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衛
一天兩則訊息,均與華為的智慧汽車合作有關。
3月9日訊息,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近日在深圳舉行了合作備忘錄簽訂儀式,雙方將藉助各自優勢資源,包括技術積累、渠道網路和行業經驗等,深化推動新能源汽車領域合作,共同打造高效能、智慧化移動出行解決方案,給使用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智慧汽車產品和智慧移動出行體驗。
今年1月25日,小康股份釋出了一款名為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車型的新車,這款新車搭載了與華為共同研發的全新智慧增程系統——駝峰智慧增程系統,據稱續航里程達到1000公里。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敢公開宣稱續航一千公里的車並不多,這是“華為”黑科技在智慧汽車領域的首度亮相。
小康股份,知名度雖然不及造車新勢力,但作為一家以零部件起家民營企業,早在2016年,小康股份就入局新能源汽車。2020年,小康股份的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2萬餘輛,同比增長123%。
早在2019年小康股份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就已經達成合作,雙方將深入推動新能源汽車領域合作,在工業網際網路、ICT 基礎設施、新能源汽車智慧化、網聯化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
據小康股份方面表示,新車型使用“駝峰智慧增程系統”,該系統包含一個華為的同步電機和一個賽力斯的非同步電機,能夠更好地實現錯峰平衡和智慧化控制,兼顧續航和效能。
華為與小康股份的合作是在增程系統上,與廣汽車載則在晶片領域。
3月9日訊息,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華為近日聯合與廣汽集團旗下新能源汽車公司廣汽埃安,著手開發下一代智慧電動汽車,雙方各投入了百人以上的研發團隊。訊息傳出,廣汽集團股價上漲幅度一度達到8.58%。截至收盤,廣汽集團漲幅為4.77%。
據瞭解,華為與廣汽埃安已有合作經歷,曾共同研發5G智慧車。早在2019 年 9 月,華為便與廣汽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新一代智慧網聯汽車平臺。
2020年12月24日,搭載華為新一代巴龍5000 5G晶片的AION V量產下線。該車型搭載全球首個車規級5G模組,也是全球首款5G汽車。
今年2月,有媒體知情人士的話稱,華為計劃推出自有品牌電動汽車,目前華為正和長安汽車、北汽藍谷協商代工製造,訊息傳出,兩家公司的股價大漲,其中北汽藍谷漲停。
北汽藍谷方面隨後表示,該公司目前與華為僅有技術層面上的合作,並無涉及代工。
而華為則火速回應該訊息,稱公司策略不變:華為不造車,聚焦 ICT 技術,做智慧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幫助車企造好車。
事實上,華為方面已經多次表示不會造車。但是,有關華為佈局智慧汽車的訊息不斷。
今年1月12日,華為釋出了96線鐳射雷達專利,十多天後的1月22日,華為再次申請了一項關於"減速器、動力總成及車輛"新專利,專利顯示:該減速器可實現無動力衝擊的換擋,縮短了換擋行程和同步時間,不僅節省成本,還能改善加速器的工作效率。
目前,華為主要是與汽車車商合作,將自己的智慧汽車專利、黑科技等應用於傳統汽車身上。
華為如何打造智慧汽車?事實上,早在2019年,華為跑步衝進智慧汽車市場,當年,華為正式成立了智慧汽車解決方案 BU,並在一年之後將智慧汽車解決方案 BU 規劃到消費者業務當中,相當於提升了智慧汽車業務的內部級別。
這個部門正是由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餘承東執掌,過去十幾年,華為之所以能成為智慧手機巨頭,餘承東功不可沒。
2020年10月底,華為首次釋出了智慧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旨在透過華為全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以創新的模式與車企深度合作,打造精品智慧網聯電動汽車。
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曾表示,“HI帶來全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藉助華為三十年的技術積累將和汽車行業深度融合,開發出更好的智慧電動汽車,促進中國汽車產業由大變強。”
另外,華為還與18家汽車製造商結盟,目標是為5G汽車研發貢獻力量。
最新3月9日,潤和軟體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參與了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包括智慧駕駛、智慧車雲、智慧電動等方向的合作。
華為雖然不造車,但從目前掌握的技術來看,華為在造車領域設下“十面埋伏”,既有硬體方面,也有軟體技術。對華為來說,5G技術、車載感測器、自動駕駛、晶片研發、三電系統等領域,華為可能掌握的是大多企業所不具備的核心技術。
有分析師表示:“華為與傳統汽車製造商合作,首先是提供智慧硬體,然後提供軟體,最終目標是成為一站式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