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根據統計,在2018年,拼多多年度活躍使用者數超過4億,已經成功成為中國的第二大電商公司。

幾億使用者一邊嘴上看不上拼多多,一邊用手指實踐者著“真香定律”。各種拼單砍價的訊息,充斥我們的各種社交平臺。

當拼多多現象被總結為:消費群體離不開對低價依賴的時候。有人站出來大聲反駁:

購買拼多多的都是4-5線城市低收入的青年。

隨後的統計資料,證明了一二線城市的拼多多消費佔比達到了48%,這一下打了很多人的臉。

拼多多的強勢崛起,難道真的是消費降級開始了,消費者口袋裡的錢真的越來越少了嗎?

與拼多多使用者數突破4億形成對比的是:BBA車系2018年,在華銷售量環比增長全部超過10%。

在國內車企銷量不斷下滑的同時,德系豪華車的代表:賓士、BMW、奧迪,銷量卻逆時上漲。從這裡的資料來看,有更多的消費者口袋裡的錢似乎越來越多了。

有時候走在一二線城市的大街上,滿眼的德系豪車,讓人恍惚感覺是不是到了德國。

一邊是各種低價產品受到追捧,一邊是豪車銷量不斷上漲。但是不斷倒閉的餐廳,關門的實體店。還有曾經哄搶的中端消費品牌:百麗,達芙妮等,都已經從市場上消失不見。這一切似乎在說明:

消費既不是降級了,也不是升級了,而兩極化更加嚴重了。

消費能力出現兩極化的原因

1、社會分工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造成收入分配兩極化

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資訊更加透明,大多數技術生產資料已經不再是祕密。一般常規產品的生產技術已經不具備門檻,市場競爭激烈,飽和度高。

不論是開公司還是工作,你在行業的專業程度都跟你的收入成正比相關,專業度低是很難獲得高回報。

舉兩個例子:

1)目前越來越多的公司白領和大學畢業生,慢慢開始做起外賣和網約車。因為相較公司的普通文職,外賣和網約車這種單純出賣體力勞動的工作,能夠獲得更多的收入。

2)在華為、阿里巴巴這種需要更加專業技能和知識的公司,待遇卻越來越好。華為年薪超過一百萬的員工已經超過了一萬人,而華為校招的門檻已經提升到985碩士的水平,這說明知識變現的要求越來越高。

2、房價的不斷升高,造成工薪階層消費能力降低

隨著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不斷上漲,讓當前年輕人揹負了很大的買房壓力。在結婚就必須買房的價值觀下,擁有一套自己的產權,成為了剛需。

作為中端消費的主力人群不得不做出消費妥協,將更多的收入用來買房和還房貸。

年輕消費者得需求也由“有一定品質的生活”下降到“只要能用就行”。這種社會趨勢,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3、養老壓力增大

由於現在多為獨生子女,每個80後90後的年輕家庭,都得承受四個老人的養老壓力。

對於這種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讓更多的年輕家庭不敢消費。多餘的收入會更多的作為儲蓄,用以抵禦未來的養老風險。

創業者如何適應形勢

1、優化管理,控制好企業成本,提供價效比更高的產品

創業者在這樣兩極化的消費形式下,提供更具價效比的產品,是邁不過去的一個坎。

正常情況下,產品的價格隨著市場的波動而進行調整。產品的定價權在於市場,作為中小企業的創業者,沒有辦法對價格進行控制。但是在成本控制上,還有更多的優化空間,公司的運營生產,需要做到更加精細化。

70-80年代“日本製造”的奇蹟,很大程度上就是源於成本控制早就的巨大優勢,在歐美市場上,價格只有同類產品的一半價格,甚至更低。

而國內企業,對於成本的控制還沒有得到重視。麥肯錫曾評價中國的的企業:

成本優勢的巨人,成本管理的侏儒。

2、提升專業度,服務高階消費

讓公司在核心的競爭力上不斷提高,成為垂直行業的一個標杆。避開競爭激烈的低門檻產品圈,做出可以被高階消費群體認可的產品。

大疆公司早期,就專注於直升機航模的控制系統研發,為國外企業生產高階直升機航模用於科技展示。

大疆通過銷售具有自主懸停功能的產品,一臺航模的銷售價格可以達到數十萬人民幣。

服務高階消費,可以讓附加值更大,利潤回報也更優渥。能夠避免在中低端市場的“紅海競爭”。

3、依附獨角獸企業,樹大好乘涼

創業者可以更多的依靠強大的企業和平臺,來獲取更多的流量和資源。獨角獸企業擁有一定的行業壟斷,創業不一定非得自己創造平臺。

當很多企業熱衷開發自家電子商城的時候,“三隻松鼠”卻緊緊依靠著淘寶平臺,經過7年在淘寶的深耕細作,終於在今年成功上市,公司市值也達到了290億。

跟隨著大平臺一起發展,依靠大企業為自己賦能,可以將企業成本最小化。

學會預判趨勢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對於市場趨勢的判斷,雷軍在9年前創辦小米的時候,就意識到了未來低消費的環境下,價效比的重要性。小米手機從出生就強調自己的“5%毛利”。

偉大的企業之所以偉大,源自於對於趨勢的準確預判。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現在買手機你們還會選 128G 儲存容量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