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簡介
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是指從事區塊鏈架構設計、底層技術、系統應用、系統測試、系統部署、執行維護的工程技術人員。其主要職責體現在區塊鏈分析、研究分散式賬本、非對稱加密、共識機制、智慧合約等技術,設計區塊鏈平臺架構,編寫區塊鏈技術報告,處理區塊鏈系統應用過程中的部署、除錯、執行管理問題等方面。
【人物名片】
胡海亮,29歲,浙江米兔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團隊核心成員,深圳小魚區塊鏈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之一。2016年正式進入區塊鏈領域,此前從事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系統的APP及網站開發。從業以來,還擔任著國務院扶貧辦“精準扶貧食安工程”區塊鏈研發實驗小組副組長、工信部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監管沙盒商學院院長,為海內外許多企業擁抱區塊鏈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援,擁有較多的區塊鏈技術經驗和落地應用經驗。
“在臺州,區塊鏈工程技術是一座充滿爭議的‘山’。長久以來,人們提到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最先想到的就是‘炒幣’,這其實是一個認知誤區。幣不等於鏈,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只是區塊鏈技術的一次應用與嘗試。”胡海亮說。
作為一名區塊鏈從業者,讓胡海亮感到尷尬的是社會層面的“誤解”。“區塊鏈以數字貨幣的概念最先進入福斯視野,所以二者常常被看作一團。先入為主的認知導致我們被強行定義為‘前發幣後跑路’‘設騙局割韭菜’。但事實上,除了處理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能應用的領域還有很多,我們正在未知的路上砥礪前行。”
01
在民生、溯源、公益等領域大有作為
近日,胡海亮和他的團隊夥伴正忙著對浙江米兔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交付的福愛家社群服務系統進行收尾工作。經過1年多的研發、設計,這一工程的最新進展令他備感欣慰。
“目前,福愛家社群服務系統測試的差不多了,資金到位後即可直接上線。根據我們原先的計劃,這個專案今年會在椒江的1-2個小區落地。做好模板後,將面向台州乃至全國推廣。”胡海亮說。
胡海亮口中的福愛家社群服務系統是什麼?“這是區塊鏈技術在社群管理、居家養老等民生場景中的應用落地,將為小區裡的物業和業主提供交流的平臺。”胡海亮介紹,這一系統的實質是區塊鏈激勵機制發動小區業主做“志願者”。
業主在群裡釋出打掃衛生、幫忙看顧老人的任務,鄰居認領並完成任務後會獲得相應的電子積分。同時,志願者的公益時間也被輸入系統。賺取的積分可用於水電費抵扣,以及在需要他人幫助時用於報酬支付。而這些實際的應用價值,和區塊鏈的技術特性密不可分。“區塊鏈有鏈上資料不可篡改、交易全程可溯源等突出優勢,確保了記錄的真實性。”胡海亮說。
“以前靠信譽、靠百年老店、權威機構等建立的信任機制,現在可以從區塊鏈的角度輕鬆實現。”胡海亮表示,作為一項革新技術,區塊鏈工程技術能應用的領域非常寬泛,可以在物流、民生、貿易、溯源等領域大有作為。
02
拽著年輕人奔跑的新興技術
胡海亮告訴記者,目前,通過對區塊鏈技術的了解和挖掘,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內容被大體劃分為三部分。“其一是被福斯廣泛認知的金融領域,囊括了幣圈等場景的區塊鏈應用;其二是區塊鏈底層研究的架構設計,阿里、騰訊等商業巨頭均有介入;作為中小型企業,我們涉及的就是第三塊內容,即服務於傳統行業的區塊鏈應用。”
此前,基於區塊鏈技術,胡海亮還做過農產品、藝術品溯源等專案。“以藝術品溯源為例,在區塊鏈技術中整合了VR和物聯網技術。技術人員做好機構設計後,藝術品每一次交易和流轉的資料,都會被記錄在區塊鏈分散式資料庫中,不可被更改和刪除。參觀者可以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或者開啟手機NFC功能,檢視每件藝術品的資料。還可現場穿戴VR裝置,深入作品的創作過程,感知創作者的藝術理念。”胡海亮說,這種“區塊鏈+技術叢集”的解決方案,正是當下的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完善的方向。
胡海亮2014年大學畢業,曾從事移動網際網路系統的APP開發,也就是資訊科技行業中被福斯廣泛認知的程式設計師。2016年,感受到區塊鏈的發展前途,他開始認知區塊鏈。
“這是一個拽著年輕人自我充電、快速奔跑的職業。儘管近幾年‘區塊鏈’的話題熱度居高不下,但在2014年以前,幾乎沒有任何學校開設相關課程。當時,市面上的相關書籍大多是未經翻譯的外文書,需要付出許多時間和精力去‘啃’。”2016年至今,胡海亮獨立研究了大量的技術資料,他不斷地進行著技術知識的探索、學習。
03
技術人才供需矛盾仍較為突出
今年4月,區塊鏈被納入“新基建”範疇,成為了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按照智聯招聘此前釋出的《2019年中國區塊鏈人才供需與發展報告》,區塊鏈領域的平均薪資為16317元,是全國平均薪資的2倍。
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正成為科技界乃至社會層面高度關注的“明星”職業。然而,廣闊的應用前景下,區塊鏈工程技術人才的供需矛盾仍較為突出。
浙江米兔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傑更是直言:當前,在臺州市場上,幾乎沒有區塊鏈工程技術人才,僅有的區塊鏈涉獵者也只存在於炒幣範疇。
胡海亮的技術團隊將主陣地落在深圳,內部儲備了五六十名像他這樣的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他們經手過很多專案,年齡卻都在32歲以下。
從搭建區塊鏈應用、程式設計實現,到參與區塊鏈系統、產品的開發設計,胡海亮對整體的區塊鏈系統部署有著越來越豐富的經驗。去年開始,他先後到深圳紅嶺中學和深圳創業園演講,為更多企業和高校提供思路。
“在圈外人看來,我們的一天似乎和程式設計師沒有什麼差別,都是一整天坐在電腦前設計應用。其實,區別於網際網路行業使用的大資料庫,區塊鏈技術的資料架構不同。它採用的分步式資料對技能的要求會更高,需要我們不斷完善、連結其他智慧硬體。專案落地應用後,仍然需要不斷更新。”胡海亮說,近兩年,隨著5G時代的到來,區塊鏈技術還會在更多行業、領域發揮作用。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用區塊鏈工程技術解決實際問題,這也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人才支撐。
為此,他也對準備入行的新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要保有對資訊科技職業的興趣;其次要有謙遜之心、進取之心,願意付出努力,沉下心來做技術。
“截至目前,包括清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和西南財經大學等在內,已經有10多所高校先後開設了區塊鏈相關專業或課程。當前的區塊鏈技術應用,一如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的網際網路應用階段,相信隨著人才隊伍的不斷充實,以及相關政策的持續扶持,會迎來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胡海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