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從去年10月後開始,阿里系比其他網際網路科技大牛要倒黴一點點。

雖然平臺經濟的管理、個人資訊保護都在加強,但壓力程度還是有別。

人和企業一樣,都有運勢起伏。

總體來說,從財務資料看,阿里目前的各項經營,依舊是不錯的。

據說,投入不設上限,要靠瘋狂的“推地推”(利用分級模式令地推人員拉進新的地推人員,具體而言,“老”地推人員若成功拉到新的地推,前者獲得的獎勵將高於新入場的地推人員)搶市場。最終情況還需要阿里來確認。

過去1年,社群團購大戰算得上是我國商業零售領域,打得最激烈的戰事。

阿里的“瘋狂”殺入,其實是各大網際網路企業共同的焦慮。當然,阿里確實不敢輸掉社群團購。

1、社群團購,阿里有點慢

前不久,在成都出差,晚上和朋友吃萬州烤魚,一個小哥拿著數份水果挨桌說著什麼。

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推銷啥東西的,他走近了才知道,是盒馬集市,在搞地推。其實就是將補貼轉至地推,以規避社群團購價格戰的紅線。

據說,“新事業群的第一站將在河南鄭州。鄭州的社群團購戰場尚未形成巨頭一家獨大的局面,仍有滲透空間”。

其實這個動作本身就表明,阿里的社群團購暫時沒有獲得太多優勢地盤,正尋求突破。

同時,也投資入股了十薈團。

至2020年11月,十薈團當年已獲得四輪融資,融資總額近2.5億美元。

比如2020年11月最新一輪融資1.96億美元,由阿里巴巴與Jeneration Capital時代資本聯合領投。

這也是阿里自2019年以來第二次投資十薈團,繼續加倉社群團購賽道。

成立於2018年的十薈團,基於微信小程式,以社群為入口,瞄準家庭日常消費場景,提供社群果蔬、生鮮及家居用品,並於2019年8月完成與社群團購元老企業“你我您”的合併,據36氪報道,整合後新十薈團達到月銷售額5 億元,每月有200多萬用戶在平臺消費,並由6 萬多個團長提供營銷和履約服務。

資料顯示,十薈團已覆蓋全國200+城市,團長數量超過20萬。

十薈團聯合創始人兼CEO陳郢在內部公開信中表示,公司中期目標是服務好市場三分之一的使用者。

十薈團與阿里建立業務合作,享受流量+履約優勢。除資金層面外,同時與阿里開展業務層面合作,包括接入1000家零售通小店和部分菜鳥驛站,提升末端物流密度和履約能力。

阿里旗下有四大事業團隊各自入局社群團購,探索發展路徑。

盒馬、餓了麼、菜鳥和零售通均在探索發展社群團購,各有自己的特長。十薈團的結局會是如何,可能本身是個有趣的話題。

阿里的投資故事,向來結局很有趣。

目前來看,盒馬集市及零售通勝出,透過二者合併的方式成立新事業群,負責社群團購業務的發展。

不過,買買菜事業群的成立並不意味著,其他阿里系社群團購業務的消失。

滴滴旗下的橙心優選屬於網際網路平臺公司創辦。2020年6月才上線,但僅3個月就將業務範圍擴大至四川、重慶、陝西、山東、廣西、雲南、貴州7省市。

從時間上說,早在2018年,拼多多便透過投資上海蟲媽鄰里團入局社群拼團。拼多多本身就是做生鮮團購起家,按照拼多多的自我介紹,自己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從發家史、基因角度而言,多多買菜具備不錯的基礎。

美團優選在今年1月的日均件單量已突破2000萬。

美團、拼多多、京東、滴滴……騰訊都持股。名聲在外的興盛優選,也是騰訊系企業,騰訊是重要投資者之一。

換句話說,騰訊大概是目前社群團購最大的玩家。你說阿里急不急?

本來阿里是做零售起家的,騰訊擅長遊戲和社交,但如今社群團購領域,阿里竟然暫時落後了。

社群團購就是一場大浪淘沙的遊戲,騰訊和阿里系在社群團購上,未來誰能分走更多蛋糕?

2、阿里自己有困惑

1個多月前的2月初,阿里股價有二百五六十美元。

美東時間2月2日,股市盤前,阿里巴釋出了2020-2021財年的三季報(2020年9月1日-12月31日)。

阿里巴巴錄得2210.84億元人民幣(338.83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37%。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794.27億元(121.73億美元),淨利潤779.77億元(119.50億美元,同比增長56%。

這份看似不錯的季報,似乎並沒有換來資本市場的認可,當天最終報收254.5美元,下跌10.19美元,跌幅3.85%。

最新阿里的股價不到240美元。

股價下跌,確實是有原因的。

第一,這份季報,並表商超巨頭高鑫零售。上文提及的高增長營收,其實是含高鑫零售資料的。換句話說,如果剔除了高鑫零售的貢獻,阿里巴巴的營收增速為27%左右,上兩個財季營收增速分別為30.28%、33.78%。

增速其實略有下滑。

第二,本份季報披露了反壟斷調查的進展:

我們正在與市場監管總局充分合作。 我們成立了由多個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專項工作組,開展相關業務自查工作。 我們將繼續與市場監管總局就合規要求進行積極溝通。 調查結束後,我們將進一步向市場提供更新資訊。

意思就是暫無實際結果,但這也意味著不確定。

第三,螞蟻集團的上市情況也做了披露。一句話,哪天可以上市不知道。

剔除後的非公認會計准則淨利為592.07億元,同比增長27%。如下圖。

但上述因素合一起,資本市場有自己看法,也就不奇怪。

該季度,阿里雲實現了首個季度盈利(EBITA)。

阿里解釋說:

主要因實現規模經濟效益所致。

不過,數字媒體及娛樂分部經調整EBITA虧損依舊高達13.89億元,相對於2019年同期虧損34億元,其實也不錯。

創新業務及其他分部,該季度經調整EBITA虧損19.92億元,2019年同期為虧損17.68億元,虧損總額有所擴大。

主要由於我們對於技術研究和創新的投入。

新業務要實現跨越並不容易,而傳統零售市場使用者的增長空間,早已接近天花板。

這份季報如上文所述,阿里的使用者已經7個多億,按照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的資料,截至2020年中,我國網民規模為9.4億,網路零售使用者規模為7.49億。

反壟斷壓力,京東、拼多多的競爭,做老大不容易。

此次季報披露,並表高鑫零售後,阿里的員工數幾乎翻倍。2020年9月末阿里共有員工12.24萬人,截至2020年末,阿里共有員工25.21萬人。

阿里這麼多人總得幹事,必須提高人均產值,否則資本市場怎麼看?社群團購也算是找事幹。

近期以及未來,對平臺經濟的監管,可能會維持較嚴。對阿里以及所有網際網路企業來說,這都值得重視。

3、背水一戰

現在問題來,整合、宣戰後,阿里能否王者歸來?

學習企鵝賽馬後,兜兜轉轉,阿里的社群團購還是要集中力量幹大事。

第一,阿里的基礎不差,供應鏈也是阿里的強項,主要是怎麼打通、整合好。

第二,發力社群團購,對阿里其實也有好處,可以讓團長發展出很多客戶,這便是新的流量、增長點。

當然,所有人都明白這一點:

滴滴CEO程維曾在內部會議上表示,“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

美團CEO王興也不止一次在公司中高層會議中傳遞“這場仗一定要打贏”的決心;

京東則將旗下社群團購品牌京喜從事業部升級為事業群,並直接向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彙報。

買菜等社群團購業務,屬於剛需、高頻消費場景。發展出了基礎、使用者、習慣,未來可以開發的空間無窮。

社群團購,承載著阿里的厚望,很多企業都一樣。

第三,當然,騰訊系以外的阿里、美團等都一樣,自己社交不行。社群團購,歸根結底要用社群管理運維使用者。

有強大的社交是很大優勢,沒有就吃虧。

第四,不管社群團購最後是否一地雞毛,其各種商業前景是否實現,社群團購不能放棄和直接輸掉。

所有人都玩時,你不玩,市場被人拿走。

就算不會有贏家,但不能直接認輸,得干擾和浪費別人的子彈,當然自己的子彈也是真金白銀。

社群團購的背水一戰、拼命,其實是看誰死在最後。

阿里有強大的子彈儲備,這一戰不能輸,至少不敢讓自己先輸。

如果直接投降或者認輸,那就是讓出市場。如果不死或者後死,別人先死了,陣地也就守住了,或許還開拓了點下沉市場。

13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為何三星摺疊屏手機能夠引領行業發展?只因為做到了這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