了下產品使用情況,他們一致反饋“沒什麼問題,挺好用的”。

這樣的回答很正常,畢竟這麼簡單、直接的問法,是很難獲取到有價值的資訊、瞭解到使用者的需求。

在產品經理的行業,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在汽車被髮明之前,如果你直接問使用者要什麼,他只能說“我要一匹更快的馬”。

釘釘原負責人無招同學來螞蟻做“釘釘創業之路”的分享時,也談到這個問題。

他的觀點是,見到使用者不能只是“就事論事”,只問產品使用相關的淺層次的問題。(即使問這樣的問題,也不能問“你有什麼需求”之類很難獲得真實需求的直白的問題)。

正確的方式是,先把具體的產品拋下,多瞭解客戶的背景、業務、狀態等整體的、背景的、來龍去脈的資訊,要表現出對客戶“感興趣”,要想成為客戶的朋友。

只有這樣,客戶才願意跟你多聊、深聊,只有這樣,你才能捕獲到有價值的資訊。再加上,觀察客戶的具體行為和操作,就能捕捉到真實的需求,才能做到有所洞察。

於是,結束會議後,我們要求上樓到標註員工的辦公區,具體看看情況。

當我們站在標註人員身後,仔細觀察他們的操作、與他們深入交談後,就有了新的發現。

很多原來沒有想象到的使用方法和場景、產品設計的細節問題,在標註人員的不斷操作中,就顯現出來了。之前產品評審會上大家爭論的問題,自然就有了答案。

半天下來,我們總共記錄下數十個有價值的反饋和發現,並在後續工作中,一一做了處理和跟進。

可見,如果你不是真正的使用者,你沒有親眼觀察真正使用者的操作,很多問題你是無法預料到的。

大家IQ都不差,遇到問題,我們往往習慣於談方法、講邏輯,經常在會議室裡面唇槍舌戰甚至拍桌子瞪眼睛,最後誰也說服不了誰,得不到有效的結論。

在這時,不妨先問下自己“真正的使用者是誰?”,再試試“笨辦法”,走出辦公室,走到客戶那裡,去問問他們、跟他們聊聊天,看看他們怎麼用我們的產品。

那時候,很多問題便豁然開朗了。

滿足需求,不斷“由淺入深”,修煉“無我境界”。

接著,讓我們的思考再深入一些。

現在,假設你已經明確了使用者是誰、摸到了需求的大概脈絡,那也要考量“對需求理解是否深入”的問題,即淺層需求和深層需求的問題。

換句話,也是手段和目的的問題——“淺層需求”往往只是手段,而“深層需求”才是目的。

舉個例子,對於我們負責的金融視覺平臺,有使用者反饋“我需要模型報告”,即模型訓練出來後,將一些“準確率、召回率、AUC之類”的指標,用圖表的方式展示出來。

如果你只是將這個需求做了,那是不夠的。

為什麼呢?因為使用者要的模型報告,只是“淺層需求”——他的確需要看各種指標,但他最想要的是,在新模型訓練出來後,他要對不同版本的模型效果進行對比——不僅要知道指標是多少,更想知道指標的具體變化,哪些升了、哪些降了以及具體數值是多少。

只有這樣,才算是滿足了深層需求。

道理是相通的,類似問題在C端產品中也會碰到。

如果你留意的話,你會發現很多電商網站、汽車導購產品的產品經理已經摸到了深層需求。比如,汽車網站裡面基本都有一個“車型對比”功能:不僅能將不同車型的各項配置、引數,用表格逐項列出來,而且還提供了“高亮不同配置、隱藏相同配置”等貼心功能。這就是深層次地滿足了使用者的需求。

因此,對於一個需求,多問幾個為什麼,多問自己“這是使用者的真實目的嗎?他用這個功能到底想幹什麼”等。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觸及到使用者深層次的需求,才有可能做出讓使用者感到很貼心的功能。

對於深入滿足使用者需求,除了做淺層、深層的分析之外,還可以採用“分而治之”的思路,將產品從模組和功能上分層,即分出“N級火箭”,每一級“火箭”用來滿足不同型別的使用者需求,或者同一使用者在不同階段的需求。

舉個例子,儘管我們的圖譜、NLP、CV、搜尋、機器人、標註等幾個平臺產品的功能各不相同,但我們還是找到了共性,即抽象出了需求分級和業務賦能的“五級火箭”,包括“功能嵌入、API呼叫、資料訓練、模型定製、演算法開發”等五級。業務方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不同的接入方式。

第一級,功能嵌入:透過iframe等實現成本最低的手段,將平臺的某個功能模組嵌入到自己的系統當中。第二級,API呼叫:直接呼叫平臺提供的成熟API,比如呼叫身份證、駕駛證之類的OCR識別的API。第三級,資料訓練:平臺的模型符合需求,但需要提供自己的訓練資料或者字典資料等,來解決具體場景需求。第四級,模型定製:平臺的現場模型不太符合要求,所以要對演算法引數進行配置,然後訓練出符合自己需求的新模型。第五級,演算法開發:最高階的情況,就是業務方懂演算法、要開發新演算法。平臺則提供“演算法開發、資料管理、模型訓練、模型測試和釋出”等一系列深層次的能力,來提升演算法研發的效率。

上述“五級火箭”,由淺入深地滿足了不同型別使用者,以及同一個使用者不同階段的需求。

記得多年前,我參加了一個管理方面的高階培訓班。培訓有好幾天,內容很多,不過幾乎所有的培訓內容我都忘記了——除了一位老師無意中介紹的一個“萬能四步法”。

所謂四步法,就是“分類-排序-找規律-應用”這四個步驟。無論在學習新的領域知識、接手新的工作,還是來到新的環境時,都可以嘗試這個萬能四步法,相信再複雜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使用者分層、五級火箭,就是“分類-排序”的一個應用。

談完“需求/使用者分層、五級火箭”了,那是否就是對使用者需求360度、無死角地滿足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們還沒有做到“無我境界” 。

所謂“無我”的境界,就是滿足使用者需求的時候,不能只考慮“我是誰、我有什麼”,而要忘掉自己,去看使用者需要什麼,什麼東西對使用者最有用。

比如,雖然你是做AI技術平臺產品經理,但你眼裡不能只有AI、演算法、模型——要做到“無我”,就是要做到:如果有一種非演算法、非AI的產品策略,若能切實幫到業務,那也應該去做。

在業務同學的眼裡,有沒有演算法沒關係,是不是高科技不重要——而有沒有業務效果才關鍵。正所謂,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才是好貓。

比如,我們的智慧文案平臺,能夠智慧生成千人千面的營銷文案。過去,一直在迭代產品、提升演算法能力,力圖生成更加智慧、精準和個性化的文案。

然而,大家知道,演算法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演算法效果都是慢慢地打磨和最佳化的。

在這個過程中,產品經理同學不能幹等。

於是,我們就在思考,不管多麼高深的演算法、多麼智慧的平臺,我們生產的仍然是文案。而文案這個崗位,隨著廣告行業的發展已經存在了數百年,那麼,一定有成熟的方法論和模式。

作為網際網路從業者,我們崇尚創新和顛覆,但我們還必須對行業保留敬畏之心。

於是,我們的產品經理同學就去把一些市場營銷、廣告文案經典書籍研讀了一番,總結出了所謂“18種優質文案句式/模板”,這裡面既有文案從業者的經驗總結,也有廣告學、心理學等領域的科學原理。

將這些“優質句式”、“文案法則”產品化之後,配合演算法和技術,就能給業務輸出更有效果的文案。

我們相信,機器不能完全代替人,機器智慧和行業知識、專家經驗等人類智慧,一定會相得益彰、交相輝映。

平臺設計:平臺產品,也必須“秒懂”

講完需求,再來說說設計。

在網際網路行業,面向C端使用者的產品不僅供給充裕、極大豐富,而且普遍都免費,獲取成本基本為0。

沒有付出,就不會“珍惜”。

所以,對使用者來說,產品必須容易上手,即必須“秒懂”。如果使用者幾分鐘甚至幾十秒看不懂、不會用,那他基本就放棄了,產品就沒有機會了。

對於中臺、平臺產品來說,其實也是這樣的,只不過使用者遇到不爽的體驗只能忍忍,因為使用你的產品來解決他的業務需求,這是他的本質工作。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產品隨便搞搞就行,因為他還可以有別的選擇。你要知道,公司內部往往也有類似的產品,更不用談外部的、免費開源或者收費的解決方案了。

所以,你在平臺設計上,也要下功夫,必須能快速抓住使用者,讓使用者迅速上手、接入、上線,幫助業務拿到業務結果。

如何才能做到“秒懂”呢?可以從“產品框架、術語體系、幫助指引、產品demo、統一互動”等幾個方面來考慮。

有清晰明瞭的產品框架

使用者一開啟平臺的頁面,就應該清晰地感知到平臺能做什麼,產品框架是什麼樣的,包含什麼功能模組,模組之間的關係(包含、先後等),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等等。

這一點看起來沒什麼深奧的,但常見的問題是,產品經理在產品設計前期,對框架的思考不夠充分。經常是到了PRD、視覺評審階段,才發現模組設計不合理、流程不清晰等等。這時,再返工、改動,成本就大了。

更為糟糕的是,頻繁的返工和變更,會讓產品經理個人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喪失殆盡。以後,還怎麼向技術提需求、磨資源?

為了避免這樣悲慘的事情發生,產品經理要在臺下多下功夫。

一個好的習慣,是先在腦中重建,再動筆繪製。很多產品經理習慣一上來就畫demo,這是不對的——大腦的認知和計算資源是有限的,顧“此”就會失“彼”,當你陷入種種細節後,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框架上思考問題了。

那怎麼辦呢?可以用充分使用腦圖這種工具。具體來說,你先不要考慮任何demo圖,而是先把整個平臺產品層級結構全部理出來,包括各級導航和模組、每個模組包含的頁面及核心功能板塊。畫好腦圖之後,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反覆梳理和模擬,直到橫向、縱向的邏輯和流程都沒有問題了,再動手做具體的demo、PRD。

有顧名思義的術語體系

產品的整體框架梳理清楚之後,還要重視“術語/概念體系”,即產品中的核心概念命名以及概念之間邏輯關係的設計。

這個之所以重要,那是因為,概念和術語體系是每一個領域知識沉澱的結果,也是人們學習新事物、進行溝通交流的介質。

概念複雜,產品必然複雜;概念簡單,產品才能簡單。

又如,當年喬布斯釋出iPod的時候,並沒有直接抽象地說“儲存空間高達4.8G”,而是說“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

可見,產品中的新概念命名不合理,或者將晦澀難懂的底層術語直接暴露出來,都會對使用者造成很大的困擾。

再比如,在A/B實驗平臺中,最初的概念體系自頂而下分別是“業務域-業務線-產品-實驗”。

我們發現,使用者很難分清“業務域”與“業務線”的區別,裡面的“產品”也不是大家所理解的“支付、借唄、花唄、餘額寶”這樣的產品,所以存在很多困擾。

後來,我們藉助大家熟知的“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這些事物,將概念體系改造成這樣:達爾文是一個“實驗平臺”,裡面可以建立“xxxx實驗室”“yyyy實驗室”,在每一個實驗室當中,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實驗”。這樣,就好理解多了。

除此之外,我們還對實驗室中的角色命名進行了修改。

之前實驗許可權管理裡面,有“管理員”、“成員”這兩種常見的角色設定,我們同樣參照現實生活中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崗位名稱,將其改成了“實驗室主任”和“研究員”。

有趣的是,“研究員”在阿里體系有“高P/組織部”的層級含義,這樣小小的一個文案的修改,也包含著平臺設計者的“人文關懷”——對那些用A/B實驗來踐行資料驅動創新的、追求科學嚴謹做事方式的同學們,給予一點點溫情和榮耀。

而且,日後的運營活動也好做了,比如可以評比“十大研究員、十佳實驗室”等等。

總之,在設計產品的術語體系,首先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其次,要儘量藉助大家腦海中已有的概念,而不是直接照搬技術實現,或者生造新的概念。

有恰到好處的幫助指引

即使你在概念設計上下了功夫,也不能保證使用者不會產生任何疑問。

因此,就需要設計“幫助體系”,做進一步的解釋和闡述。

這裡,並不是說讓你寫一份冗長的產品文件。文件應該寫,但它不是重點,因為大部分人並不會仔細把產品文件讀完才動手操作——他只有遇到問題,才有可能去查查手冊。

這裡說的“幫助體系”,指的是產品化的幫助體系,即 “文件產品化”。具體來說,就是把幫助文件中的要點儘量嵌入到產品頁面當中,讓產品實現“自解釋”,而不是放到產品體外、僅僅存到幫助文件中。

“文件產品化”,具體的措施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頁面上有輔助說明

新功能上線,有提示和告知

平臺不斷做迭代改進,但經常發現使用者並不知道上了新功能。所以,可以對此做適度的提示和告知:大迭代可以蒙層彈窗、小的改動可以出小紅點,等等。

有簡單直觀的全流程demo

只看教學影片學不會游泳,光學“科目一”是學不會開車的。

天花亂墜說半天,不如動手玩一遍。

現狀是,很多技術平臺完全沒有demo和體驗能力。那麼,使用者就很難上手。

因此,平臺一定要搭建一套“全流程、有體感、簡便易行”的demo,讓使用者親手體驗一下。

全流程,指的是你的demo要涵蓋平臺的全部環節和步驟。有體感,指的是要有直觀的結果(而不是隻顯示抽象的數值、json程式碼輸出之類)。簡便易行,指的是要足夠簡單、幾分鐘就能完成(因此你需要內建幾組demo的語料、圖譜、資料集等等)。

舉個例子,在NLP平臺和金融視覺平臺當中,使用者可以很便捷地線上體驗金融NER/文字分類、身份證/銀行卡OCR的效果。

也可以全流程地完成“專案建立、資料上傳、資料打標、模型訓練、模型測試”等環節。

值得指出的是,對於平臺的demo,一定要越簡單越好,千萬不要高估了人的耐心。

記得在金融視覺平臺第一版全流程demo上線後,當專案組成員在具體體驗時,才發現還是很繁瑣,甚至要放棄。

要完成demo,你仍然需要寫一堆表單,比如專案名稱/簡介、模型名稱/簡介、資料集名稱/簡介,而且,還要自己準備訓練資料,不得不去網上搜索、下載幾十/上百張圖片……

後來,我們就對此做了大幅度的簡化,能點滑鼠的就不要讓使用者輸字,比如自動填充各種名稱和簡介。此外,平臺還內建一些測試資料集供使用者使用等等。

經過一番簡化之後,使用者才能在幾分鐘之內,完成全流程、非常有體感的demo了。

有標準/統一的互動體驗

在做好每一個平臺的設計之外,還需要考慮不同平臺的體驗一致性,即平臺的統一。

做好這件事情,既能讓使用者降低學習成本、在不同平臺之間平滑切換,也能減少UED、產品經理、技術同學們的重複勞動。

首先,可以將平臺通用的框架和模組,抽象出來、統一起來,包括Portal頁、專案管理、許可權管理、資料管理、任務管理、釋出管理等等。

其次,將細節的體驗也統一一下,具體到元件的設計、命名、顏色、位置等等。

當我們沉澱出一套經典的產品框架和互動標準,那產品迭代速度和使用者體驗,都會大幅提升。

產品驗證:用不“深”,就做不好

要深度驗證,而不是蜻蜓點水

產品經理要真正做好一個產品,必須要自己多用。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這裡要談的是使用的“深度”——隨便點點、看看,跟深度使用的差別是很大的。

舉個例子,如果讓你設計導航產品中的路口轉彎提示語,你可能覺得設計成類似“前方500米路口右轉”這樣就沒問題了。

你看,既包含距離,又說清了方向,感覺已經很完美了吧。然而,當你深入使用產品時、當你自己駕車的時候,才會發現情況並非如此——你很難精確地把握是否到了500米處,很可能在300米處的一個路口就錯誤地提前右轉了。

所以,現在的導航提示不僅會說“前方500米第N個路口右轉”,並且會在不該右轉的路口提示“正在經過第N-1個路口”,只有做到這樣精細,才能保證使用者不會走錯路。

對於我們的標註平臺來說,深度使用體現在做資料標註的次數——標註幾次與幾十、幾百次,你的感知是完全不同的。

標註頁面中的一些設計的細節問題,在你做一兩次標註的時候感覺不明顯,當你做上幾十次、上百次之後,再小的問題也都會暴露出來、被放大了。

比如,有一種影象分類任務,你只需要標註“對”還是“錯”。

之前的設計,是每頁展示一張大圖,答完題後就切換到下一頁。當我們自己親自標註了幾十張之後,就感覺這樣的效率很低。

於是,我們就改成了一頁展示一二十張圖片,標註人員只需要掃一眼,把其中“對”或者“錯”的勾選出來,然後整體提交就好了(同時也減少了每一頁重新整理頁面、載入圖片的等待時間)。這樣簡單的一個改動,其實並沒有什麼技術難度,但標註效率直接提升了好多倍。

自己“做業務”,結果大不同

真正要把一個平臺做好,不僅要像上面說的,自己多當“標註員”,更應該做做 “業務方”。支援業務、賦能業務,跟自己做業務,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下面,用我們做的垃圾智慧分類的專案“分類寶”這個案例來說明下。

在2019年7月份,全國很多城市開始推行垃圾分類。

我們的同學基於沉澱的影象、NLP和圖譜等AI技術能力,迅速開發出了智慧垃圾分類的技術和產品,專案命名為“分類寶”。使用者可以透過“拍照片、語音搜尋”等便捷的互動方式,在支付寶小程式以及智慧垃圾回收箱IoT裝置上,來體驗AI垃圾分類了。

這個專案,並不是各個業務BU給我們提需求而開始做的。這一次,我們有了雙重身份,我們自己既是平臺方,也第一次做了“業務方”。

做起業務方之後,我們才發現,垃圾分類這個事情看似簡單,實際上卻包含很多複雜的環節,從“訓練資料的獲取、物品類目的整理、垃圾分類標準的維護、線上迴流資料的訂正”,到“物品類目權重和優先順序的調整、標註結果的確認”,再到與內部各個部門的協同、與外包ISV的對接、節假日與特殊物品的應對,等等。

經過一番手忙腳亂的折騰,總算是把專案磕磕絆絆地做了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問題,其中既有平臺設計不合理的產品問題,也有訓練時間過長之類的技術問題。

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看到了不同流程、不同系統以及不同團隊之間銜接的“真空地帶”——這正是大公司由於分工、邊界帶來的,常說的“三不管、踢皮球”的問題。而這些銜接上的問題,正是隱蔽的、極大影響效率的問題,需要被發現,透過產品和流程等機制進行解決。

“自己做業務”的這一次實踐,讓我們平臺同學換了一個視角,深刻體會到了業務同學的不易,也直接推動了平臺的迭代改進,以及團隊配合、流程設定的完善。

平臺協同:連線,產生價值

前面講了很多,但大部分還是聚焦在某一個平臺的個體上。

孤立存在的平臺,就可能會降級成一個工具,其價值和能量就變得非常有限。

因此,要做好、做大平臺,需要跳出平臺本身,以連線、全域性、生態的思維來看。

如果讓不同平臺產生協同和連線,會產生“1+1>2”的效果。如果把封閉在平臺內的“控制流、資料流”延伸出去,變成閉環,就會迸發出很多創新。

下面,介紹幾個方法和案例。

交叉連結,帶曝光帶流量

這是最簡單的一種平臺協同的方法。每一個平臺不僅要完成自己的使命,還應該考慮為兄弟平臺做點什麼,比如帶帶曝光、帶帶流量什麼的。所以,我們在每個平臺產品的導航欄都增加一個“AI產品矩陣”的選單,把七八個產品的logo、名稱、連結都列了上去。資料表明,這個小小的選單,每天都能為其他平臺帶來可觀的曝光和轉化,做這個選單的ROI非常高。

平臺能力複用,杜絕浪費

平臺在不斷迭代升級的過程中,對於一個新需求,不要一上來就自己做,而要先看看其他平臺有沒有可以複用的現成的能力,哪怕是“曲線救國”或者“權宜之計”。

比如,知識圖譜平臺的知識更新和智慧文案平臺的文案發布,都需要走打標和確認流程,我們發現標註平臺的標註能力就夠用了。所以,我們就沒有重新開發,而是在平臺之間打通連線,快速解決了這個問題。

反哺和閉環,實現共同發展

如果一個平臺只是單向的輸出能力,而沒有從下游獲得反哺,沒有形成閉環,那也不是個完善的系統和平臺。

舉個例子,我們的標註平臺已經累計對上億條資料進行了打標,這些標註資料使得各類模型的訓練變成了可能。正所謂,沒有人工,就沒有智慧。

在這個過程中,標註平臺只是輸出價值、為智慧化助力,自己並沒有從智慧化中獲益。

後來,我們就考慮把這個鏈條形成閉環,即讓打標資料訓練出的模型反哺回標註平臺,從而實現“智慧輔助標註”。

這樣,將整個平臺從“純人工標註”,轉變為了“智慧輔助標註”,大大提升了標註效率、降低了標註成本。

沉澱資料資產,創造更大的價值

如果一個平臺有資料的沉澱,那麼這些資料就需要深度挖掘,從而產生更多、更大的價值。

比如,每個業務最開始接入知識圖譜平臺,為了解決自己的業務問題,就得從頭建Schema、導資料。但隨著平臺的發展,沉澱的知識越來越豐富。那麼,後續的平臺就能直接受益於之前沉澱的知識,而不一定要自己重新建設了。這就是,平臺數據沉澱出的價值。

再比如,標註平臺裡的標註資料,在完成模型訓練之後,生命週期就終結了,躺在那裡沒有人管了,這是很可惜的。

現在我們計劃將這些資料沉澱下來、開放出去,讓資料產生更大的價值。

首先,標註資料對內開放。在業務剛接入AI平臺,存在一個冷啟動的階段,最缺的是打標的資料。所以,可以將標註平臺中海量標註資料梳理和開放出來,讓業務可以先到平臺裡面搜尋下,看看有沒有已有的資料,有的話,就可以複用。如果沒有,再考慮重新建資料。

其次,標註資料對外開放。我們可以把一些不涉及隱私、不牽扯我們核心技術能力的部分資料開放出去,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比如,在智慧垃圾分類“分類寶”專案中,沉澱了數十萬打標的垃圾影象資料。在我們開放了相關模型API之外,再把其中一部分資料開放出去,就會對整個社會的垃圾智慧化處理,貢獻螞蟻的一份力量。

接入開放平臺,實現強強聯合

這裡,再說說開放的具體做法。如果自己直接對外開放,做起來就比較麻煩,有很多對接和維護的事情。應該考慮將自己的能力接入到現成的、大的平臺,比如支付寶小程式平臺/開放平臺、阿里雲平臺等等。藉助這些大的平臺,很多獲客、對接、運維的事情,就有兜底了。

這裡,再分享一個考慮平臺協同創新的思路,那就是“圖解法和窮舉法”。

一開始,平臺協同創新都是散點發生的,想到一個就做一個,很不繫統和體系化。

後來,為了把所有“連線”和“協同”的可能性都窮盡,我們就畫了一張系統協同大圖和矩陣圖,把所有的平臺都放進去,全方位地思考平臺之間有什麼沒有打通的,有什麼協同創新的可能性。

這個方法,大家在做其他工作時也可以參考。

平臺中的人性對抗

大家常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個平臺,也是一個江湖。

不同角色、訴求的人參與其中,人性就展示出來了。

因此,就需要思考人的事情,就需要對平臺進行運營和治理。

平臺的誤用

首先,要糾正平臺上出現的不正確的用法。

為什麼會存在這種情況呢?

原因在於,儘管產品經理在產品設計的時候,本身就會盡力杜絕大部分錯誤的發生,在平臺的玩法中也有相應的規則告知到使用者,但大家並不會像你想象的那樣“守規矩”,他們會有意無意地“妙用”、“錯用”甚至“濫用”。

比如,在我去年負責A/B實驗平臺的時候,我們曾經對平臺中所有實驗進行深入分析,結果就發現了很多驚人的現象。

數百個實驗只有一個版本:正常來說,需要兩個或者更多的版本來進行對照實驗,但很多實驗竟然只有一個版本,其中一個很大的“妙用”或者“誤用”,是使用者僅僅把平臺當作灰度平臺來使用了。數百個實驗內流量為0:有的使用者並沒有使用平臺的分流能力,而是自己做分流,這也是我們沒有料想到的。數百個實驗執行時間小於3天或者大於30天:正常來講,實驗需要執行一週左右。但很多同學將實驗執行一兩天,一看到資料有變化就把實驗推全或者下線了,這其實是不科學的。有的實驗運行了好幾十天,原因竟然是有人忘記處理了,可能實驗場景都不存在了。……

可見,大家對A/B實驗的瞭解還是很不夠的,導致在平臺上出現了各種“奇特”的用法。那麼,需要在平臺培訓和產品設計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除了A/B實驗這樣的平臺,在我們的金融知識圖譜等平臺上,也發現很多問題。

我們知道,在知識圖譜的Schema規範當中,同樣一種實體只能有一種型別。

比如,對於“公司”這個金融領域最常見的實體型別來說,全域性定義一個名為“Company”之類的型別就可以了。不同的業務域,可以有不同的業務場景,但型別應該共享一個。

然而,現實情況是,業務同學為了簡單、好把控,往往都想自己建立一個型別。於是,在平臺上就出現了類似Company1、Company2這樣重複的型別。

在圖譜平臺上,除了Schema重複,資料也存在重複、不一致的情況,這些都需要一個一個進行治理。

然而,平臺治理這件事,既是科學也是藝術——既不能放任自由,也不能卡的太嚴。尤其是在平臺建設的初期,如果限制得太死,業務方是很難理解和配合的,甚至會丟掉客戶。

所以,要把握好力度。

“濫用”與“違規”

上面提到的這些平臺治理的問題,其實還不算太糟糕。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些需要高度重視和嚴肅處理的“濫用、違規”的行為。

分別是標註平臺中的兩個真實案例:“任務釋放”和“串通磨洋工”。

先說第一個,“任務釋放”功能的濫用。

於是,我們就把這個功能從一線的標註人員那裡收回,只給小組長開放了(這個問題也是去外包公司實地調研時發現的,之前團隊同學們都沒有料想到)。

第二個是違規行為,說的是人員串通起來“磨洋工”。

有一段時間,演算法同學反饋標註速度下降了。我們分析了下報表,發現個別小組的多個標註人員的標註速度都降低了,包括之前做的比較快的人員。

經過調查發現,原來是有個別害群之馬不光自己偷懶,還教唆、串通其他人,一起降低標註速度,來集體“磨洋工”。

當然,“串通磨洋工”這個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在這些標註人員的績效管理方案上——之前採用的是月薪制而非計件制,有績效獎金但微乎其微。

最近,我們在專項建立任務難度分級標準,並在完善外包人員的整體管理方案。

“太智慧”了,也不行

最後,再說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

我們知道,如果一個產品不夠貼心,不夠聰明和智慧,那使用者肯定不喜歡,但反過來,如果“太智慧”了,那有時候也不行。

人是不安的、焦慮的,如果讓他感到“太過於神奇、不知道里面發生了很麼”,他就不敢用。

舉個例子,在模型服務平臺的產品當中,有同學設計了“模型一鍵部署”功能,即把離線模型部署到線上過程中的複雜、繁瑣的特徵處理等工作自動化了。

然而,當大家花幾個月開發出來後,卻發現根本找不到一個業務方,因為大家都說不敢用。最後,這個“智慧”的一鍵部署功能只能無奈地下線了。

(要說明的是,並不是說“簡化模型部署”這個產品方向有問題,而是上述“黑盒的、讓使用者心裡沒有底”的方案,需要多斟酌,要多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來思考)

跨界、跨界、跨界

所謂跨界,就是突破原有行業慣例和常規,透過嫁接其他行業的理念和技術,從而實現創新和突破的行為。

世界著名投資家、沃倫·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是一個極具智慧的人,他非常推崇跨界的思考方式,他指出:

你必須以跨學科的方式思考。你必須經常使用所有可以從各個學科的大一課程中學到的概念。如果能夠熟練地掌握這些基本概念,你解決問題的方法將不會受到限制。

要做好技術平臺的設計、運營和推廣工作,你也需要跨界的思維和打法——比如,你可以把營銷思維與產品、技術跨界地結合起來。

所謂營銷思維,簡單來說,包含“認知規律、品牌體系、素材載體、傳播路徑”等幾個關鍵點:首先,要服從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規律(簡單、直觀),搭建起一套品牌識別和記憶的體系(logo、命名),不斷策劃出有創意的活動和素材,並在合適的地方進行曝光和傳播。

那麼,對於技術平臺的運營和推廣,也可以跨界地使用上述營銷領域的理論和方法。

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平臺產品需要品牌

我們對所有的平臺的品牌識別體系進行了梳理,參照“阿里動物園”的慣例,分別命名為知蛛金融知識圖譜平臺、鯨語NLP平臺、圖鷹金融視覺平臺、千鱘搜尋平臺、靈犀機器人平臺,每種動物的選擇都儘量體現了該平臺產品的特點(畢加索智慧文案平臺、AlphaQ智慧標註平臺的名稱已經有一定認知度,就未做修改)。

除了名稱之外,我們給力的UED同學們還設計出了非常有區隔度、記憶度,異常精美的logo。有了名稱和logo,交流、傳播和推廣的時候,就好辦多了。

產品體系需要品牌

不光要給予每一個平臺以記憶度和識別度,還要考慮多個平臺作為一個整體,如何記憶和傳播。同樣是考慮到阿里的武俠文化,我們就包裝出了“AI中臺天龍八部”的整體品牌概念,來傳播八大AI技術平臺產品。後來發現,這個“天龍八部”的在內部的影響力很高,很多人都用“天龍八部”來整體指代AI技術平臺家族。

運營活動需要品牌

做運營、做推廣,也需要有一個品牌的體系。所以,我們構造出了一個“AI特派員”的形象。對於我們對內釋出的所有文章、影片和海報,都納入到這個體系當中。比如,所有的內網文章標題、文章的首尾都統一格式,加入“AI特派員”的名稱和形象,這樣既方便形成統一認知,也方便大家日後檢索資訊。

此外,在運營活動和物料的設計中,也有品牌營銷思維,技術和平臺再高深,傳播的時候也必須考慮互動、創意和趣味。

為此,我們定製了印有平臺名稱和slogan的有趣的可樂瓶,為標註產品體驗的同學頒發“聘書”等等。

由此可見,將營銷與技術、產品跨界融合,站在使用者角度進行產品品牌體系和運營活動、素材的設計,就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平臺產品經理的挑戰和成長

讀到這裡,你可能覺得做平臺挺有趣、挺容易。

其實不然,大家都難。

對於技術平臺的產品經理來說,會面臨“心、腦、體”全方位的挑戰。

在專業技能方面,除了要有產品經理崗位必須的“需求管理、產品設計、專案推動”等能力之外,還需要“懂技術”。要懂研發流程,要懂各種演算法、模型的術語和原理,因為你不僅要與平臺的開發團隊對話,你還要跟平臺的使用者進行對話——這些使用者大部分也是技術同學。

這並不是要求你比技術同學更懂技術、代替技術同學去做技術的事情,而是要求你要理解技術點的本質,要知道這個技術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項技術與其他技術的區別是什麼,這個技術大的發展脈絡是什麼。

當你下功夫搞清楚了這些問題之後,才不至於處於太過被動的局面。

但是,“缺乏主動權、成就感不強”,還是困擾著技術平臺的產品經理同學。

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深入瞭解業務需求,提升業務sense

平臺最終是為業務服務的,平臺再牛逼,對業務沒有幫助,也是不能立足的。因此,當你對業務需求有十足的把握,就能有理有據地規劃平臺建設的方向,就有成就感。

考慮自己能為團隊帶來什麼獨特價值

一個專案的成功、一個平臺的成功,除了專業能力之外,還需要有足夠溝通、協調、推動、BD、銷售的能力。毫不誇張地說,要做好產品,產品經理不只是產品經理,更要有產品的“小CEO”的角色。當你透過自己的多方努力,把一件事情做成,自己就會很開心,也會贏得團隊的認可。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創新和提升的空間

對於標註平臺,你可以沿著“人工標註”的老路子去做,也可以朝著“智慧輔助標註”的方向去創新。對於智慧文案平臺,你可以只依賴演算法提升的路徑,也可以主動創新,把領域知識和行業經驗產品化,來實現產品經理驅動。對於使用者反饋的獲取和產品的迭代進化,你可以使用“當面交談、問卷調查”的傳統方式,也可以嘗試“分析使用者日誌,使用大資料+AI”的新手段。要相信,只要以終為始,從業務出發,從使用者出發,就能找到產品創新的機會。

時刻敬畏產品、敬畏使用者,認真做每一件事

我們曾經用這樣一句話,來鼓勵自己團隊的同學:我們要用做幾億DAU產品的心態,來打磨幾百、幾千DAU的技術平臺。認真的人不會吃虧,你今天的每一個付出,都會產生價值,都會提高自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個“需求”都算數。

結語

總算到結尾了,在這裡,再對文章的內容做一個小結:

需求管理:“角色錯位”與“無我境界”

越基本、越簡單的問題,卻越難回答,也越容易被有意、無意地忽略。做產品第一步,就是要回答這些基本問題:搞清使用者是誰,搞清楚使用者的真實需求是什麼。要深度滿足使用者需求,要多問為什麼,瞭解使用者真實的目的。還要忘掉自己,多從使用者角度去思考。

產品設計:平臺產品,也必須“秒懂”

如果一個產品一眼看過去,都亂七八糟的,搞不清楚怎麼回事,那基本上就很失敗了。因此,要從“產品框架、概念體系、幫助體系、demo體驗、互動統一”等多個方面著手,來實現“秒懂”。

產品驗證:用不“深”,就做不好

想做好產品,就要做好產品驗證,產品經理要想方設法去高頻、深度地使用自己的產品。有機會的話,還要自己“做點小業務”,你才會驚歎“啊,原來還有這麼多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你自己還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平臺協同:連線,產生價值

單個平臺的價值和能量是有限的,當你突破平臺的界限,創造更多的連線和閉環,你就會打造出一個欣欣向榮的系統和生態。

平臺中的人性對抗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性。對於多種角色參與的平臺來說,要做運營、引導和治理,這樣才能讓整個平臺平穩、健康發展。

跨界、跨界、跨界

面對複雜多變的環境,需要多元化的人才、互補的技能,需要不同行業和領域進行跨界融合。跨界會產生化學反應,跨界會產生創新。

平臺產品經理的挑戰和成長

成年人的字典裡,沒有容易二字。有問題有困難,平臺、團隊和個體才能提升和發展。產品經理崗位是個複合體,不是單個技能就能立足,產品經理同學需要不斷迎接挑戰,不斷修煉自己。

相信平臺的力量,相信產品的力量。

我們剛剛起步,我們繼續前行。

8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從2299元跌至1599元,首款5G中檔機如今已瀕臨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