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疫情前後,直播帶貨走向了高潮
2020年春節復工的第一個月內,直播行業招聘職位同比上漲83.95%,招聘人數增幅達132.55%。
3月30日,淘寶宣佈,淘寶直播未來一年將發出500億的超大“紅包”,為生態夥伴投入百億級資源。與此同時,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各路平臺也紛紛發出了自己的優惠政策,期許著在直播帶貨這塊做大做強。
甚至近期兩會也發出聲音,表示要扶持直播產業鏈,鼓勵電商直播。
(圖來自新華視點)
能讓這麼多大佬趨之若鶩,直播帶貨真的有這麼大的潛力麼?就拿直播帶貨還不太火的2019年來說,淘寶直播當年的GMV超過2000億元,佔淘寶+天貓2019財年GMV的3-4%。2019年的雙十一,大概每賣出去十塊錢,就有一塊錢來自直播帶貨。
目前,直播帶貨觸達的網民有5億隻多,佔我過網民的半壁江山。有大佬表示,假設未來10年社零總額達到70萬億級,網路零售佔比達到35%,若直播電商滲透率達到20-25%,則對應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在5-6萬億級別,成長空間巨大。
02
直播帶貨為什麼能火?
很多文章說,直播帶貨脫胎於電視購物,只是現在技術給進步了,螢幕前後可以實時互動了,於是就誕生了“活靈活現+互動感強+明星效應+信任背書+便宜”的直播帶貨模式,這個模式直擊人心,所以就火了。
但我覺得,這只是表面。
要說它是怎麼火起來的,就得知道,它是怎麼來的。
時間回到2016,最早啟動直播電商的其實是淘寶,當然了,就像你小夥伴有一個新文具盒你也想要一樣,同期其他電商也佈局了直播帶貨模組,只是沒有淘寶這麼重視而已。
為什麼淘寶這麼重視呢?很簡單,在2016年這個節點上,電商行業增速突然大跌,作為中國最厲害的電商平臺,淘寶摸到自己的天花板了。
遇到了瓶頸,就要想辦法解決這個瓶頸。買東西這個事兒,其實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其一是有目的性的買,也就是“人找貨”;其二就是漫無目的的瞎溜達,我們叫它“貨找人”。從當時的資料來看,“人找貨”模式只佔電商消費的20%,剩下80%的消費其實是來自“貨找人”的,於是,如何掌握這80%的市場,就成了淘寶突破瓶頸的關鍵。
如何突破呢?研究發現,在這80%的市場中,絕大部分的交易是通過好友推薦來實現的。於是事情就變得簡單了,我們創造一個懂貨又值得信賴還能給你帶來折扣的朋友不就好了麼?
就這樣,以李佳琪為代表的一眾電商網紅誕生了。
但僅僅造出來電商網紅還是遠遠不夠的,現在直播帶貨之所以能跨各種平臺走紅,更多是因為它能帶消費鏈條上各個環節的共贏。
首先是消費者。說來慚愧,我雖然沒在直播上買過貨,但是,我賣過……
其實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種買東西的體驗是非常糟糕的,因為很多主播帶貨是沒有貨單提前發出來的,很有可能你蹲了這個主播四個小時,最後一樣你需要的東西都沒有,按我同事的話說,實在是太墨跡了。
但為啥我這種名字都不曾出現的小主播能有八百塊的流水呢?原因也很簡單,還記得上面說的“貨找人”模式麼?這些人的主要目的根本就不是來買貨的啊。他們看我,很可能只是為了殺時間、找樂子,買東西只是附屬功能。就像女孩逛街的主要目的真的就是為了買衣服嗎?她們是為了“逛”啊,買衣服或許只是去商場旅遊的附加產物罷了。
直播電商的出現,又好聊,又好逛,又便宜,何樂而不為。
再說品牌商。其實,現在傳統營銷已經不是很被看重了,更多的時候,我們看的是渠道。特別是對新牌子來說,淘寶能把你放在一個能搜到且醒目的位置上可能比你幹啥運營活動都強。
那怎麼上去呢?要麼靠實力,要麼靠錢幣(此處真的是強行押韻……),要麼市場上深耕出了自己的天地,要麼就花錢買平臺的廣告。
乍看上去,主播要全網低價,還要佣金,商家賠本賺吆喝,是虧的,但在這個流量至上的時代,這個吆喝就是值的。因為主播就是可以幫你把打廣告的這部分錢拿來直接轉化成自然流量,讓你更快、更立體的成為爆款。
這塊最典型的例子當屬被老羅帶貨的信良記,要知道,在老羅帶貨前,至少我對小龍蝦品牌是完全沒概念的,但現在,只要提到小龍蝦,我腦海中浮現出的唯一品牌就是信良記。
最後,再說說直播平臺和帶貨主播。他倆可以說是賺錢賺的最直接的收益者了,平臺培養主播,主播帶動流量,流量買貨,反哺平臺,整個過程簡單粗暴。但電商直播更直接的益處其實在於為各種平臺變現增加了一個新的渠道,而每開拓了一個渠道,就多了無限可能。
因此,直播帶貨能火,絕不是簡單的傳播上的運作,而是惠及生產消費環節各個環節後共同經營出的結果。
03
疫情後,帶貨市場或許會迴歸理智
上面說了直播帶貨那麼多的好處,但這種形式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其最核心的矛盾就在於,帶貨主播和品牌商表面上是合作狀態,但幕後裡其實是對立的。說白了,就是找紅人帶貨太貴。
目前,直播帶貨能火的唯一核心,就是便宜。主播和平臺掌握話語權和流量,而品牌商本身並不掌握這些,所以帶貨主播和平臺為了自己的名氣一定會向品牌商壓價,壓價就會讓你少賺,甚至虧錢,所以不能長久靠這種方式為生,只能過來打一打廣告;
而單從商家來說,如果商家自己不能憑本事讓自己的產品持續紅下去,獲得基於自身產品的流量的話,那直播過後,很可能只得到一地雞毛,直播帶貨的退貨率達60%就是最好的佐證。
疫情期間,直播帶貨逆風飛揚,直播平臺流量價格相繼上漲,但疫情後,可能復商才是主旋律,到那時,直播帶貨可能就會比現在冷靜多了。綜合來看,直播帶貨只是開胃小菜,而不是正餐,想要持久的賺下去,不僅要靠一次性流量,也要看品牌的持續造血能力。
04
懶或許才是第一生產力吧
想想,其實挺有意思的。以前,我們想買東西,於是就有了線下的市場。
後來,我們想買的更方便、更便宜,於是,我們有了線上商場。
再後來,我們連想買啥都懶得想了,於是,出現了直播帶貨。
說到底,實體店、網店、直播帶貨不過是橫亙在消費者和廠家的中間商,而隨著人類不斷的懶下去,估計這個中間商還會以新的形態出現吧。
而至少從目前來看,新的形態還沒出現,所以估計人們懶多久,直播帶貨就能火多久。
果然,懶,才是第一生產力啊~
關於作者
文 / 劉大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