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幾年前,隨著雲端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等技術的發展,全球智慧辦公進入市場啟動期,大量旨在幫助更好地聯接起個人和企業組織的智慧辦公 SaaS 湧現。

發展至今日,該領域已有微軟、谷歌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公司盤踞,也有 Salesforce、Adobe 等軟體公司搶奪山頭,一眾創業公司更是摩拳擦掌。

當各類軟體層出不窮、逐漸殺成 “紅海” 之時,辦公室內的大屏裝置,也在展開著自己的技術演化故事線。

因為,通過軟體的改造實現業務上雲、資料上雲還算不上完滿,在真實的辦公室場景中,來自雲端的 “智慧” 仍需要通過搭載在硬體上才能發揮價值。

企業大屏裝置進化:必然走向智慧化

最初,企業場景使用的大屏裝置並沒有明顯分化成新的物種。但需求卻推動著辦公場景中智慧協同的發展。

時間上,以往的傳真、列印、電話、檔案傳輸等資訊流轉環節繁瑣耗時;空間上,異地視訊會議協同效率低、開一次會需要進行大量的跨裝置(移動裝置、電腦等)準備工作。且不同企業對於智慧辦公縱然有著諸多個性化的需求,但歸根結底,都是要實現更高的辦公效率和協同程度。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為行業普遍趨勢,以及 AI、雲端計算等前沿技術不斷得到突破,技術創新的溢位效應顯現。

過去幾年我們可以看到,企業大屏裝置已經開始有一些諸如手寫識別等較基礎的智慧功能,而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 AI 能力還在成為智慧辦公產品標配的路上前進。

智慧化為大屏裝置帶來的主要改變,是使得大屏裝置不再是單一的、平面的存在,變得擁有越來越強勁的生產力屬性,甚至會是智慧辦公、數字化轉型中的互動體驗主要入口。

換言之,這也就意味著,企業級大屏裝置的市場競爭重點,會從單純的產品轉變到整體智慧生態上,對其底層的技術驅動提出很大挑戰。

雲端計算、AI、5G 加持下的技術新物種

最近一位帶著硬核技術攪動這片藍海的公司是華為。

6 月 1 日,華為正式在京東商城預約發售其企業級大屏裝置華為企業智慧屏 IdeaHub S 和IdeaHub Pro。其中, IdeaHub S 分為 65 英寸掛牆、65 英寸落地、86 英寸掛牆三款可選,售價 26298 元起;IdeaHub Pro 同樣分為 65 英寸掛牆、65 英寸落地、86 英寸掛牆三款,售價 37298 元起。

縱觀全球企業大屏裝置市場,華為企業智慧屏主打 “超大智慧平板、旗艦級智慧雲會議和海量 App 應用” 三大功能亮點,對比市面上同類 60 寸以上企業大屏普遍 3 萬以上的價格,率先在高性價比企業大屏市場形成卡位,對於該區間之後的後進者,顯然提高了入場門檻。

想象一下,當人們已經能夠輕易地從雲上排程各種最新的技術和服務,但在辦公室、會議室等待著你的是一個個等待開機、連線、設定的投影儀、電子白板、麥克風、音箱、視訊會議裝置、會議室 PC、Pad 等等。這肯定不是人們所設想的智慧辦公和企業數字化轉型。

根據我們現場體驗,首先最直觀的一個感受便是其身為超大智慧平板的自覺:它完美地替代了上面提到的這些碎片式的會議室裝置。

傳統有線投屏往往超過 10 種不同的視訊介面,終端適配、轉接是最大的問題,效率低下,而眼前這款超大智慧平板一款智慧屏可以實現一鍵分享,不受 “線” 制。在投屏上,手機、電腦、PAD 均可無線投屏,支援投屏碼投屏、二維碼投屏,後續還會通過韌體升級提供 NFC 一碰投屏能力,且業內率先實現無線投屏 1080P 60 幀幀率,在無線投屏模式下也可以非常流暢的播放高清視訊,業內普遍停留在 30 幀或者更低。

而所謂 “旗艦級智慧雲會議” 的體驗,一方面在於華為企業智慧屏內建原生智慧雲會議,開箱即可實現業界頂級的 1080p 全高清視訊會議和 4K 文件共享,無需額外新增 OPS 裝置,另一方面在於對畫面的智慧識別追蹤功能。主要用在團隊會議期間的多人發言場景,可以實時取景,將畫面調整為適配實時發言人的角度。

海量 App 應用,則指向大屏背後聯接的整個辦公應用生態。據了解,在華為應用市場,已有企業智慧屏專屬大屏應用專區,170 + 大屏辦公應用適配。

其中還有一些幾乎不易被察覺的體驗。

例如大屏白板類產品的一大關鍵效能引數——書寫時延。這裡華為的表現是 0.035 秒。幾乎是紙上一般的流暢書寫體驗。對此華為還給出了一個有趣的 Slogan:讓創作跟上大腦的速度。

速度之外,手寫識別的智慧程度也在提升,螢幕可以讓草稿變正稿,從而解決手寫字型潦草,畫圖不規整等問題。

所有這些引領行業的企業級體驗背後,雲、AI、5G 是 3 大技術關鍵詞。

一直以來,華為追求的是全棧 AI 能力,即涵蓋從演算法到 AI 晶片的完整鏈路。

表現在這次的企業智慧屏中,智慧語音助手、智慧顯示、智慧手寫識別、限制聲音傳入範圍的智慧音幕、發言人跟蹤等多項功能,都基於華為自身的 AI 研發能力;雲服務是其底層基座,各類協作應用、AI 演算法承載在華為雲上,可以快速迭代從而為終端持續輸出生產力;在音視訊能力上,雲和端的協同會帶來良好的網路適應性,視訊 30% 抗丟包,音訊 80% 抗丟包,業內最佳,512k 頻寬也能保證視訊會議流暢;而這款智慧屏是面向 5G 時代而生,其互聯性和移動性將藉助 5G 技術得到放大。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預計,不同於消費者終端,這類企業級終端的更新週期會是 3~5 年一換,為了預留出週期內裝置智慧化的足夠算力空間,在最最底層的晶片層面上,安裝了“兩顆心臟”——雙 SOC 設計,將獨立並行執行圖形計算、AI 計算以及音視訊編解碼引擎,支撐多併發的計算任務。

據了解,現有的產品只耗費了 30% 的計算能力,還有 70% 的算力富餘可為更多的智慧計算任務待命。

相信祭出了幾大前沿技術,業內其他終端裝置廠商會更有緊迫性。

據了解,至今多數的會議平板廠商是基於安卓系統系統開發,但在沒有視訊會議硬終端的前提下,安卓系統上的雲會議解析度一般只能達到 540P,因此這些會議平板的會議功能要採用外掛 OPS 電腦、Windows 系統的軟終端會議方案來實現。即使這樣,一般也只能支援 720P 的清晰度。若想要實現 1080P 的雲會議,還需要購置 4 核 i7 級別 CPU 的 OPS,額外花銷巨大,還會帶來很多體驗問題。

賦能數字化轉型的能力“拼圖”

一手操刀企業大屏裝置的,是華為在今年年初升級的戰略業務部門——雲與計算業務部。

或許你會疑問,華為不是已經從 WeLink 切入智慧辦公市場了嗎?雲與計算業務部為何還要做這樣一款終端裝置?

對此我們了解到,對於雲與計算業務部而言,這是團隊水到渠成的一款企業級硬體。

首先,華為已經在家庭大屏裝置上推出過系列產品,完成了面向家庭市場的專業視訊產品的經驗積累,因此可以在大屏市場把硬體技術能力繼續開放給更多的企業使用者。正如華為雲與計算中國區 CMO 張鵬所言:“華為企業智慧屏將通過打造智慧時代的全新生產力工具,讓數字化的紅利惠及每一個會議室、開放辦公區、高管辦公室和家庭書房,從而提升企業全員數字化協同辦公能力和工作效率。”

其次,企業級大屏之於華為雲,相當肉身之於靈魂。

雲與計算業務部成立之後,為其進入智慧辦公市場定下全場景的基調:“1+3+X”。

“1”是基於雲和 AI 重構企業的辦公數字化,華為雲 WeLink 承此重任,於去年 12 月 26 日正式商用。資料顯示,過去的近半年裡,華為雲 WeLink 新增企業數數十萬,新增日活使用者數超 100 萬。

“3”指聚焦三類智慧協作終端,第一類是面向專業會議的智真系列;第二類是面向團隊協作的企業智慧屏系列,即本次釋出的系列化新品;第三類是面向個人辦公的智慧桌面系列(後續推出)。

“X”是指開放合作,構建生態,包括軟體生態與硬體生態,華為將與合作伙伴一起為千行百業的客戶服務。

再者,新基建的大背景下,華為面向政企客戶要做的一件大事,即幫助其實現數字化轉型,這也正是華為自己作為一家擁有超過 20 萬員工的跨國企業過去數年所經歷的自我革命。和 WeLink 類似,企業智慧屏之所以能夠問世,同樣是華為內部 1 萬多個會議室中一次次試錯、對智慧辦公場景理解的一次次加深中成型。

此外,華為還會將應用在企業智慧屏與華為雲 WeLink 中的核心會議能力開放出來,推出華為雲會議產品,開放 SDK,讓更多廠商輕鬆將華為領先的視訊雲會議能力整合到自己的產品中,幫助更多產品快速構建高品質遠端會議協作能力。

幫助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完備的 “硬體產品 + 軟體平臺 + 場景應用” 的整體解決方案,大屏裝置作為整個價值鏈中的一環深度參與其中,科技大廠在雲上的技術實力能夠藉由大屏裝置更容易被使用者所感知。整體來看,企業智慧大屏整體市場還處於早期成長階段,遠未形成明顯的梯隊劃分,未來的市場競爭也將隨著諸多成熟的智慧產品問世而頗具看點。

最新評論
  • 1 #

    這東西最早是微軟做的啊,其次是Maxhub,華為這不定哪O的....華為歷來風格就是隻要不是戰略產品,一律OEM

  • 2 #

    華為,“元科技”生態平臺系統,開始釋放無窮無盡的威力!將會和全球無數企業“為敵”,這麼一隻巨無霸級“鯰魚”,其鯰魚效應也必將為世界高科技貢獻無窮無盡的力量!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個人資訊被手機裡的APP過度侵犯?你需要學會這十招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