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以其超高的無線網路速度、響應能力以及覆蓋範圍,打造了行動通訊領域一個全新時代。高通公司憑藉在2G、3G、4G時期積累的領先技術優勢,在5G時代持續發力。幾年時間內,高通接連推出了三款支援毫米波技術的5G基帶晶片,在智慧手機等終端裝置上實現了超乎尋常的5G連線體驗。
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能感覺到5G手機上網的速度確實是變快了,但並不瞭解其背後的科學含義。其實這涉及到了一個關鍵的技術,那就是毫米波。毫米波並不是5G時代的新生事物,很早之前,毫米波便一直應用於軍事和科技領域,屬於高精尖的"機密"技術。是5G時代的到來,讓毫米波有了"平民化"的機會。高通很早之前便開始了5G毫米波的研究,每一代高通5G基帶晶片都有著毫米波技術的加持。
驍龍888擁有目前最快的5G商用速度,驍龍888整合的高通5G基帶——驍龍X60,就支援全球毫米波和Sub-6GHz全部主要頻段,是業界首個支援聚合所有5G主要頻段及其組合,為5G智慧終端帶來不同以往的5G通訊體驗。高通5G基帶驍龍X60搭配了高通QTM 535毫米波天線模組。作為完整的系統,QTM535毫米波天線模組可支援先進的波束成形、波束導向和波束追蹤技術,帶來更為廣泛的毫米波訊號覆蓋範圍及5G連線的可靠性,並能將高通5G毫米波的效能和速率發揮到極致。
作為高通第三代5G毫米波天線模組,QTM 535能聚合更多的低頻5G頻譜和其它Sub-6GHz頻譜,最後和毫米波頻段聚合,建立更寬的5G通道,支援更高的資料速率和更大的容量,幫助運營商聚合其所有可用頻譜資源。從應用上看,移動化毫米波頻段對於未來5G網路佈局非常必要,可以提供更高速的頻寬,為5G服務速度和穩定性提升提供了技術支援,讓5G相比千兆級LTE有更明顯的優勢。
5G毫米波帶來的不僅僅是傳輸速率的提升,而且還能透過低時延的特性支援一系列全新服務,例如雲遊戲或雲計算,還能夠滿足工業物聯網應用的極高要求,支援海量感測器和儀表之間的低時延通訊。在機器人遠端控制、遠端醫療、汽車自動駕駛、智慧城市等等前沿技術方面,5G毫米波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目前,包括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在積極部署5G毫米波。根據中國臺灣地區的媒體報道:中華電信聯手高通,在臺灣日月光集團開通了島內首個、也是全球第一座 5G毫米波企業專網的智慧工廠。而義大利這邊也傳來關於5G毫米波的好訊息:義大利電信、愛立信及高通公司聯合在羅馬進行5G毫米波測試,使用了26GHz頻段的頻譜,並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在距離天線6.5千米的終端上實現了 1Gbps 的速率。
對於毫米波的建設,我國同樣沒有停下腳步。早在2020年3月,我國工信部便釋出了《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文中提到"適時釋出部分5G毫米波頻段頻率使用規劃,組織開展毫米波裝置和效能測試,為5G毫米波技術商用做好準備。"
雖然我國5G建設目前採用了Sub-6 GHz方案先行覆蓋,但並不是如一些人所說的放棄毫米波頻段,而是在努力"豐羽"。據悉,中國聯通已經與2022年北京冬奧會達成合作,將在北京冬奧會期間進行5G毫米波的推廣運用。待到時機成熟,5G毫米波也會在我國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