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一舉一動,都受到每一箇中國人的重點關注。
3月16日,華為在深圳總部召開創新和智慧財產權白皮書(2020)釋出會,宣佈將從2021年開始對5G裝置實施專利許可收費計劃,對單臺5G手機的專利許可收費上限為2.5美元。
眾說紛紜,我們看到的是什麼?
華為的5G專利,蘋果和三星手機必須用到,為華為帶來知識創新收益。比如,在2020年,美國的高通,光是專利技術授權收入,就達到了50.28億美元。
截至 2020 年底,華為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4萬餘組(超10萬件),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
使得華為成為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之一,這是華為長期投資創新,創新反哺華為,更是知識就是力量的最佳詮釋。
當前,有些人看到華為雄厚的競爭優勢,不禁羨慕不已,卻少有人看到華為為什麼這樣執著創新?華為如何長期堅持創新。
從1995年到2000年左右的時間,華為目光瞄準了國際市場,在與國際市場打交道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歐美市場對專利的重視。
恰逢當時的中國即將加入WTO。
既然,中國加入WTO,那就要按照國際規則來辦事。當時就遇到有些國際公司來找華為。
有人可能會這麼想,國際公司找華為是好事啊!來找華為合作,開拓中國市場。
但是,華為發現這些國際公司都是找華為收許可費的,收費大致的情況是銷售收入的1%到7%,這下把華為給震驚了,如果華為使用專利的公司都來找華為收錢,那就是要華為的命了。
華為深刻意識到,華為想在國際市場幹下去,必須有自己的專利,必須自己有研發創新能力,專利將來是國際市場競爭的法寶,華為想要成功離不開創新能力。
並且華為深刻認識到專利的最重要的功能,保證華為全球業務的安全。與國際競爭對手有交換的能力,而不會被競爭對手因專利卡脖子。
華為按照世界的規則來做,華為帶著誠意和這些國際公司談專利許可,獲得這些國際公司的認可,適當收取大家都能接受的一些專利許可費用,華為主動繳費,華為就這樣一步一步的走過來了。
華為公司從2006年開始,在國內的專利申請量已基本保持一種穩定的狀態,基本數量在5000以上,平均每天約申請13.7件。
華為更是把每年的銷售收入大概超過10%投入到研究開發當中去,持續投資專利研發。截止2019年,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6000億元(約900億美元)。
任正非說:創新雖然很難,但它是唯一的生存之路,是成功的必經之路。
近些年,中國對創新投入的規模和增速已進入世界領先行列,研發經費支出從2006年的3003.1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18年的19677.9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17%,世界排名從第六位上升至第二位。研發人員數量穩居世界第一位。
創新,已經融入到華為的靈魂中,在中國已經深入到每個行業,是學習的生命力,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它就像黑夜中的指路明燈,引導人們不斷前進,走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