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稍微聊一下使用者,但更重要的後面的營銷閉環,二類電商是個快消行業,當然不做復購的電商其實都比較難以長久走下去。畢竟以成本去討論的話,開發新的客戶成本一般會比維護舊客戶的成本高。
當然,我相信大家非常有興趣去了解營銷閉環,營銷閉環最關鍵的就是了解使用者,迴歸到出發點,了解用你產品的使用者是營銷制勝的祕寶。而了解使用者又可以重新落實到投放前端。
今天跟大家聊2個小主題吧,希望可以讓大家能更了解這個領域,打造營銷的閉環成本是肯定較高的,無論前端還是後端都要有一定的執行能力。
01.如何去了解使用者?
02.了解使用者的營銷閉環到底是怎麼樣的?(特別適合復購產品)
01
如何了解使用者
小編先鄭重的說明一下,了解使用者的方法有非常多,每一個人都可以去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使用者。
大家知道嗎?
大型超市的其實是有很多規律的。舉個例子,大家知道收款臺一定要擺放排隊的線。因為超市不怕人多,就怕沒規律。
我們分析一下客戶的心裡,客戶開開心心地挑滿了一手推車過來結賬,發現!哇,人又多又亂,心裡會感到非常煩躁,注意,當人看到一些亂的東西,其實心裡是非常反感的~所以為什麼收錢的地方要弄整齊規劃的排隊線。
看似一種非常常見的超市規律,但其實每個細節都抓住了使用者的心理,抓住了人類的行為反應。這其實就是一種了解使用者。用心去感受使用者,在魔術師的世界了,眼睛往往看不到真相,用心靈才能感受到真諦。
那麼迴歸投放呢?
投放的標配是什麼?有規律的搭建計劃並按引擎的規律去調整計劃,僅僅而已。但是投放前如何了解使用者呢?大膽的編寫使用者看到廣告的場景。可以用5個為什麼去了解——多用為什麼同樣適合其他行業。
使用者為什麼會看到我投放的廣告?使用者看到我的廣告後為什麼不點選?使用者看到我的落地頁後為什麼立刻跳出去?使用者看完我的落地頁為什麼不下單?使用者下單後為什麼不簽收?
一切的流程按照邏輯去大膽猜測,然後用實際的數字邏輯(也就是資料)去驗證,持之以恆,我相信,我們會對人性的判斷越來越具有見解,我們對產品的營銷會越來越接觸本質。
02
如何打造營銷閉環?
隨著渠道的多樣化,投放開發客戶的成本越來越高,每個渠道都要花費高額資金去引入資金的渠道,而這些高額資金的來源大多來自於我們投入渠道的獲客成本,從questmobile中的年度報告,獲客成本每年都是水漲船高的,如果我們再不從後端維護客戶,下一年,我們的總體成本會越來越大,甚至造成的前端浪費會非常地多 目前的確是沒有一個高階的營銷閉環,但未來一定是資料的時代,而電話號碼就是一個非常值錢的資料。後端的營銷就是可以依靠你所掌握的電話號碼進行展開。而最有轉化效率的就是微信朋友圈,難聽點,叫微商。難聽歸難聽,但不是能否定它的效果價值。發朋友圈雖說會影響人們的朋友圈體驗度,但是分情況的。
我問過身邊做微商成功與不成功的關鍵點在於——有沒有對微信的人群進行標籤分類,雖說這個步驟非常的繁雜,但是效益卻不錯。發朋友圈一定要發給對的人,發一個朋友圈就相當於投放一次廣告,一定要投給對的人。不對的人儘量少發吧~不然你會被一些戾氣很重的人檢舉的。
最關鍵的要來了,我們不僅要人群標籤分類,還要與使用者交談,5個維度分析使用者:
地區性別年齡職業興趣這種抓取方式,目前真的比較繁瑣,不過我相信5G時代總會帶來很多驚喜。我甚至覺得python在5G時代會發出異樣的光芒。
更重要的是,這些維度所獲得的人群是完全可以用於投放去獲取新客戶的,這樣前端的獲取會變得非常的具有針對性。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形成一個圓環,金錢和時間成本固然是一筆不少的投資。
閉環,雖說麻煩,但是卻不復雜。
閉環的打造,雖說投資大,但是,這種模式才符合經濟的增長規律,掙又大又快的錢的時代貌似已經進入到降速期了,沒有穩固的基建難於建造上層的美觀建築。中國的發展,從一個儲蓄大國進入到消費大國,成就了很多人的富有,但消費的觀念會隨著時間重新發生變化。
以前的人,東西壞了,總想修;現在的人,東西壞了,就想換。這就是消費觀念的變化。這種觀念沒有錯與對,但是我們要瞻望未來的消費觀念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