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總部位於英國的電器公司戴森的創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在發給所有員工的郵件中宣佈該公司已經取消了電動汽車製造專案。

▲戴森內部郵件截圖

戴森釋出公告宣佈停止造車,原因是「該專案在商業上不可行」,也就是說戴森認識到自家重金投入的汽車專案賺不了錢。該公司曾尋求出售汽車專案,但未找到合適的買家,所以董事會不得不決定取消汽車專案。

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的內部信稱:“這不是產品失敗,也不是團隊失敗。” 事實上,戴森已經成功開發出了原型車,產品非常符合戴森的理念,但可惜在商業上並不可行。

戴森公司在2016年將投資25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18億元)啟動電動汽車專案,當時戴森公司表示,這款車將不會瞄準福斯市場,所投資的資金一半用來開發電動汽車,一半用來開發電池。

2018年戴森曾透露將在新加坡工廠生產新車,預計於今年完成首批汽車,2021年正式下線。

但隨著這封郵件的發出,宣告戴森的電動汽車計劃正式結束。

曾投資25億英鎊造車,原計劃2021年交付下線

2017 年 9 月,同樣是一封內部郵件,70 歲的英國首富詹姆斯·戴森藉著幾張設計草圖向全體員工宣佈正式進軍造車業,彼時的目標是 2020 年推出新車。規劃顯示,戴森將投入 20 億英鎊,其中一半將用於電池的研發。

種種跡象顯示,造車絕對不是戴森的臨時起意。從側面來講,昔日的功夫下得有多深,今天之放棄就有多麼的艱難。

故事的起因源自詹姆斯·戴森由來已久的一個夢想,和很多電動汽車行業蜂擁的「投機者」不同,戴森老爺子看起來可能更像個「環保主義者」。

詹姆斯·戴森說他從 1990 年就開始努力解決汽車尾氣問題,但是當時沒什麼人關注他的研究領域。他還曾經寫過學術報告分析柴油車尾氣排放與老鼠致死的課題,但是沒人搭理他。

在開發吹風機、風扇和空氣淨化器的過程中,戴森在電機、儲能系統、流體動力學和暖通空調系統方面有了很深的技術積累,詹姆斯·戴森認為,電動汽車讓戴森「終於有機會把所有的技術整合至同一款產品中,不需要從排氣管過濾尾氣,今天我們有能力從源頭上解決它。」

前文我們說到的是 523 人團隊其實早從 2013 年起便開始搭建,戴森相繼挖角了前勞斯萊斯、路虎、賓利、特斯拉、英國豪華跑車製造商阿斯頓·馬丁等諸多車企的研發、技術人才。

其中全球生產研發主管是阿斯頓馬丁前工程總監 Ian Minards,其汽車商業總監 Andy Gawthorpe 之前曾擔任積架路虎市場戰略和規劃總監,而工程主管 John Stamford 是梅賽德斯 AMG 英國 F1 發動機部門電子主管。

今年 4 月,無限前全球Quattroporte羅蘭·克魯格也被挖到了戴森,成為汽車專案的負責人。

2015 年 10 月,戴森斥資 9000 萬美元收購了美國固態電池公司 Sakiti3。相比三元鋰電池,固態電池在能量密度、電池形態、安全性等方面均有著更好的表現,一度被認為下一代動力電池的最佳選擇。

2016 年 3 月,英國政府意外洩露了戴森的「造車計劃」。彼時英國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中決定,為戴森的電池技術開發提供 1600 萬英鎊補貼,最初說明資料中明確寫著「使用新型電池開發電動汽車」,隨後這一說法又被快速修改了。

2017 年 3 月,戴森宣佈聯合 Google 和 Facebook 共同出資 25 億美元,計劃將位於英國 Hullavington 城的前皇家空軍基地改造成為研究院,這個研究院將重點研究 AI、機器人以及其他前沿科技,包括電池和視覺系統。更重要的是,戴森原型車也將在該基地進行原型設計和工程測試。

得電池者得天下,但今天的新造車中幾乎沒有像戴森一樣如此著重投入電池自主研發的,大都選擇購買供應商的成熟電芯進行打包。其中更不乏購買底盤、購買設計,東拼西湊在短時間內攢出一臺車的玩家。

詹姆斯·戴森曾經在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是說:“戴森原型車還沒有打造,底盤也沒有現成的,一切都是從草稿開始。”

從 0 到 1,兩年內做出一臺合格的量產電動車,雖然今天很多新造車宣稱可以做到,但這一點恐怕戴森不太敢相信,他們把量產計劃又往後推遲了一年。有趣的是,前者大都是「半路出家」的網際網路公司,後者則是在電機、空氣動力學上深有積累的科技公司。

從草稿畫起的戴森在今年 5 月終於放出了車輛的初稿圖紙,這算得上是戴森汽車專案披露以來為數不多對外公開的產品資訊了。

▲戴森在2019年申請的汽車專利圖

從圖紙上看,這明顯是一臺 SUV 車型,三排座佈局。車長 5 米左右,車高 1.65 米,比很多 SUV 都要低,而軸距則達到了可怕的 3.3 米,極為傾斜的前擋風向風阻妥協,整車看起來偏向 MPV 的造型。

戴森汽車堅持「戴森設計、戴森製造、戴森銷售」,他們計劃在新加坡建廠生產該款車型,廠房會在 2020 年完工,量產則被推遲到了 2021 年。之所以選在新加坡,戴森希望以新加坡為橋頭堡輻射整個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

要知道,戴森現在近一半的收入都來自於中國。想必很多人都聽說了,現在戴森的總部也已經從英國搬到了新加坡。不過,新加坡建立汽車工廠的計劃多半是流產了。

雖然戴森有著足夠的技術積累,也有著充足的資金,但是其在造車這條路上還是沒能走到最後。儘管該公司聲稱自己已經造出了汽車,是因為在商業上行不通才選擇放棄,但公眾並未見過這款車的真面貌,這款車是否被造出來也不得而知。

未來仍將開發汽車技術,或成為固態電池供應商

金融時報曾經這樣評價戴森造車,「如果成功,就可以重新定義戴森品牌;如果失敗,會消耗大量資源,甚至有可能讓品牌隕落。」

在這場「豪賭」面前,戴森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雖然 20 億英鎊對於詹姆斯·戴森個人以及他一手創立的戴森帝國而言算不上什麼大數目,但要知道造車後期投入遠遠不止這個數目。

蔚來創始人李斌有句名言是這麼說的,200 億人民幣才剛剛是造車的入場券。那麼 20 億英鎊加上英國政府支援的 1600 萬英鎊折算下來,戴森依然還需要拿出更多的資本。

加之戴森堅持「操辦一切」,底盤研發、車輛設計、電池、電機都要自己來,所需的投入之大可想而知,尤其固態電池研發方面的花費,這本來是供應商的活兒。

鉅額投入的對面是遙遙無期的回報,和戴森的家用電器一樣,戴森汽車定位小眾,主打高階市場,並不親民的定價註定不會太過走量。高階車型加上固態電池加持,戴森的單車成本肯定也不會低。

在這個市場區間摸爬滾打多年的特斯拉也遲遲難以賺錢,近年依靠廉價的 Model 3 進行走量才讓賬面好看了些,「初出茅廬」的戴森怎麼實現盈利更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隨著新造車興起、傳統車企轉身,造電動車這個行當早已不是當年的那片藍海,目前新造車面臨的資本和產品窘境無疑是給戴森提了個醒。

如果詹姆斯·戴森在內部信中「已經成功開發出了原型車」這句話所言不虛的話,戴森或許找到了固態電池的「正確使用方法」,而固態電池恰恰是電動汽車發展的下一個藍海,現在包括主機廠在內已經有很多公司扎進了該領域的研究。

在造車上宣告「失敗」的戴森接下來可能成為一家優秀的固態電池供應商,那會是一門非常賺錢的生意。

家電公司造車夢碎,盲目造車並不可取

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新造車公司開始出現,國外知名的有特斯拉,國內也有蔚來、小鵬等車企,這些公司的創始人都不是從傳統的車企出走創業,而是從另外的行業殺入車圈。

毫無疑問,戴森也是這樣一家新造車公司,戴森一直以其家電產品而聞名,在造車方面毫無經驗,在2017年突然宣佈將要生產一輛不對準福斯市場的電動汽車,隨後該公司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是兩年後的今天也不得不宣佈退出。

這也給了一些想要切入汽車行業的公司一些啟示,畢竟造車可不是扯嘴皮子能輕易辦成的事,看賈躍亭那輛車至今都沒面世。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之江實驗室啟動新型架構晶片專案,欲突破馮諾依曼記憶體牆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