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刀刀
“像人一樣思考”“像人一樣行動”“理智地思考”“理智地行動”。這四個不同方向是現代人工智慧領域對於Artificial Intelligence諸多定義的高度概括。從定義看來,我們對人工智慧的現實期望,在逐步降低。然而,即便是在“弱人工智慧”的方向上,我們也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01
# 真正的人工智慧還很遠
1. 它還不夠‘智慧’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人工智慧已經從對知識的簡單處理,過渡到對特徵的處理,現在正處於資料處理的時代。縱使我們對人工智慧持續投入,報以熱切期待,但人工智慧的效果仍不盡如人意。
有位朋友曾經在使用自助售貨機時,下載了某個人臉識別結算軟體。之後的幾天,他意外收到一個異地消費經歷。這讓他十分詫異,結果很明顯,是機器“瞎”了,認錯了人。(讓我有些吃驚的是,這位朋友竟然輕鬆要到了那天識別到的圖片,並表示完全不像)
很多人類不會出現的低階錯誤,機器仍然無法克服。更不用說連人類也常犯錯誤的領域,比如駕駛。也因此,‘人工智慧’又被很多人戲稱為‘人工智障’。
2.它還離不開‘人工’
我們經常看到“人類過於依賴人工智慧”的話題,但在我看來,現狀應該是“人工智慧太過依賴於人類”。
語音助手對你說的每一句俏皮話,背後都有冷冰的的程式碼和資料庫在支撐。遊戲裡npc的行為和話語令你動容,也只是因為作為人類的你在主動代入罷了。
它們的一舉一動,都是無數人類工程師共同努力的結果。離開人類,它們就成了純粹的工具,沒有任何‘智慧’或‘人性’可言。
簡單來說,現代社會的人工智慧,並不生產智慧,它們只是人類智慧的搬運工。
但‘人工智障’的現實,並不會束縛我們對‘超級智慧’的暢想。
02
# 對人工智慧探索比你想的要遠
人類與機器“思考”的原理並沒有想象中差的多。
很多人對機器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工業時代,建好結構,加上動力,裝置就能跑了。關於裝置如何運轉,我們一清二楚。
但如今的人工智慧,很多人更願意稱呼ML/DL(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比如前面提到的語音助手,識別→轉換→匹配→反饋(操作)。雖然其運作流程仍較清晰,但與工業時代清晰的內部構造相比,這一過程中多了無數的黑匣子。
牛津大學科學家Torsten和他的小組曾進行過一項實驗,利用計算機化的進化來創造一個能控制虛擬身體行走的虛擬大腦。他們開發了100個隨機大腦。在最開始的時候,幾乎所有虛擬機器器人的的行走能力都不盡人意。不過,演算法會選擇表現最佳者,讓它們產生後代,重新進行培養、測試。在經歷了10代之後,虛擬機器器人已經可以磕磕絆絆地行走,100代之後,它們已經能夠穩定行走,甚至可以更進一步——對“意外事件”做出準確、迅速的反應。然而,儘管是人類設計了這些演算法,但當進化發生時,人類並不能控制實際發生的情況,進化本身對其進行了自動最佳化。
我們無法看清這些黑匣子。我們瞭解它們運作的動向,卻無法搞明白原理。就像我們的大腦一樣。
機器學習是參照大腦結構進行的粗略建模。人類的大腦無疑是這顆星球上最強大的智慧叢集。但當我們開啟這個‘黑匣子’,試圖探尋其中奧秘時,卻發現其中最主要的物質—神經元,只是重複做著一系列極其簡單和基礎的工作,釋放化學物質來啟用或是抑制訊號的傳遞。
我們自認為最複雜的系統,正是由這些最簡單的基礎單元構成。而且這些單元,與輸出0、1訊號的處理器沒有分別。
人類,也是資料。前段時間看‘異星災變’,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被注入一串程式碼的機器人,誕下了一隻生物。初看時,覺得荒誕無比。再細想,人類的精子、卵子結合,不也是一串程式碼?被注入程式碼的機器人,變得‘嗜’血,這和十月懷胎,為胎兒提供蛋白質、礦物質等養分的機制是一個道理。只是這串程式碼複雜到令人咋舌的地步,才讓我們誤以為用一串程式碼誕下一隻生物是多麼不切實際的事情。
人類,或許真的沒什麼特別的。
03
# 褪去‘人工’二字的關鍵
1. 無序
與人類相比,人工智慧的優勢在於,穩定。穩定到幾乎所有的“計算失誤”,都有人為的影子。而問題恰恰就在於,它太穩定了。
穩定與無序,是對立的兩個詞,但“穩定的無序”卻是生物億萬年進化的決定要素。細胞的突變,是一件令人畏懼的事,比如幾乎致命的癌細胞。而緩和的“突變”卻給這顆藍色星球帶來了幸福的參差多型。
在我看來,人工智慧缺少的恰恰是無序。沒有無序,便不會有新的有序。
量子理論揭示了世界的不確定性,但我們的機器依然停留在機械的、確定的時代。無序與不確定性,或許是人工智慧擺脫程式束縛的唯一出路吧。
2. 自組織
我們一直潛心研究,試圖打造能像人類一樣思考的人工智慧。但我們好像忘記,人類如何思考這件事本身,還沒搞清楚。
我們總在爭論,機器能否思考?但換個問題,大腦本身能否思考呢?兩個問題的答案或許一樣,不能。能夠進行思考的,是包括人和環境在內的整個系統中的人腦。讓機器本身“像人一樣思考”或許本就不可能。
螞蟻、蜜蜂這些社會性昆蟲的群體行為,展現了自組織的魅力。就像《阿凡達》中連線所有生物意志的生命之樹,千億個孤立神經元彙集而成的大腦。
圖靈方程描述了一個生物系統如何實現自組織:用非常簡單的方程,來描述非常簡單的過程,將其合併之後,複雜性突然出現,伴隨複雜性出現的是特定的模式。
叢集智慧,或許才是機器思考的最終答案。
以上內容,純屬瞎掰。部分內容引自《人工智慧、自組織與混沌中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