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3月26日,一則路透社的訊息,小米正在和長城汽車談判使用其工廠生產電動汽車。將小米和長城的股價拉漲了6.28%,10.38%。

小米汽車,如箭在弦

小米要造車,早已不是新聞

對於小米,手機競爭格局已基本穩定,進入穩定增長階段。中美競爭的時代背景下,小米一度列入“投資黑名單”的經歷,讓其如鯁在喉。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也讓小米的手機業務充滿不確定性,畢竟小米遠沒有華為的抗擊打實力。

不論是規避手機業務風險,還是尋找第二增長曲線,造車對於小米是一個興奮且值得去做的嘗試。

言外之意,造車早已醞釀,怎麼造,如何造,戰略路徑如何選擇,還沒有完全想清楚。

據內部訊息,創始團隊籌建,供應鏈考察在秘密進行,傳出長城緋聞,也非空穴來風,初步接觸,聊聊意願,屬常規操作。

模式:重 or 輕

小米擅長輕模式,但3C產品的套路,對於汽車未必適用。汽車作為最複雜的民用工業品,對技術、生產、供應鏈和安全性的要求,比手機高一個層級,僅僅做設計和營銷,在汽車領域尚沒有成功先例。

造車,對小米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但也不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畢竟今天的小米是一家手握1000億現金儲備的巨頭,加上巨大的品牌影響力,造車基礎要比蔚來等新勢力初創期強太多。

回到造車業務,工廠是否自建?車型是全新開發,還是在利用已有成熟平臺?這是影響模式輕重的戰略級思考。

工廠自建的好處不言而喻,對質量和生產進度的控制力更強,新建的工廠也會採用最新的產線和裝置。特斯拉、美股三小強等新勢力,最終都走向了自建。雖然蔚來名義上是江淮代工,在江淮汽車進行生產,但工廠裝置是全新建設的,技術方面也是蔚來汽車進行提供。小米大機率也會走向,先代工,後獨立建廠的路線。

是否利用成熟的開放平臺?這方面吉利、長城等主機廠都有談的可能,例如百度汽車也將在吉利SEA浩瀚架構基礎上開發。利用成熟平臺,可以加快開發進度,供應鏈也能做到最大共享,對於小米還是有極大吸引力的。開放平臺的適應性、先進性,應該是小米合作伙伴選擇的重要維度。

夥伴:能力 or 態度

相對於已經在自動駕駛、智慧網聯等領域佈局多年的蘋果和百度,小米在汽車領域的積澱要弱很多,選擇一個好的造車夥伴,更為重要。

合作伙伴的能力和態度,是一體兩面,很難兼得。強如蘋果,在造車夥伴的選擇上,也多次停滯,緋聞車企不斷出現,又不斷否認。根上在於國際車企巨頭,從未把自己當成代工廠,日子再不好過,也要生產和銷售自己的品牌,這是車企巨頭最後的尊嚴

百度選擇了吉利,從長期看,筆者並不看好這段婚姻,吉利太強大了。強強合作,互補小於競爭的合資企業,不是一個穩定的治理結構,往往沒有好的結果。南北大眾婚姻持續幾十年,不是一汽、上汽有多強,穩定的基石是國家法律對外資股比的限制。兩家中企合資,沒有這層束縛,各自利益最大化才是出發點。之前關於百度汽車的文章,筆者認為百度汽車能否成功,更大取決於吉利。畢竟集度汽車對於百度是獨子,自然全力以赴,對於吉利,只是眾多孩子的一個,還不是嫡子。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小米和長城,並且對於小米,駕馭長城,難!

誠然長城汽車實力雄厚,可以加速小米汽車程序。小米和長城,在各自的手機和汽車領域,品牌調性相似,未來各自的智慧電動車,也大機率落於相近價格帶,未來競爭難免。

對於小米,也許選擇類似一汽這樣的,強大政府影響力,且有合資公司默契配合經歷的央企,從長期看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相信不用多久,小米汽車的夥伴就將正式公佈,大家拭目以待吧

12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國產自研晶片大突破!前有華為海思麒麟,後有小米澎湃奮起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