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某使用者投訴某打車軟體,說用兩隻不同的手機叫車,同一段行程,同一個時間,價格居然差了不少。

一個使用者只要11.4元,一個經常使用的老使用者居然要18.4元。這位使用者非常氣憤,說這不是“殺熟”嗎。

網際網路公司真的會對同一件商品,不同的使用者給不同的價格嗎?

真的會。

某研究者曾對一個著名的購物網站做了項測試。他先在一臺電腦上,瀏覽奢侈品,然後在另一臺電腦上只看便宜商品。兩週後,研究者用兩臺電腦同時在被測試網站買同一款耳機。結果,經常看奢侈品的富人,看到的耳機價格,是另一個人的四倍。

這就是“一級價格歧視”。什麼叫“一級價格歧視”?

就是利用一切可以獲得的資訊,向更有錢的、更迫切的使用者,收取更高的價格。

你一定會覺得這太不道德了吧!不過,這種一級價格歧視,古來有之。

你去百貨商場買衣服,你買的價格,幾乎一定比你媽媽買到的貴。甚至每個人去買,價格都不同。百貨商場的售貨員,就是一臺“一級價格歧視”的機器,利用她眼睛、耳朵獲得的“小資料”,對你實施價格歧視。

那你為什麼不覺得百貨商場售貨員有道德問題,但是卻覺得網際網路公司有道德問題呢?

因為在百貨商場,你並不知道別人買了多少錢,而在網際網路時代,你輕易就能知道,別人的價格。

你試想一下,你在商場,剛要花800元買一件衣服。突然無意間看到售貨員放在桌上的小賬本,記著前面成交的價格,700元,400元,500元,還有600元。估計你立刻要和售貨員打起來:你這不是騙人嗎!

“一級價格歧視”自古就存在,但是它存在有一個前提,就是“市場不透明”。網際網路公司在透明市場中實施“一級價格歧視”,先不說是不是道德,它首先是不可行,幾乎等於找死。

不過我相信,網際網路公司擁有了比百貨商場售貨員要厲害得多的“大資料”,未來在“一級價格歧視”上的嘗試,不會停止,但會越來越隱蔽。

但是,但是,但是 ...... 重要的轉折說三遍 ...... 很多視訊網站的會員費,蘋果手機比安卓手機要貴這件事,還真不是價格歧視。

為什麼?因為在蘋果手機上,這些虛擬產品的APP內支付,蘋果要收30%的提成,而安卓不收。所以在蘋果手機上賣視訊會員,成本就是比安卓手機高。

這就相當於,你在市中心的商場買一雙鞋子,很貴;但是你去郊區的奧特萊斯,就很便宜。這兩家店,很可能是一個老闆。你不會對這個老闆說:憑什麼在市中心的鞋子就要貴?明明是一模一樣的鞋子,你必須賣給我一樣的價格。

為什麼?因為你知道,市中心的商場收的租金,比郊區的奧特萊斯高。

同樣道理,蘋果公司,就是市中心的商場,安卓手機,就是郊區的奧特萊斯。蘋果公司收這些APP的“租金”,比安卓高。蘋果收30%,安卓收多少呢?安卓收0%。所以,你在市中心的蘋果買東西,當然就比郊區的安卓貴。

還是有很多使用者會很氣憤。憑什麼啊?如果你真的很難平息怒火的話,那麼冤有頭、債有主,要怪你就怪蘋果,怪這家“黑心”店,憑什麼收30%。

曾經真有人站出來,挑戰蘋果的“租金”。在微信裡,如果你用安卓手機給我的這篇公號文章打賞,打賞會真的歸我;但是如果你用蘋果手機打賞呢?蘋果會拿掉30%。我只能收到70%。

所以,視訊網站價格不同這個鍋,視訊網站不該背。那這些視訊網站,應該怎麼辦呢?

我建議,這些網站應該好好學習增值稅的做法。

如果你開過增值稅發票的話,可能會知道。一間商品10354.5元,但是發票上其實是分開的兩欄:1)金額:8850元;2)稅額:1504.5元。這樣的表述,讓購買者清楚地知道,賣家只拿了8850,還有1504.5,是我給國家交的稅。

同樣道理,這些視訊網站的會員定價,我建議以後可以這麼表述:

1.在安卓手機上,就寫1)金額:178元;2)安卓稅:0元;3)共計178元;

2.在蘋果手機上,就寫1)金額:178元;2)蘋果稅:40元;3)共計218元;

這樣,會讓使用者清楚地知道,那40元不是給我的,是給蘋果的,我只收了178元,就像1504.5元的增值稅不是給我的,是給國家的。

那麼,對於消費者呢?你可以自己選擇用安卓(比如小米,華為,vivo,oppo),還是用蘋果。

如果你喜歡蘋果,就像你喜歡在市中心的商場買鞋子一樣,那麼更高的價格,是你喜歡這種“生活方式”的代價。誰讓你喜歡呢。

喜歡,就供養。你多付的錢,是蘋果仗著你喜歡它,向你收的供養費。

最新評論
  • 1 #

    第一,蘋果app稽核機制不允許你這樣寫明價格,所以最好的做法是ios app免費,不收費,不提供內購項。另外都說蘋果抽頭30%,那淘寶裡買東西怎麼沒有,看來只是針對虛擬物品交易才抽,誰心虛誰知道

  • 2 #

    每次爐石傳說出新版本的時候,我都會買預購包,用蘋果手機支付是488,用PC端和安卓支付也是488,沒啥區別,網易和暴雪並沒有多收一分錢。至於個別app在ios和安卓系統區別對待,那不是系統的問題,是app商家的行為。個人覺得吧,對於安卓手機,蘋果最大的威脅不是ios系統有多好,而是ios已經形成一個廣泛應用的生態環境,所以app商家只能去抱怨ios不像安卓那樣免費,而最終還是要適應它,迎合它。

  • 3 #

    我也試過,我蘋果手機打車比我老婆的華為手機貴6塊多錢

  • 4 #

    我用蘋果那麼長時間為什麼一次內購都沒有?說白了就是不充錢,會員不充遊戲不充,商家只想著怎麼把成本算到客戶頭上,服務又不到位,那我作為消費者我就選擇不消費就完了

  • 5 #

    不是安卓不抽傭而是國內的安卓不抽傭,谷歌照樣抽傭,國內安卓市場沒有統一的應用平臺,基本上每個手機自己搞個應用商城各自為戰,為了吸引開發者在平臺上釋出app,所以才讓利做大盤子建立生態,等生態建立起來了照樣抽傭,連本帶利的收回來。在沒有哪個平臺在國內安卓應用市場稱霸前,哪個平臺敢抽傭,否則必定會被友商瘋狂做文章,小則影響平臺建立,大則影響手機銷量。

  • 6 #

    21世紀最大的笑話,就是一群中中國人為了爭論兩個外國系統哪個好乾起來了。

  • 7 #

    用蘋果多年,打車價高問題。經過多次試驗如果用開起避開擁堵是會有偏差。關閉後就不會有任何問題。App價格問題我沒有買過,不過聽說蘋果回手收取類似收費App公司平臺管理費,App公司會不會加價這就不一定了。

  • 8 #

    買視訊會員,只要app有蘋果要求整合的airplay等幾個功能,蘋果現在已經不收稅了,如果廠商不降價就是忽悠了你,多收你錢還讓蘋果非鍋。

  • 9 #

    為了蘋果的流暢系統,交蘋果智商稅,沒毛病

  • 10 #

    打車軟體錢直接付到滴滴裡,蘋果還能抽手續費?那淘寶買東西蘋果也能抽嗎?

  • 11 #

    蘋果公司已經很良心了,試想如果充話費平臺抽成30%,或者銀行轉賬蘋果抽成30%,那蘋果市值將衝破10萬億

  • 12 #

    奇怪了,我用蘋果買京東淘寶都沒多收費呀

  • 13 #

    蘋果公司產品供應鏈上,有多少家公司是在給美國公司打工?富士康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 14 #

    蘋果抽成的是虛擬支付!淘寶,外賣、打的、購物支付以及遊戲充值都是和安卓一樣的收費,哪來的多收費?倒是蘋果可以遊戲充值退款的時候怎麼沒人說不好?

  • 15 #

    蘋果收的是開發者的抽成,只不過國內開發者把這個轉嫁給了消費者

  • 16 #

    才百分之三十,太少了吧!是看不起我們用蘋果的使用者嗎?我支援蘋果手機增加三倍的費用

  • 17 #

    難道我不可以用安卓手機買 分享給蘋果手機用麼[what]

  • 18 #

    蘋果有錢人用的,花多點錢正常,我們窮人就用華為,少開點錢,合情合理

  • 19 #

    商家自己漲價跟蘋果啥關係

  • 20 #

    記得一個笑話:一個市場有兩個賣衣服的小販,一個有店鋪貨品整齊乾淨價格高,對面擺地攤的貨品大路貨價格便宜,兩個人爭著吆喝,比著降價,結果賣大路貨的大獲全勝,一天把貨全賣完了……晚上有人看到擺地攤的悄悄進了對面的店鋪,細一打聽他們是哥倆……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清華大學副教授劉利:警惕國外開源軟體的隱形“科技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