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當“數字化”成為行業共識的“最大公約數”,在這場新的戰爭中,阿里是以雲端計算為核心的集團軍,騰訊的先鋒部隊CSIG帶頭人是湯道生,而京東數科像是一支多兵種混合作戰的特種部隊。

2018年秋天,騰訊CEO馬化騰深夜發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業?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

如果說一年前,大半個網際網路世界的目光還集中在to C市場,2018年算是來了一次大遷徙,這壯闊程度絲毫不亞於非洲動物大遷徙。

巨頭的注意力帶著資本集中湧向to B戰場,阿里的數字經濟體、騰訊的產業網際網路和京東數科的產業數字化概念迭出,背後卻是殊途同歸:數字科技深入實體經濟,通過大資料和技術賦能傳統行業。

在這場新的數字戰爭中,阿里的打法是集團軍,集結了天貓、淘寶、菜鳥、阿里雲等;騰訊派出先鋒部隊CSIG下場產業網際網路,帶頭人是湯道生;而京東數科更像是一支多兵種混合作戰的特種部隊,成就底層作業系統之上的產業共建。

2018年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馬化騰這樣回答自己的提問,“過去有電之後,再會有各種各樣的電器。現在用上數字化之後,在數字化的基礎上再用AI,才可以在各個行業裡面得到應用。AI無疑是最終的高階發展形態,但前提得數字化。”

無獨有偶,阿里巴巴CEO張勇在阿里巴巴2019投資者大會表達了相同觀點,“數字化是大家共同的命題。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的誕生,最早是為了解決阿里巴巴發展中的需求,很快我們就發現客戶也有同樣的痛點。”

而一年前更名的“京東數科”,或許不再需要向外界解釋什麼是“數字科技”。但隨著越來越多的金融類公司更名為數字科技,也讓這個概念變的難懂起來。但實際上,在京東數科看來,數字科技的邊界不僅限於金融,而是面向整個實體經濟。

京東數科CEO陳生強的說法是,從本質上看,數字科技是以網際網路和實體經濟既有知識儲備和資料為基礎,以不斷髮展的前沿科技為動力,著力於實體經濟與科技的融合,推動實體經濟各行各業實現網際網路化、數字化和智慧化,最終實現降低成本、提高使用者體驗、增加收入和模式升級。

當數字科技成為行業共識的“最大公約數”,對於阿里、騰訊、京東數科來說,新的征途剛剛起步,一切都還要打個問號。

技術是王牌

當阿里巴巴從“18羅漢”壯大到十幾萬人,從一家電商企業成長到橫跨零售、物流、金融、雲端計算的綜合經濟體。阿里巴巴需要思考的是:把數字化經驗和一整套20年沉澱下來的方法論,輸出給更多的企業。

用馬雲的話說,阿里巴巴早已超越電商平臺,更超越一家企業的範疇,成長為一個突破了線上線下界限和空間侷限的經濟體,以平臺為中心,連線萬千企業、品牌、創業者和生態系統參與者建設者,正在為未來商業鋪設基礎設施。

2016年,馬雲、張勇和阿里的一眾合夥人開了三次會,提出阿里未來的新目標:阿里巴巴要積極推動打造一個網際網路經濟體。隨後張勇提出“數字經濟體”,將“網際網路經濟體”的概念數字化,底層的核心是資料。

“阿里已經形成了一個橫跨商業、金融、物流、雲端計算各個領域的一個獨特的數字經濟體,這樣一個數字經濟體也正是數字中國、數字技術在中國的過去十年巨大發展的縮影。”張勇說。

與阿里“集團軍”作戰的方式不同,騰訊產業網際網路則是派出先鋒部隊,由騰訊老將湯道生掛帥。

曾經在to C戰場高枕無憂的騰訊,嗅到了危機的味道。馬化騰曾說,“12年來,我最深刻的體會是,騰訊從來沒有哪一天可以高枕無憂,我們每天都如履薄冰。”

2018年9月30日,騰訊啟動史上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原來的7大事業群變更為6大事業群,湯道生出任新成立的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整合了騰訊雲、智慧零售、安全、騰訊地圖、優圖以及教育、醫療、政務等業務板塊和行業解決方案,是騰訊to B的主力軍。

對於騰訊,這是一場“決定未來20年命運”的大轉型。下場整整一年,關於“騰訊沒有to B基因”的質疑聲從未間斷。

但湯道生想的清楚,騰訊有技術積累,在C端同用戶有廣泛的觸點。B端企業關注怎麼服務好使用者,這恰恰是騰訊的能力:從C端到B端,最後又到C端,打通全產業鏈價值形成差異化競爭。選擇並用好自己本身的優勢加以延展,這是我們在走的路。

但這並非易事,在湯道生看來,產業網際網路是一個貫穿研發、生產、組裝、流通、服務全週期的概念,唯有各個環節都完成數字化改造,打通價值鏈,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效率、實現產業進化。

數字是最好的證明。騰訊的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騰訊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業務(包含騰訊產業網際網路等業務)實現收入228.88億元,同比增長37%,成為增速最快的業務。但是,這只是一個開始。

相比之下,京東金融最早在2015年喊出金融科技概念時,可謂先知先覺。

過去這一年,陳生強強調最多的詞,就是數字科技。這與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在2017年的開年大會上喊出的口號一致:“未來12年京東只有三樣東西:技術!技術!技術!”

“京東數科的生長源自京東集團生態裡產生的大量資料。”這給了陳生強很大的信心。

京東數科在2018年11月20日正式更名,在當時“數字科技”還未被理解。時至今天,京東數科已經形成一支多兵種混合作戰的特種部隊。目前,這支部隊已經完成在數字金融、智慧城市、數字農牧、數字營銷以及智慧機器人等領域的佈局。

“開始的時候,我們手裡什麼都沒有。”京東數科副Quattroporte曹鵬在採訪中回憶,“我們很羨慕友商有很好的技術,京東數科成立的前幾年都在做業務系統,現在有了目標就可以快速實現。”京東農牧的“豬臉識別技術”,就是典型的技術驅動的結果。

今年六月,京東數科在CES ASIA釋出的室內運送機器人、鐵路巡檢機器人和可穿戴仿生手等智慧硬體亦能及時發現隱患,從事高危作業,應對特種任務場景。

華興資本創始人兼CEO包凡評價,“當其把整套資料標準化、系統化後,可以賦能的已不僅是金融一個行業,而是可以拓展到多個實體行業。”

場景“無邊界”

數字化的場景爭奪戰已經打響,競爭最激烈的並不被人熟知——農牧業。

以農牧業最典型的場景養豬為例,成本之大讓曾經的首富王健林都震驚,“十萬頭豬場要幾個億,你蓋個豬場要幾個億,我們蓋個五星級酒店才多少錢?”

這是一個投入巨大、收入巨不穩定的行業。一位行業人士在接受《財經》採訪時說,“養幾百頭或者更少,是可以賺點小錢的,規模一旦擴大,就會面臨各種問題。需要增加各種裝置,要考慮環保問題,還很難貸到款。”養豬行業的基本規律是:一年賺、一年平、兩年虧。

但養豬業技術升級的浪潮正在到來。中國人的豬肉消費位居世界首位,每年全球一半的豬肉都被中國人消費,但養豬的效率卻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

阿里、騰訊、華為和京東數科都加入了這場戰爭,核心的武器是資料和技術,但各家的招數不同。

2018年,阿里雲的工程師在四川的養豬場待了三個月,研發智慧養豬系統。2019年6月的雲棲大會上,阿里雲釋出ET農業大腦,時任阿里雲Quattroporte胡曉明介紹,通過AI技術,每一年可以幫助養豬企業、農戶,每頭母豬每年多生仔三頭,死亡率降低3%。

華為和騰訊也先後入場。2017年2月,華為聯合中國電信和銀川奧特,推出基於NB-IoT的牛聯網產品“小牧童”,改進傳統奶牛監控系統。2017年9月,騰訊投資以色列農業科技公司Phytech,通過各種感測器和衛星資料,目的是減少農業灌溉用水量,提高作物產量。

而京東數科的做法是自下而上,先搭建底層的SaaS系統做技術支撐,然後物聯網和AI技術融合,將智慧裝置鋪設到養殖的各個環節。

以“豬臉識別”舉例,如果某豬進食異常,京東數科利用“豬臉識別”演算法能夠快速關聯它的生長資訊、免疫資訊、實時身體狀況等,通過“神農大腦”AI分析,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到異常原因並通知飼養員對症下藥。

農牧業之外,智慧城市是另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當前,智慧城市服務商處於割據狀態。雲端計算、資訊整合商、電子政務、安防等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互不關聯,資訊孤島現象嚴重。

智慧城市的佈局,騰訊搶了先機。2017年,馬化騰對騰訊政務雲負責人說,數字廣東要組建“敢死隊”,在廣東省打造數字政務系統。一年半的時間,數字廣東做到了全國政府資訊化的第一。

“一個城市,把所有部件數字化,將這些資料彙集在一起,用網際網路技術提高內部效率和服務能力,平臺做內部的聚合,連線則提高外部服務能力,積累出來的資料形成閉環,不斷演進。”騰訊雲政務業務副總經理王剛介紹說。

杭州,當然是阿里的智慧城市的“優等生”。

阿里雲的“杭州城市大腦”覆蓋了杭州420平方公里,優化訊號燈路口1300 個,覆蓋杭州四分之一路口,還接入了視訊4500路;通過交警手持的移動終端,大腦可實時指揮200多名交警。

2019年的雲棲大會上,阿里雲公佈了城市大腦的成績單:全球已有23個城市引入城市大腦,覆蓋交通、城管、文旅、衛生健康等11個領域。

京東數科的打法則是,與政府合作共建“城市作業系統”。陳生強的邏輯是,“讓各個參與方基於這個城市作業系統,無需重複搭建底層基礎設施,就可以直接服務政府、企業和居民三方,實現生態上的共贏。“

鄭宇,現在是京東數科城市事業部負責人,京東數科的“城市作業系統”就出自他手。

2017年年末,陳生強跟鄭宇不期而遇。當時的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學科帶頭人鄭宇說,“我是給政府提供科技服務的,讓政府更好地服務於企業和老百姓。”

陳生強答,“這就是我們做的B2B2C,我們是第一個B,給第二個B提供科技服務,讓第二個B更好的服務C,第二個B可以是政府,政府是個大B,就是B2B2C。”

如何保護資訊保安?是政府專案的核心痛點。

鄭宇舉例說,“我們把平臺沉澱在政府各個部門的內部,把資料比喻成小麥,兩個平臺就像磨麥機一樣,對資料進行粗加工,加工後把小麥磨成麵粉,再把麵粉加水揉成面,做成包子。包子是有價值的,他並不關心小麥是什麼東西。所以從包子裡面不能回溯到麵粉,麵粉不能回溯到小麥,這個邏輯就是很關鍵的技術。”

在陳生強看來,“如果用10分來衡量充分應用的話,當前世界的數字化和智慧化水平,還不到1分。未來整個實體經濟都要從資訊化向數字化迭代,空間很大。”

無論是阿里的集團軍、騰訊的先鋒隊,還是京東數科的特種部隊,這都是一個未知的戰場。已知的是,數字科技是所有網際網路巨頭的必答題。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京東物流上線京驛貨車,要做貨運版滴滴,車貨匹配市場競爭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