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要說我們最熟悉的國外手機廠商,蘋果必然拔得頭籌,畢竟在喬布斯的帶領之下,蘋果在全球範圍內都掀起了一場“大風暴”。而我國也一度成為蘋果公司的“主戰場”,消費體量之大以及消費活力之強,都使得蘋果在國內市場形成了統治地位,一直到近幾年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蘋果才慢慢地在中國市場展露頹勢。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國產手機廠商不斷地拿回國內手機市場的控制權,雖然在中國依舊存在著一群追隨蘋果的粉絲,但顯然不可同日而語了。很多人說某種程度上,還得感謝蘋果,那是因為它在內地火爆的這些年,確實對於我國的製造業有很大的幫助,像富士康、立訊精密等企業都是背靠著蘋果,才慢慢地成為了世界上一流的代加工企業。

但其實在筆者眼中,這種“感謝”大可不必,因為蘋果來到中國市場最主要的目的,說白了就是利益。當時的國內市場不僅加工成本低,而且手機賣出“天價”,甚至有人痴狂到“賣腎臟”買iPhone,所以對於蘋果來說,想要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中國市場是它們當時最好的選擇。

而如今現實也再次印證了這個觀點,那就是不斷有訊息爆出,蘋果在慢慢減少對於“中國製造”的依賴,並且希望同富士康、緯創等代工方,前往尚待開發的東南亞市場,比如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到印度以及越南等國家,而蘋果也是這麼做的。

從牽走六條生產線,再到8家代工廠如影隨形,蘋果近來確實在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但是它這一路也並不輕鬆,早在2019年的時候,富士康就因為在印度的新工廠,受到管理問題的影響,導致產能出現問題。包括去年緯創工廠在印度被砸,也導致蘋果承受了很大的損失。

蘋果之所以如此不遺餘力地撤出中國市場,其一是因為目前國內的加工成本在不斷上升,有損它們的利益,其二就是國產品牌的崛起,壓縮了其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並且印度官方對此也一直持開放態度,甚至可以避免各種關稅成本,而它需要的就是蘋果所帶來的就業崗位。

所以在去年,蘋果在印度推出了價格較低的新款iPhone SE,以滿足當地的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因為前些年蘋果之所以一直無法開啟印度市場,就是因為它的定價確實太過高昂。而這樣的做法,也讓蘋果在去年的第四季度,在印度市場的銷售量超過了150萬臺,銷量暴漲93%。

毫無疑問,蘋果已經在印度市場“嚐盡甜頭”,那麼是否意味著富士康遷往印度已成定局?

我們都知道,對於富士康這種企業來說,它是缺乏自己的選擇權的,所以隨著東南亞市場的蓬勃,這些代工廠的重心慢慢轉移也是必然的事情,讀者朋友們,你們說呢?

13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複雜化安防場景應用中 IPC如何解決新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