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自人類社會形成以來就存在,並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變革。而資訊革命更是人類在改造自然中的一次新的飛躍。資訊革命開啟了全新數字時代,數字化技術驅動創新格局發生變化,並引發經濟社會更深層次的變革,重塑全球競爭發展新格局。
一是在創新方式上,由個體創新轉向平臺創新。平臺創新成為熱點。平臺成為創新的組織者,平臺深度融合線上線下資源,把分散於線下的創客集合到線上,通過研發眾包、開放創新互動、線上設計等,把創新的供給和需求緊密結合在一起,從線下小規模合作到線上跨界互動交流,從創意、設計到工藝流程,再到產品數字化呈現,實現了創新優勢最大化組合,極大地提高了創新的成功率。促進形成更開放、更靈活、更快速、更貼近使用者的創新發展模式,開啟以融合創新、系統創新、微創新為突出特徵的創新時代。無數個體集聚於平臺,通過各種形式參與創新互動。平臺彙集起各方智慧能量,實現了創新倍增效果和放大效應。
二是在創新區域格局上,從單極化轉向多元化。創新正從傳統優勢區域向新興區域梯度轉移,基於網際網路平臺的創新,打破物理空間界限,加劇創新資源要素流動,加速向創新生態優勢區域集聚,促進新興創新區域加速崛起,形成創新區域格局多元化態勢。不久前,考夫曼基金會專文敘述美國創新優勢區域轉移,美國中西部創新區崛起。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中國,中關村是中國第一個自主創新示範區,長期處於創新引領地位。但隨著各具特色的新興創新區域快速崛起,中關村領先優勢面臨新的挑戰。長三角加強創新合作,以打造數字經濟高地為先導,形成上海數字技術和生物科技、杭州雲端計算和金融科技新優勢。武漢的光谷、貴陽的數字經濟等,這些新興創新區域的形成,進一步吻合技術擴散和產業轉移規律,加劇中國創新多元化趨勢。
三是在創新重點上,由“應用創新”轉向“原始創新”。促進源發性基礎研究與顛覆性技術創新相結合,引導創新向源頭聚焦、原點發力。中國創新最大短板就是底層技術薄弱,原始創新不足。2017年中國入圍世界500強企業的平均利潤比美國企業低30%;從產品品質看,通用零部件產品壽命為國外同類產品壽命的30%—60%,模具產品使用壽命較國外先進水平低30%—50%。
適應創新變革的要求,首先要在創新邏輯上,更加明確“知識創造、技術創新”,創新創意相結合。知識創造往往源於理論假說和靈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這就是創新的原點和前提。有些創新不管來源,不顧後果,簡單的拿來主義,無限放大應用,一定是走不遠的。
當前,大國博弈更加聚焦於關鍵核心技術上。因此,我們要回歸理性、堅持科學的本真,要更加重視知識創造,有效推動技術創新。更加註重原始、源頭創新,把研發設計驅動和新技術跨界應用相結合。
四是在創新佈局上,由技術化創新轉向構建創新生態系統。創新的焦點從技術層面轉向創新生態系統建設。這既是創新領先地區的經驗,也是新一輪創新的關注點。現代創新體現為產學研用的“智力共享”和“整體文化”,形成平臺、孵化器、核心企業一體化的開放空間,打造更加有利於生活、學習和社會交流的創新生態,釋放各類人才創新活力,促進互動交流,共享資源、協同聯動。中國創新比較活躍的區域都是在創新生態系統構建上形成明顯優勢,成為集聚創新資源要素的高地,使創新創業活躍度明顯提升。這也是中國能夠有效整合全球創新資源、加快形成創新大好局面、重塑創新格局的關鍵所在。
五是在創新行動上,由園區創新轉向協同創新。從“組織孤島”向“協作空間”轉變,推動區域協同創新深入發展。過去園區建設著力打造小環境,往往成為“組織孤島”。在“開放創新”大背景下,園區發展立足功能特色,走出“孤島式”創新,建立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促進區域創新資源合理配置、創新鏈條梯度銜接、創新體制機制協調聯動,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創新生態體系。現在,創新的核心不是分享,而是協同,協同範圍越大,增長空間就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美國提出國家主導下的交叉領域多主體大規模協同行動,其著眼點是通過國家政策主導的研發投入、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商業化以及建立國家主導的資料安全網路促進知識共享、人才培養和企業創新活力。我們切不可固步自封,坐享其成,要把握創新變革大趨勢,在變革中創造新的優勢。
六是在創新策略上,從分離式創新轉向融通創新。現代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始性創新多是跨界融合的結果,數字時代為融通創新提供了有利條件。基於數字技術的創新,數字化融通創新全過程、呈現成果應用新場景,推進金融鏈、創新鏈、產業鏈精準對接,促使創新由始至終地滲透於經濟社會領域,在提供新動能、優化新供給的同時,重構經濟體系和社會治理結構。融通創新不僅是技術間的融通,也包括技術與產業、與社會應用融通,這大大縮短了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的距離,也縮短了知識倍增的週期。
同時,企業創新的數字化,打破了創新流程各個環節的界線,促進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重疊,使得企業創新流程能夠有效實現快速迭代。數字化推動創新變革浪潮勢不可擋,必將引領新時代、開闢新紀元。這要求我們必須跟上時代變革的步伐,主動融入數字化創新大潮當中。(作者系全國科技振興城市經濟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