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日本被稱之為“機器人王國”,1960年工業機器人概念被引入到日本,1968年從美國引進機器人及相關技術後,日本就開始了自主研發和生產機器人之路,1980年日本研發世界第一臺scara機器人,經40年發展,日本在工業機器人領域誕生了享譽世界的FANUC、安川、川崎、OTC、松下、不二越等全球著名品牌。

日本擁有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安川機器人、發那科,是世界第一大工業機器人生產國。世界約60%的工業機器人來自日本製造商。中國已成為日本機器人最主要的出口國。

工業4.0時代的來臨,全球各國對機器人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條件及要求也越來越高。日本是全球機器人的傳統制造強國,擁有世界領先的機器人開發技術。

據日本機器人工業協會的資料顯示,早在2018年日本工業機器人全年訂單額首次突破1萬億日元(大約603億元人民幣)。

日本的服務型機器人被廣泛應用在醫療護理業。日本機器人市場預計2025年達490億美元,2035年達910億美元,其中服務業機器人將大約佔51%,增長為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的2倍。

日本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與日本社會嚴重老齡化、出生率逐年降低有很大關係,根據預測,日本的醫療看護機器人需求量很大。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資料,2025年日本護理人員的供需缺口大約在38萬人。日本在在人力資源匱乏的情況之下,急迫需要大量醫療護理機器人的研發及應用。

服務性機器人技術在日本已相對成熟,比如松下公司在2013年就推出了自動運輸機器人“HOSPI”,可在醫院自動運輸藥物及樣品。尤其在人力不夠的週末及夜間機器人使用最為頻繁。新加坡的醫院當時也引入4臺HOSPI機器人。

日本旅遊業市場十分發達,交流機器人能夠改善餐飲業、旅遊業中人力不足的問題,因此,旅遊餐飲業廣泛採用機器人進行輔助服務。比如日本的Softbank推出的“Pepper”及夏普推出的“Robophone”等低價機器人已被日本的2000多家企業採用,總檯數超過1萬臺,活躍在各個線下店鋪,為到店客人提供接待服務。尤其在旅遊業中,服務機器人大多被用作前臺接待、搬運工方面。

日本工業機器人發展三個階段

1、日本機器人孕育期:

全球工業機器人的歷史十分悠久,在1960年後期,美國商品化後的工業機器人傳入日本,當時是以東京奧運會為契機。60年代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採用的是直角、極座標、圓柱座標系的比較簡單機械結構,機器人驅動也是油壓和氣壓方式,控制是基於序列控制的原始技術。因此,這項技術至今仍然保留在汽車點焊市場上。

2、日本機器人實用化時期:

瑞典ASEA(著名的ABB前身)公司1974年釋出了電機驅動、微處理器控制的垂直多關節機器人IRB-6。這個機器人無疑提高了針對物件物的旋轉性,並且將工業機器人應用在更新的領域。到了1977年,日本安川電機開發出了可搬運10KG重量的電機驅動、微處理器控制的垂直多關節型機器人L10,且開發了電弧焊接技術領域的機器人。

3、日本機器人飛速發展期:

日本的“機器人普及元年”為1980年,因為日本汽車生產臺數達到全球第一,尤其是電氣式多關節機器人被普遍產品化。特別是SCARA機器人,開始於1980年,其目的是為了能夠高速、有效地解決自動化生產中的裝配工序問題,它是由當時的日本山梨大學教授牧野洋為中心進行研發及產業化的。

富士通公司根據牧野洋教授的想法及觀點,製造出了全世界第一臺SCARA機器人,而SCARA機器人確立了全球組裝機器人的領先地位。同時,日本的不二越也開發了點焊用電氣式多關節機器人。此後,日本又開發了物流領域的機器人以及半導體晶片搬運、簡易工業用的小型機器人等,機器人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從而,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一的機器人制造和使用大國。業內有一種說法:在世界上,運轉的機器人中有2/3的機器人是日本製造的。

中國是全世界工業機器人的最大市場。日本工業機器人主要出口到中國市場,曾經超過出口總量的60%。據2019年日本機器人工業協會的調查報告將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場景分為:樹脂成型、電弧焊接、點焊、噴塗、上下料、一般組裝、電子外掛、車體、進出貨、材料搬運、液晶屏FPD用、半導體用的12個型別。在日本工業機器人產品中,需求量最高的是電子插裝工序所需要的機器人產品,其次是材料搬運、半導體產業用機器人。但焊接類機器人產品依然是機器人產品中的重點產品。

在日本工業機器人出口市場中,亞洲為日本最大的市場佔比達62%,第二位是美洲市場佔比達20%,因為德國及瑞士本身也是機器人制造的發達國家,因此,歐洲國家對日本機器人產品的依賴性較低,只佔日本工業機器人出口的18%。

在亞洲新興國家中,越南和印度對機器人的需求量比較低。所以,所以,日本機器人依賴於中國的需求,中國經濟的波動直接影響到日本機器人市場的“大盤景氣指數”。

日本獨霸全球的人型機器人

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全球前十大機器人發達國家廠商瓜分了90%的市場。其中日本企業就佔據五家,分別是:發那科、安川、那智不二越、愛普生以及川崎,幾乎是全球機器人市場的半壁江山。

日本除了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獨佔鰲頭之外,日本在人形機器人方面同樣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比如從 1967年起,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學“仿人機器人之父”——加藤一郎教授就研發出橡膠人造肌肉機器人,此後,日本在仿人機器人領域獨霸世界半個世紀。其中ASIMO被認為是全球最先進的人形機器人。

日本的Asimo屬於本田公司研發的第11代機器人,Asimo在2000年首次亮相世界,在當時,能夠直立行走的Asimo對於全球科技是個非常大的驚喜。特別是2005年,Asimo再次更新技術,機器人擁有了奔跑的技能,甚至於速度可達6公里/小時。後來,Asimo機器人增加了倒退走、單腳跳躍、雙腳跳躍,同時3人對話,並能夠完成倒水、托盤等基本動作。

日本的Pepper機器人,是軟銀集團2014年對外展示的人形機器人,成為“全球首臺具有人類感情的機器人”。Pepper能夠綜合考慮周圍的環境因素,並可以積極主動地作出反應。值得一提的是,Pepper機器人配備了語音識別技術、可以呈現優美姿態的關節技術、分析表情和聲調的情緒識別技術,甚至可以與人類進行交流。

日本的Alter機器人,是日本大阪大學和東京大學團隊開發的仿生半身人形機器人。Alter全身搭載了42個氣壓傳動裝置,它的大腦則是一臺“中樞模式發生器”(CPG)。機器人基於電子感測技術,Alter不但擁有自己的神經中樞網路,而且可以模擬人腦的各種活動。這款機器人填補了之前的技術空缺,驅動著機器人向更加智慧化的方向發展。遙想未來,依靠程式設計行動的機器人勢必會被淘汰,而像Alter可根據“意志”來控制自己的手臂、頭部等動作的機器人將成為世界的主流。

日本是全球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日本人口老齡化導致人力資源的十分匱乏,而自動化、智慧化成為了日本經濟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由此,日本產業機器人不但孕育而生,而且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日本人口的老齡化造成醫療服務機器人市場也呈現井噴狀態。

日本HAL-5可穿戴機器人,是世界上首創的人機一體型系統。HAL發展至今已經歷了5代,它能按照人(即穿著者)的意志動作、且擁有動作隨意制御功能,同時具有機械性的自律制御功能。HAL-5使人的腦神經和筋骨系統與機器人成為一個整體結構,並作為人體的一部分發揮相應的功能。

日本的手術支援機器人iArmS,是日本電裝公司2015年與信州大學及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共同開發的自動追蹤型支撐“iArmS”。iArmS能夠在靜止時,牢固支撐住醫生的手腕,並且在移動過程中非常輕快地追蹤手腕的動作,因此減輕了手腕的顫動及疲勞狀況。機器人手腕的支撐部分配備了力量感測器,能夠掌握醫生的意圖,且自動地在“Hold”和“Free”等動作模式間往返。

iArmS採用在任何位置都能與胳膊重量保持平衡的設計,不採用馬達構造還確保了安全性。

日本的“可穿著走動的椅子”archelis,日本NITTO是為了穩定醫護人員的工作表現而研發的。它能夠透過膝部和腳踝的角度固定及小腿和大腿部的大面積支撐來承擔體重,即使長時間保持略微彎腰的姿勢,也不會給肌肉造成負擔,能夠反覆“行走、坐下”。由此,可減輕醫生在手術過程中的肌肉疲勞、並長時間穩定地保持姿勢。

綜上所述,無論是在工業機器人領域還是實用機器人領域,日本都擁有全球絕對領先優勢。為了持續保持機器人的連續優勢,日本早在2015年就釋出了“機器人新戰略”,且規劃了日本人機器人產業未來的發展。日本人十分善於居安思危,善於保持理性,善於未雨綢繆,這或是日本機器人產業之所以能夠始終保持高速發展的重要原因,值得我們學習。

日本尖端技術之一:機器人精密減速機

世界上工業機器人使用的精密減速機幾乎都為日本所壟斷。儘管國內也量產的RV減速機,但國產機器人企業卻鮮有選用的,原因是日本精密減速機技術遙遙領先,短期很難替代,因此,中國市場的減速機普遍依賴進口,尤其是日本進口。

世界製造業強國日本,德國、義大利等國家的減速機無論在產品、材料、設計水平、質量控制、精度、功率密度、還是可靠性及使用壽命等方面依然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什麼是減速機?在機械傳動領域,減速機是連線動力源和執行機構之間的中間裝置,一般把電動機、內燃機等高速運轉的動力透過輸入軸上的小齒輪齧合輸出軸上的大齒輪來達到減速的目的,並傳遞更大的轉矩。

尤其在航空航天、機器人、醫療器械等領域,哪些結構簡單緊湊、傳遞功率大、噪聲低、傳動平穩的高效能精密減速機需求量不斷增長,其中,RV減速機和諧波減速機更是精密減速機中兩種十分重要的減速機。

所謂精密減速機,是一種動力傳遞機構,它其利用齒輪的速度轉換器,將電機的迴轉數減速到所要的迴轉數,並獲得較大轉矩的裝置。精密減速機是一種相對精密的機械,採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轉速,增加轉矩。精密減速機根據精度可分為標準精度和高精度;根據用途可分為軍用和民用;根據執行的環境可分為標準環境、低溫環境、清潔室環境和真空環境。

全球能夠提供規模化且效能可靠的精密減速機生產企業十分有限,絕大多數精密減速機市場份額都被日本企業霸佔:比如全球最大的精密擺線針輪減速機制造商日本Nabtesco的RV減速機約佔全球市場份額的60%(Nabtesco納博特斯克株式會社是全球最頂尖的機器人零部件企業);Nabtesco具有高精度、高剛性、小而輕量的美譽;日本Harmonica的諧波減速機巨頭大約佔15%,還有著名的日本住友重工(SUMITOMO)。因此,日本的精密減速機尤其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比例,屬於壓倒性的,幾乎沒什麼對手。

Nabtesco(納博特斯克)是由日本帝人精機和納博克(1956年生產了日本第一個自動門)這兩家日本公司強強合併組成。帝人精機和納博克是全球運動控制系統和零部件的生產商,這兩家公司幾乎把控了高階核心技術,控制著全球絕大多數市場份額。

日本Harmonic (簡稱HDSI)是整體運動控制的領軍企業,其生產的Harmonic Drive組合型諧波減速機,具有輕量小型、無齒輪間隙、高轉矩容量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工業機器人、仿人機器人、半導體液晶生產裝置、光伏裝置、光學儀器、精密機床等各種尖端領域。

HDSI做到了諧波減速機所不能做到的低減速比領域,HDSI產品同時還涉及到精密行星齒輪箱型諧波減速機Harmonic Planetary。其獨特的內齒圈形變工藝,能夠讓行星齒輪與其齧合得更緊、可以消除背隙,甚至達到了精密級的傳動誤差。

諧波傳動減速機,是一種靠波發生器使柔性齒輪產生可控彈性變形,並與剛性齒輪相齧合,從頭傳遞運動和動力的齒輪傳動系統。

日本的精密減速機成為精密機械工業的一個巔峰,事實上,進入減速機的技術門檻極高,特別是RV減速機裡面,完全由高精度的元件,齒輪相互齧合,特別是對材料科學,精密加工裝備,加工精度,裝配技術,高精度檢測技術提出了極高的技術要求。

國內企業研發的減速機基本上都是透過反向工程獲得的資料,因此,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雖然國內有部分企業在技術水平上獲得了重大突破,但國產減速機在減速機精度的保持性、減速機精度壽命和產品壽命上都存在許多研發難點,還有就是品質及銷量等,所以,各種各樣的技術難點也導致了國產減速機在一致性上較差,產品之間可複製性也是很低的。

值得一提的是,加工製造精密減速機零部件的裝置都十分昂貴,比如美蓋勒平面磨床,價值近千萬元人民幣,因此,在缺乏大規模產量前提之下,裝置攤銷後的成本十分驚人。

全球目前應用於機器人領域的減速機主要有兩種,一種是RV減速機,另一種是諧波減速機。而在關節型機器人當中,由於RV減速機具有更高的剛度和迴轉精度,因此,一般將RV減速機使用在機座、大臂、肩部等重負載的位置,而將諧波減速機使用在小臂、腕部或手部。

日本在高精度機器人減速機上具備全球絕對領先優勢,全球機器人行業75%的精密減速機被日本的Nabtesco和HarmonicDrive兩家壟斷(業界俗稱RV減速機和諧波減速機),其中包括著名的機器人公司ABB、FANUC、KUKA、發那科、安川等世界主流機器人廠商的減速機也均由上述兩家公司提供。

機器人中的核心零部件,一直限制著中國機器人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若形成機器人產業化,擺脫發達國家機器人技術的掣肘,在機器人領域獲得自主技術,需加大力度研發及追趕。

工業機器人之所以能夠靈活動作及運轉主要依賴於兩大技術——電機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而日本在這兩個領域仍然十分先進。

尖端技術之二:日本機器人中的電機技術

日本的電機制造廠商把控著全球高階技術,在全球電機市場上佔據十分重要地位,日本電機幾乎都處於市場的最高階地位,並且擁有全球行業最頂尖的技術和產品。日本最主要的處於全球領先的五家電機企業是:日本電產株式會社、日本萬寶至馬達株式會社、日本電裝株式會社、日本三葉株式會社和日本美蓓亞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這五大電機企業的營業收入規模都突破了1000億日元。在五大日本電機企業之中,其營收規模和營業利潤最高的是日本電裝株式會社,在統計的12個月期間,其營收規模一度達到了53562.17億日元,營業利潤為2978.37億日元。而毛利率和淨利率最高的是營收規模最小的萬寶至馬達株式會社,其毛利率高達30.70%,淨利率接近10%。

在CNPP 世界電機排行榜上,三菱電機、安川電機、松下電機、ABB、西門子,前五名日本佔據三席。

日本電產從2010年開始其精密小型電機就在全球一枝獨秀,特別是2016年其車載電機規模開始擴大,到了2020年,日本電產花開三蒂(精密小電機、車載及家電、工商業用電機),因此,可以說日本電產將電機武裝到牙齒,保持霸氣凌人的態勢。

日本電產有一個目標,從車載小電機,向驅動電機、自動駕駛用電機升級後,車載電機事業到2020年能夠實現與精密小型電機相當的銷售額(6,000億日元)。在新收購及併購作用下,車載電機事業將挑戰1萬億日元銷售額。

日本電產董事長兼集團總裁永守重信經常說的這句話:日本電產是凡事都要力爭第一的企業! 日本要成為全球領先的電機供應商,除了必須有咬著牙建成京都第一高樓的勇氣及韌勁,更重要的是對市場和自身有清晰的認識。

在日本機器人電機制造方面。由於類人行走、類人運動是機器人最大的技術特點。比如日本本田汽車公司生產的機器人“阿西莫”(ASHIMO)能夠依靠雙腿去行走,日本的村田製作所的“村田頑童”能夠在一條5公分寬的軌道上騎車,並且在平地上能夠做到四處闖蕩。

因此,讓機器人動起來最根本的因素在於機器人驅動裝置——電機。

比如生產“草蛇”機器人的日立,剛開始其實就是生產電機起家的。日立公司的創始人1910年就生產出了具有5匹馬力的電機,正是因為成功生產出了這臺電機,才使得日立擁有辦企業的極大信心。

日立在此後的各種世界級展覽會上,每次必然會把自己1910年這臺很笨重的電機拿出來,告訴看展覽的人,自己是一家電機生產企業。事實上,今天的日立能夠生產的各種各樣電機,不僅生產發電站引擎的中大型電機,同時也有小型的微型產品。因此,日立的豐富的電機產品,使得其生產起機器人來,它的驅動裝置就有了重要保證。

除日立外,日本能夠生產機器人的企業很多,霸氣都有極強的電機研發及製造實力。比如著名的日本安川電機本來也是電機的專業廠家。早在1977年,安川電機公司就研製出了日本第一臺全電動的工業用機器人——“莫託曼”1號。

日本在機器人方面,其幾個機器人巨頭日立、安川電機、發那科等已經形成了一個機器人發展矩陣,幾乎能提供工業生產上的所有自動化機器人裝置。他們有一個共同之處是:都具有超乎其他國家企業實力的電機生產能力。因此,可以這麼說,沒有強大的電機制造能力,就無法在在機器人制造領域搶佔先機。

尖端技術之三:日本機器人中的控制器

在世界上,日本安川電機制造的的機器人非常牛,日本安川電機被譽為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事實上,安川電機厲害不僅僅是它的機器人,最厲害是他們家的控制器。

日本安川擁有世界上十分先進的、同步掃描速度極高的機器控制器-MP3300。 所謂機器控制器MP3300,是安川電機MP2000系列的後續機型,是業界同步掃描速度更高的機器控制器。它是透過和AC伺服Σ-7系列組合,向客戶的裝置提供系統方案,

安川的MP3300有哪些突出特點呢? 在效能方面,安川控制器實現了高速、高精度的運算和應用程式處理,並擴充了程式容量。同時,可與支援開放式運動網路MECHATROLINK-III的伺服、變頻器進行高速同步通訊,提高了裝置的生產效率與效能。支援雙精度實數型、64bit整數型資料,可減少運算時的近似值誤差,從而進行更高精度的控制。

MP3300的主機CPU中標配有全球同行業內最快的運動網路MECHATROLINK-III,它透過精細的運動控制實現了高速、高精度通訊。

安川控制器最多可控制16軸,在同一迴路下MP3300最多可控制21站(伺服最多為16軸)運動系統。在擴充套件系統時,也可透過選購模組構建靈活的系統。

在操作上,安川能夠自動識別選購模組或連線到運動網路MECHATROLINK上的伺服單元、I/O 裝置,並自動完成設定。

安川縮短多軸的伺服調整時間,無需開啟各軸的調整畫面即可在1個畫面上進行多個軸的引數調諧,可大幅縮短調整時間。

安川的優點是減輕使用伺服的運動控制系統構建負擔,尤其是不依賴於PLC型別即可實現對驅動系統的標準化。

安川最厲害的地方是:能夠在非常嚴酷環境下使用。安川控制器擴大了使用環境溫度範圍 0°C+60°C (超過+55°C時,櫃內需要安裝冷卻風扇)。據資料顯示,全球面積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的最高溫度才57.7攝氏度,說白了,安川電機的這款機器控制器扔到沙漠上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日本人把極限溫度提高到了60度,其工匠精神十分了得!

綜上所述,發展工業機器人必須突破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技術。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長期被全球巨頭佔據,其中最突出的原因就是精密減速器、 伺服電機、 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上嚴重依賴進口,讓國產品牌機器人成本相比國外品牌機器人並優勢。

需要提醒的是,國產機器人曾一直遊走在產業中低端。從2013年以來,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消費國,連續3年穩居世界工業機器人市場頭把交椅;而與此同時,國產工業機器人產量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趨勢。儘管自動化技術改造給工業機器人產業帶來了巨大市場,但國產機器人關鍵零部件一直“受制於人”。

全球機器人產業鏈可劃分成上中下三個層次:上游是核心零部件,主要是減速機和控制系統,相當於機器人的“大腦”;中游是機器人本體,就是機器人的“身體”;下游則是系統整合商,並且依賴上游和中游的核心裝置做整合品。

在全球機器人市場,日本安川電機公司和發那科公司曾分別以5823項4512項專利申請位居全球前兩位,歐洲ABB有2231項、韓國三星2016項、日本日立1907項。這個資料對於工業機器人產業而言,急需我們在技術和產品上進行最佳化升級。

工業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控制器、伺服電機、減速機是制約中國機器人產業的主要瓶頸,並且佔到機器人成本的70%。

·

控制器是機器人的大腦,作用是釋出和傳遞動作指令。其中包括硬體和軟體兩部分:硬體是工業控制板卡,包括一些主控單元、訊號處理部分等電路,國產品牌事實上已經掌握;而軟體部分主要是控制演算法、二次開發等,國產品牌特別在穩定性、響應速度、易用性等還存在一定差距。

控制器由於是“神經中樞”,世界上成熟的機器人廠商一般自行開發控制器,目的是保證穩定性和維護自己的技術體系。因此,在控制器的市場份額基本跟機器人本體是一致的。當然,全球也有KEBA、倍福、貝加萊這樣提供控制器底層平臺的廠商。

伺服電機方面競爭十分激烈,但外資始終掌握著話語權,尤其是日本的品牌獨樹一幟。伺服電機在機器人中屬於執行單元,是影響機器人工作效能的重要因素。伺服電機主要分為步進、交流和直流,機器人行業應用最多的是交流伺服,大約佔65%。

伺服系統外資品牌佔據著壟斷性優勢。日系品牌憑藉良好的產品效能與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壟斷了全球中小型OEM(裝置製造業)市場。比如在2014年,伺服系統市場TOP15廠商中,前三名都是日本的品牌,市場份額佔比高達45%。德國西門子、博世、施耐德等歐系品牌同樣佔據著高階市場,市場份額也在30%左右。國內企業份額低於10%左右。

控制器和伺服系統關聯十分緊密,客戶選擇產品的排序分別是:可靠穩定性、價格、服務。

減速機方面,,上面介紹得很多了。機器人減速機市場屬於高度壟斷,在普及期的國產減速機短期內無法實現全面進口替代。減速機是用來精確控制機器人動作,傳輸更大的力矩。減速機分為兩種:一是安裝在機座、大臂、肩膀等重負載位置的RV減速機,一種是安裝在小臂、腕部或手部等輕負載位置的諧波減速機。上面說過,RV減速機被日本納博特斯克完全壟斷,諧波減速機被日本哈默納科完全壟斷。

RV減速機有一個最核心的難點,就在於基礎工業和工藝。因為RV減速機是純機械的精密部件,在材料上、熱處理工藝上和高精度加工機床上是缺一不可的。我們尤其在這幾個方面長期落後發達國家,並非單靠某個企業所能徹底解決。減速機需要將200多個零部件組合在一起,精度要求十分苛刻,特別是在零部件之間的公差匹配上,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

國內的斯瑞恩機電總經理曾說過,在諧波減速器的鋼齒輪加工工藝上,日本的哈默納科已經做到了一分鐘(加工)兩個工件,而國內目前很多還在採用傳統的插齒工藝,慢絲工藝;在RV減速器擺線的加工上,納博特斯克使用了最新的成形磨和展成法,每分鐘可以加工兩至三件產品,而國內的效率還非常低,不具備量產的條件。

中國在工業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若從根本上突破,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耐心及資金投入,特別是減速機的研發及投入,當然,我們的工業機器人技術人才也很稀缺,這一點值得改變。

日本的工業機器人水平已處於“遠距作業型”和“智慧型”這一階段,因為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日本就已普及了“順序型”和“沿軌跡作業型”機器人。日本下一代的機器人發展方向是:低成本、高速化、可靠性、網路化、視覺和觸覺、高精度化等方面。

世界上,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漲及社會老齡化問題的加大,世界各國都展開了工業機器人的研究,目的是透過利用工業機器人來替代勞力。據不完全統計,一個工業機器人差不多等價於10個勞動力的標準。

據悉,早在2007年,日本就出臺了一份計劃,準備在2050年之前,將工業機器人的產業規模,擴大到1.4兆日元,擁有百萬工業機器人的計劃。假如按照一個工業機器人等價於10個勞動力,而100萬個工業機器人,則相當於1000萬個勞動力,並且還是優質可靠的勞動力。日本總人口實際上才1億多,100萬個工業機器人,數量上完全可以滿足日本的國內經濟需求了。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1990年曾經召開了一次工業機器人國際標準大會,並通過了一個檔案,將工業機器人分為了四大種類。這四大種類分別是:一是順序型。這種型別的工業機器人,就是擁有規定程式動作控制的系統。二是沿軌跡作業型。這種型別的工業機器人,可以執行某種移動作業,如焊接和噴漆等較為複雜的工作。三是遠距作業型。這種型別的工業機器人,可以進行遠距離操控,是未來工業機器人,比如可在月球上自動工作的機器人。四是智慧型。這種型別的工業機器人具有感知、適應及思維和人機通訊機能,事實上,這種機器人已脫離了“機器”的範疇,甚至達到了“人”的範疇。

人類利用工業機器人進行生產,其效率將會大幅提升,重要的是還會減少工傷事故。特別在發達國家中,工業機器人就已經成為了自動化裝備的主流,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國外的許多汽車行業、工程機械和電子電器行業等,已使用了大量的工業機器人疊加自動化生產線。現在全世界有許多國家,使用工業機器人的時間,已經有幾十年了,因此,工業機器人是提高全社會生產效率,推動工業發展的未來方向。

與日本相比,我國機器人產業加快機器人核心及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特別是產學研結合,強化機器人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加強高階機器人技術攻關,最終實現核心零部件、控制應用系統和製造工藝等關鍵環節的技術突破,全面提升我國機器人產品在國際間的競爭力。相信,未來中國的機器人必然實現大的超越及領先。

14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誰才是真正的高階手機品牌?三星、華為略輸一籌,蘋果是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