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華為在取得5G通訊領域的主導權後,便遭到了特朗普政府毫不留情的打壓,先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愛女、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被加拿大逮捕,後又被列入“實體清單”,被禁止採購美企的元器件和技術服務,然後又被美國強行切斷所有晶片來源,如今,拜登政府再次升級打壓華為的手段,進一步加強對華為的出口管制。
美國之所以在換屆之後依然對華為進行窮追猛打,欲致死地而後快,主要還是華為的華為5G微波技術太過於先進,打破了高通等美企在通訊領域的壟斷,危及到了美國的“科技霸權”。
那麼,華為的5G微波技術到底多麼先進呢?居然讓美國舉全國之力、連續兩界對華為進行打壓!對此,任正非給出了標準答案。
任正非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全世界能做5G的企業很少,華為技術做得最好;能做微波技術的也不多,華為做到最先進!能把5G基站與最先進微波技術結合的,全世界只有一家公司,就是華為!”
此次之外,任正非還明確表示:華為不怕被禁止,拒絕華為5G,那是他們傻,損失的還是他們,他們除了買,別無選擇!
從任正非自信的回答中,在5G通訊時代,隨著無法撼動華為的主導地位。
美國為了鞏固自己的“科技霸權”,一方面對華為進行無底線的打壓,另一方面成立“6G聯盟”,欲在新的時代實現“彎道超車”,除此之外,美國還有一家企業在進行著一個重大專案,欲替代華為的5G微波技術,那就是馬斯克的“星鏈計劃”!
馬斯克加速“星鏈”組網2021年3月11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攜帶一組60顆“星鏈”網際網路衛星在美佛羅里達州發射升空。截止至目前,“星鏈計劃”累計發射了543顆小型衛星。雖然距完成發射42000顆衛星還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是這足以證明馬斯克正在加速“星鏈”組網。
“星鏈計劃”的完全組網,共需要42000顆衛星,而且還全部佈置在近地衛星軌道上,遭到了各國科學家的反對。
2019年6月8日,美國天文學會發表宣告稱,正在評估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星鏈”衛星可能“汙染”星空,影響天文觀測的問題所帶來的相關影響,希望各方共同努力,正確評估風險並確定適當的緩解措施。
2019年9月2日,歐盟航天局發射的“風神”氣象衛星險些與SpaceX的“星鏈44”衛星碰撞,如果不是歐盟航天局緊急採取措施,改變了“風神”的發射軌道,將會發生一場後果不堪設想的“太空交通事故”!此事件發生後,國際天文學界正式表達對“星鏈計劃”的不滿,但是,美國並沒有對SpaceX採取應有的措施,反而放任其發展。
替代華為5G微波技術美國之所以放任馬斯克肆無忌憚的發展“星鏈”,主要還是“星鏈”的每一顆衛星都相當於地面的通訊基站,發射WiFi訊號,替代華為5G微波技術,實現全球網路的訊號覆蓋,降低華為在通訊領域的影響力。
美國曾為了重新拿回通訊領域的主導權,不但對華為進行打壓,還糾集了很多國家的科技公司,如諾基亞、蘋果、三星、高通等企業,成立了“Open-RAN聯盟”,聲稱打破傳統通訊裝置供應商的壟斷,實現通訊裝置的解耦,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為了逼迫華為分享先進的5G微波技術。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美國牽頭成立的“Open-RAN聯盟”沒多久就土崩瓦解!
此次之外,美國還搞了一個“ION計劃”,最後也是無疾而終。所以,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就成為了美國降低華為在5G通訊領域影響力的唯一而且最有希望成功的砝碼,所以,美國對各國天文學家的反對聲充耳不聞,放任SpaceX大量發射“星鏈”衛星。
美國能否如願以償?馬斯克的“星鏈”能否幫助美國替代華為的5G微波技術,鞏固“科技霸權”呢?答案是肯定的,不可能!
首先,“星鏈”技術嚴重落後
各國為何加速5G網路的建設,美國為何重視5G通訊領域的主導權,不顧大國形象對一家民營企業出手?歸根結底,是5G具有巨大的能量!
5G技術具有超大頻寬、傳輸快、低延遲等特點,非常適用於傳統企業向智慧化轉型,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在未來的10年內,帶來近40萬億美元的市場經濟規模。哪個國家掌握了先進的5G技術,就掌握了分配這塊巨大經濟蛋糕的權利,引領世界經濟的發展。
反觀馬斯克的星鏈,技術剛剛達到了4G的門檻,僅能實現智慧裝置的上網、通話。即便是完成了全球訊號的覆蓋,那也不可能取代5G在工業中的地位。美國之所以會大肆鼓吹“星鏈計劃”,無非是忽悠盟友,遏制華為在5G領域的拓展,為自己在6G時代實現彎道超車爭取時間罷了。
其次,已經嚴重損害到了各國的切身利益
馬斯克的“星鏈”成本高,不適合民用,僅適合軍方使用外,他還嚴重損害到了各國的切身利益。
上文也提到了,“星鏈”的44號衛星差一點與歐盟的“風神”相撞,引發“空中交通事故”。如果“星鏈”的42000顆衛星全部佈置在近地衛星軌道,那麼他將會形成一個“衛星網”,對各國新發射的衛星進行“攔截”,同時也將影響天文學家對宇宙的探測!如此一來,世界各國怎麼可能放任“星鏈”肆無忌憚的發展呢?
所以說,美國希望透過“星鏈”拖住華為在5G通訊領域的發展,為本國企業在6G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的計劃,必定會失敗,淪為世人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