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遠川研究所
蘋果在今晨舉行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塑造了這樣一種可能:一家公司同時把軟硬體上下游鏈條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上。
釋出會是在對種族主義和新冠疫情的思考與應對措施中開始的。在持續時間近 1 小時 40 分鐘的主旨演講中,最大兩個亮點無疑是蘋果帶來了互動和視覺體驗更趨同一的 iOS14、iPad OS 14、macOS Big Sur,以及正式宣佈將在年內釋出首款搭載基於 ARM 架構的自研 Mac 晶片。
告別英特爾、擁抱 ARM 整個過程預計要兩年時間。在這期間,蘋果將並行銷售和維護兩個版本的 Mac 電腦。相信過渡不會遇到很大麻煩,許多應用程式只需要重新編譯就可以繼續用了。
未來,蘋果大概可以像 iOS 一樣,通過深入整合作業系統和晶片本身的設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效能,併為市場帶來新的特性和功能。
在雲端資料資料同步,自研晶片實現硬體整合之後,蘋果按下軟硬體大一統計劃的最後一塊拼圖。
Part.1 雲上漫步蘋果最開始是走雲上路線,先把使用者的資料和使用行為統一起來。
在沒有云的時代,資料遷移資料線,笨拙的將電腦、手機、管理軟體連線起來。如果要描述這個場景,那就是:
手機、平板、電腦、像不同的大陸,山高水長,互不交往。如果要裝置互動,宛如唐僧取經,路途漫漫。
而到了雲時代,線上服務就像航線一樣,把這些原本孤立裝置的連線起來。
2011 年,蘋果開始推出第一條航線 iCloud。起初它客流量十分有限,不過是可以同步郵件、日曆、聯絡人、照片、視訊以及其他檔案。
之後這條航班的客流量開始不斷加大,頻率也越來越快:
·2013年的 iCloud 釋出鑰匙串功能,電腦上存上的賬戶密碼,將自動同步到手機上,不必再重複登入賬戶;
·2014年, Mac 上提醒 iPhone 上的新來電,並用 Mac 撥打電話。在 Mac 上提醒和回覆 iPhone 上的運營商簡訊;
·2015年,釋出跨裝置剪貼簿,手機上覆制,Mac 上貼上;
·2017年, iPhone 拍的照片可以直接出現在Mac上。
可以說在iCloud解決了大的檔案傳輸問題後,蘋果耐心的以日拱一卒的方式,在不斷打磨,也年復一年的暗示使用者,裝置不是一個本地儲存的產品,你可以通過iCloud 在任何裝置上訪問自己想要的檔案,裝置只是決定你處理檔案的方式和場合而已。
除了作為主航線的雲,蘋果也開了不少支線。
比如 2013 年釋出的AirDrop,實現蘋果不同平臺裝置間的檔案互傳;2019 年的隨航(Sidecar)則可以把 iPad 變成Mac 的第二塊螢幕。
這些軟體功能和iCloud 一起搭建起了蘋果生態帝國的第一根支柱。
但是,軟體和雲,終究是一個通用的解決方案,安卓也可以使用雲方案,也可以整出不少同步軟體,投屏軟體,真正要麼做的無縫的整合,蘋果準備起了第二根支柱:自研晶片。
Part.2 芯隨我動雲服務終究是一種外部協同,而且都受制於網路品質好壞。如果要在把幾塊大陸連線起來,光靠空中的航線還是不行的,依然需要地上的基建。
蘋果為協調而生的晶片,就是這三個裝置大陸上的高鐵,一開始就為特定的功能而建設,最終實現的效果,也如同高鐵一般:既穩,又快。
這幾點在蘋果的可穿戴裝置上就體現的淋漓精緻:
蘋果 AirPods 的 W1 晶片支援多種無線協議,可以減小音訊傳輸受到的影響,和蘋果本身的A系列晶片的硬體層面配對,讓無線耳機第一次實現和手機的無縫連線。
而蘋果後續為 AirPods Pro 推出的 H1 晶片,則更是到了黑科技的地步,其處理速度跟 iPhone 4 上面的 A4 晶片相當。一隻耳機抵得上一部手機的處理能力,潛力大大強於前輩。
而在今晨的釋出會上,蘋果還給 AirPods Pro 帶去跟“協同”有關的新功能:當任何一個蘋果裝置發出聲音時,AirPods 耳機總是能迅配對過去。這種毫秒級速度的切換,顯然不是靠 Wi-Fi 連線和第三方晶片能跟上的。
作為蘋果家族穿戴裝置長子的 Apple Watch,自然也不能落後太多。在第二代產品上,自研的 S2 晶片就增加了電腦喚起功能,戴著手錶就可以自動解鎖。
去年,iPhone 11 的利用U1 晶片實現了家族裝置間的直接定位以及指向性的 AirDrop。
不過這些相對邊緣的自研晶片,暫時實現的是蘋果外圍裝置的整合。距離整合蘋果所有裝置,實現一種生態的大業,依舊有距離。
iPad、iPhone、MacBook 這三大核心工具,依舊被分割在 X86 和 ARM 兩套處理器體系裡。在過往的日子裡,因為X86功能強勁,生態完善,蘋果就忍了,但現在英特爾牙膏一擠就是四五年,蘋果終於果斷邁出了整合各個大陸最重要的一步:
Mac 上 ARM 晶片!
Part.3 最後拼圖根據蘋果的計劃,首款搭載自研 ARM 晶片的 Mac 年內就將亮相,結束與英特爾長達十五年的合作。這款晶片目前還沒有具體名字,暫時叫“蘋果矽(Apple silicon)”。
庫克說“整合硬體和軟體是我們所做的一切的基礎”,而蘋果矽將是蘋果“硬體的核心”。
蘋果和 ARM 的淵源可以追溯至喬布斯在 1993 年帶給世界的個人掌上助理 Newton,那是蘋果第一次在自家產品裡 ARM 晶片。再後來,ARM 晶片不斷跑進 iPod、iPhone、iPad、Apple TV、Apple Watch 體內。
Mac 之前則經歷過兩次重大換芯。先是 1994 年從摩托羅拉的 68000 處理器換成了 IBM 的 PowerPC 處理器,然後再在 2005 年宣佈將換用英特爾 X86 處理器。由於預留了足夠的相容空間和時間,兩次切換都非常順利。
相信這次也不會例外。
圖注:2005 年,時任英特爾CEO Paul Otellini 將一枚英特爾生產的晶圓交給喬布斯,宣告兩家公司合作的開始。
綜合多家媒體的報道,蘋果早在 2018 年就開始謀劃換用自研 ARM 晶片,期間已經成功的用 iPad Pro 上面那枚基於 ARM 架構的 A12 處理器執行macOS。
而且這次在宣佈啟用新晶片計劃的同時,蘋果還表示微軟和 Adobe 正在為新的 Mac 處理器解決軟體相容性的問題。作為 macOS 平臺最佳生產力服務商的微軟,已經成功的把 Word 和 Excel 跑在了新的Mac 處理器上,PowerPoint 甚至使用了蘋果的Metal 技術進行渲染。
有人質疑 iPhone A 系列晶片的單核效能強但多核效能大概率還是被 X86 處理器吊打,為什麼蘋果還要自找麻煩進行看起來代價巨大的晶片轉換。
那麼簡單來講,用 ARM 晶片效能會比預期提升的多,而成本又會比預期的小。更何況,換芯還有軟硬體大一統這盤大棋等著下。
先看效能。蘋果 a12x 晶片的效能已經接近第八代英特爾 i5 的水平,新的處理器只快不慢。而且把處理器單核、多核處理速度理解為“效能”就跟談車只看百公里加速一樣的片面。
用 ARM 處理器最常見的優點是功耗低。彭博社報道說,蘋果內部的測試結果顯示,ARM 版 Mac 在圖形效能和人工智慧應用方面比英特爾厲害的多,而且顯而易見的更加省電。
圖注:蘋果 A13 晶片新能測試吊打其他移動晶片,接近桌面高階晶片。
再看成本和利潤控制。成本方面,過去一年,蘋果賣了2.6 億部 iPhone。每部 iPhone 的處理器都跟未來 Mac 處理器同宗同源。
所以 Mac 新處理器的研發成本不是攤薄在每年一千多萬臺的電腦銷量上,而是攤薄到超過 2 億部 iPhone、近 5000 萬臺 iPad、超過3000 萬支 Apple Watch 上。
控制晶片行業利潤曲線最好的方式就是制定路線圖,自己決定按什麼順序和進度增加功能、迭代工藝、選擇代工廠、安排產能(這也是控制產品研發節奏所必須的)。
再看看英特爾,2015 年就開始投建 14 奈米處理器。然後 2018 年遇到產能瓶頸不得不找三星幫忙。至於工藝迭代,一直到今年英特爾才開始生產 10 奈米處理器。而對岸的臺積電已經今年開始生產 5 奈米處理器。
最後,這是事關蘋果軟硬體生態鏈大一統的大事。
蘋果 A 系列處理器除了喜聞樂見的跑分吊打同行外,蘋果還為視訊解碼、播客音訊解碼和加密等任務定製了核心。
未來,基於同一個處理器架構的 iPhone、iPad、Mac 將有更一致的系統級應用體驗,這是蘋果進一步整合其硬體和軟體的開始 —— 從整合 iOS 和 macOS 開始。
對開發者來說,配合著蘋果的節奏遠比當年從 PowerPC 換到 X86 容易的多。因為 iOS 從一開始就是基於 ARM 指令集構建的,開發者將更容易開發 mac 程式。現有的 mac 程式如果不是大型遊戲或者像 Premier 那樣有複雜功能的,應該只需要重新編譯就可以跑在 mac 上。
事實上,蘋果去年有了類似 macOS 和 iOS、iPad OS 程式互跑的計劃,內部代號“杏仁糖 Marzipan”。
Part.4 尾聲對於蘋果帝國來說,隨著產品線日益拉長,維護統一的體驗,是保障自己帝國的重要節點。
喬布斯曾經強調,要在一張桌子下放下所有的產品。但是如果所有的產品體驗都是統一的,銜接的,產品的數量限制也未必不能打破。
畢竟對於使用者來說,最後就變成了在不同的場景,使用一樣的蘋果服務而已。但在蘋果的這個計劃裡,這卻是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雲服務為代表的軟體整合是第一步自研晶片為代表的硬體整合是第二步電腦和手機的處理器架構統一,則是第三步。走完第三步,蘋果就建成了歷史上第一個產品眾多,但卻“書同文,車同軌“ 的科技帝國。
這種統一的形態,意味著空前高的把控力,也將給我們提出歷史性的問題:
一個高度統一,集中的科技帝國,將走到如何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