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買單結賬時,出示手機付款碼,或是通過手機支付軟體掃描商家提供的付款碼進行結算,已是很多中國消費者,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消費者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動作。

但在不久的將來,或許這樣的場景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下圖所示的這種“手機to手機”的支付。

12月4日,銀聯聯合各商業銀行和華為、小米、OPPO等主流手機廠商正式啟動了手機POS產品首批應用試點合作,開啟了智慧手機與POS機二合一的時代。

所謂手機POS,銀聯將其定義為一款面向所有手機的多功能收單產品,以開放API的方式賦能第三方。我們可以直觀地理解為,手機POS就是將現有的通過實體POS機、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二維碼實現的支付操作搬到手機端來執行。據介紹,現階段常用的付款方式包括銀行卡支付、手機閃付、二維碼支付等都可以在手機POS照常使用,也就是說,對於使用者而言,選擇用哪種付款方式,依然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

既然對現有的支付習慣並沒有什麼改變,那銀聯如此大動作推出手機POS,難道僅僅就是為了把金融終端智慧移動化進行到底?這是否是銀聯在對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爭奪上又一個“大招”呢?

在國內,第三方支付市場主要代表就是支付寶、微信和銀聯。在網際網路支付、移動支付、銀行卡收單這幾類主要的第三方支付中,移動支付市場長期以來被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大巨頭雄踞,銀聯雖然背後有著強大的銀行業合力,並且一直動作不斷,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只能用“屢戰屢敗”來概括。

根據易觀中國2018年9月份釋出的《2018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雖然在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的網際網路支付領域,支付寶、銀聯商務和騰訊金融佔據著前三甲,但在整體規模連續四年高速增長的移動支付領域,支付寶和騰訊依然佔去了超過90%的市場交易份額。

無論是銀聯雲閃付二維碼的推出,還是“雲閃付”APP的釋出,銀聯似乎一直沒有放棄努力。此番推出手機POS產品,雖然對外宣稱是要用科技力量推動普惠金融,但人們也不免要將之聯想為銀聯爭奪移動支付市場的又一努力。

業內人士認為,銀聯推出手機POS產品,至少在目前看來,並不會影響到支付市場的格局。其實從手機POS能支援的各種付款方式就可以看出來,無論是實體的POS機具還是智慧手機端的“虛擬”POS,都會包括到現在主流的付款方式。

也就是說,當POS機具沒了,商家也不擺出二維碼了,但這一切都能在手機POS上找到,習慣用支付寶的還是用支付寶,習慣用微信支付的也照舊,習慣刷卡的也照常刷卡,收單格局乃至整個第三方支付市場都不會因此而變化。

但是,細想下來,區別還是有的。雖然商戶可以在手機上下載回對應的收卡單位推出的APP來讓手機變身POS機,但這一切都是在銀聯POS產品的底層框架上來實現的,如此一來,銀聯的存在感倍增,可比將支付寶、微信支付納入清算體系強烈多了。這無形中是否也給銀聯製造了一個更好的“反擊”機會?

同時,應該注意到的是,之所以很多業內人士並不認為手機POS對支付市場格局會造成多大影響,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手機POS還沒全面鋪展開。

從全球趨勢上來看,雖然銀聯推出手機POS產品在國際上是走在前端的金融創新,但早在今年6月份銀聯釋出手機POS產品之後不久,國際支付標準組織PCI也對外宣佈,正在制定類似銀聯手機POS的認證標準。可見,手機POS已是全球支付行業趨勢所在。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是拿著4G手機預約5G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