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文新增設人工智慧(AI)專業職稱,並正式釋出分類評價標準。首次人工智慧(AI)專業職稱評價工作於2021年初啟動。
此次開設人工智慧(AI)職稱專業,納入工程技術系列,並設定初級、中級、副高和正高 4 個層級,對應名稱依次為: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階工程師和正高階工程師。
此前,成都、上海、天津也分別釋出了關於人工智慧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評定辦法。隨著各地政策的不斷跟進,該職稱體系有望列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
為什麼開設AI職稱?
經過多年發展,人工智慧(AI)已經從最初備受質疑的新興技術科學,逐漸成為推動人類進入智慧時代的決定性力量。全球各國在近年來,都紛紛加強了人工智慧戰略,提升競爭力。
中國政府對於人工智慧也給予了高度重視與支援。2017年7月8日,國務院公佈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對人工智慧發展給予更多資金、政策支援。該計劃明確提出了2020-2025年的發展目標,並希望到2030年中國能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全球創新中心,在理論、技術和應用等方面領先全球。而且從2017到2019年兩會,李克強總理連續三次將人工智慧列入政府工作報告,推進發展。對此,各地方政府也積極響應,頒佈了各種補助和優惠政策,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正在遍地開花。
與AI蓬勃發展相對應的是,AI專業人才一直處於嚴重缺乏狀態。究其原因:
一是因為發展太快,沒有相應的專業培訓體系。如今的AI專業技術人員多是半路出家,從其他專業轉過來,邊幹邊學邊積累成長起來的;
二是因為由於AI屬於新興、交叉學科領域,沒有合適的職稱晉升渠道,缺乏規範的行業資格評定標準,影響了技術交流合作和人才職業發展。
因此,開設AI職稱專業,不僅可以滿足各梯次AI工程技術人員的職業發展需要,也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視聽行業需要AI
由於網際網路和電信行業天生有朝著人工智慧方向發展的基因,因此發展最快,AI專業人才也相對較多。而專業視聽行業就顯得遲緩得多,除了意識、安全、應用等因素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才的缺乏。
“其實視聽行業可能是各個行業中,在應用層最需要結合AI技術的行業。”一行業專家表示。這是因為:
一、視聽產品可以為AI的資料計算提供視音訊的原始資料支援,或者利用在整個系統中的各個視聽產品對一些重要資料進行蒐集,然後提供給AI分析工具進行分析,幫助AI進行機器學習,提高AI的智慧水平;
二、隨著視聽產品的計算能力提升,還可以在視聽產品中整合AI學習和分析功能,提升分佈運算或簡化使用者互動的功能。
顯而易見,AI將會對視聽行業中的影片資料檢索、識別、分析、自動控制提供特別大的幫助,當然這也就會幫助視聽廠家擴充套件現有產品的功能,提高廠家的競爭力。
但是AI屬於一個生態圈。視聽產品作為其中的一個產品需要與其它非視聽行業的產品進行技術融合,這個過程需要水平比較高的一些跨界人才。諸如知識豐富的產品經理,能夠把AV產品帶入並融合到AI的生態圈裡,為使用者創造新的功能或者產品,甚至是顛覆性的功能或者產品。目前這個生態圈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專業視聽與AI的跨界人才更是奇缺,此造成專業視聽行業中的AI應用比較少。
AI職稱促進視聽行業發展
透過AI職稱評定,不僅會吸引更多的人進入AI,同時還會為各行各業輸送大量經過認證的人工智慧專業技術人員,緩解人才緊張的現狀。
對於專業視聽行業來說,既降低了AI人才的搜尋和培訓成本,又能引進更多的跨界複合人才,將大大促進視聽行業的智慧化發展水平。
由於很多視聽產品應用在指揮、排程、監控等核心控制部門,因此如果AI能夠在視聽行業真正應用起來,給行業給客戶帶來的最大價值是智慧化決策水平的大幅提升。
智慧化決策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輔助決策階段。也就是現在人們通常所說的大資料資訊呈現。目前,視聽行業正處於AI應用發展的第一階段;
二是根據資料分析產生決策預案。人們不再需要對所呈現的海量大資料進行分析研判,而是可以直接根據AI演算法分析後提供的預案,來選擇最優方案執行;
三是全人工智慧階段。從前端資料採集、資訊處理,到最優方案的產生與選擇,再到落實執行、跟蹤反饋等,全程無需人工干預,全部由AI自動執行。
小結
雖然目前AI在視聽行業還處於發展階段,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但得益於資料、演算法、計算能力的發展、政府的支援,以及目前AI人才評定機制。AI發展的勢頭已經不可阻擋。對於行業來講,傳統產品的利潤正在持續下降,市場趨向飽和,各廠家產品同質化嚴重,競爭愈發激烈,急需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AI的崛起正好提供了這樣的機遇。這些年來,視聽行業不斷朝著智慧化方向發展,AI為這個方向做了更為強大的加持,相信未來AI將全面融入視聽領域的方方面面,帶領視聽行業進入全面智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