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近兩年,伴隨流量紅利消失和供給過剩,從粗放擴張走向精細化運營,已成為諸多消費零售企業的共識。其中,數字化、智慧化作為業務的重要引擎,也在被越來越多地提及。

但在落地時,大多數消費零售企業還是一籌莫展,他們普遍存在以下疑慮:

如何判定資料對企業的具體價值,什麼時候落地系統最合適?在不同階段怎麼做升級迭代?未來通過資料化、智慧化,可以做成什麼樣的公司?

2016年創立觀遠資料,深耕零售和消費領域,圍繞資料分析決策,服務超過一百家頭部消費零售公司,包括聯合利華、沃爾瑪等五百強企業。而在最近,「觀遠資料」也獲得了襄禾資本、紅杉資本等機構的上億元B輪融資。

“過去大家關注的都是流量問題:怎麼做電商的投放、流量增長,但零售最終比的就是精耕細作,這才是未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蘇春園看來,未來好的零售企業,一定也是科技企業。

“你不能指望它馬上就能產出多麼大的結果。但只要你願意持續地投入,每天都在基於新的資料不斷迭代,在你更新365天之後,一定能甩別人十條街。”

口述 | 蘇春園

整理 | 曹 瑞

1、資料發生重要價值,需要時間的積累

最近幾年,我們看到一個大趨勢,就是現在已經不是流量的時代了,而是效率的時代。如何持續地創新,更敏捷地反應,更精準地選品……這些問題都建立在效率基礎之上。

對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從2C到2B的過程,過去大家關注的都是流量增長問題,比如怎麼做電商投放、流量運營等等,但現在比的是精耕細作,比的是效率。

無論是大資料,還是人工智慧,其實解決的都是效率問題,這才是未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相比於國內,美國企業在這方面發展得很好。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的基礎非常紮實。像星巴克這些五百強企業,它們的資料化工作堅持了很多年,到今天已經形成非常規範的資料口徑和很好的資料品質。這其實非常難得,需要很長時間積累。

國內零售企業很典型的一類問題是什麼呢?大家都說要擁抱大資料,擁抱人工智慧,但很少能堅持下來。

因為大資料未必能一下子產生多麼巨集大的價值,它需要持續積累。有一些客戶,上來就想做預測和指導,但其實沒有歷史上的促銷、門店、貨架等資料,很難一下子做出多麼大的優化。

所以資料化這個東西,越早啟動越好。把該沉澱的資料沉澱下來,該規範的管理規範起來,包括資料的品質,也要一步一步優化。就像蓋樓一樣,你不可能不要第一層第二層,直接就蓋到第五層。

而且技術沒什麼捷徑,美國的整個資訊化,也是過去30年循序漸進發展起來的。國內是最近10年才開始,還有很多不規範的地方,比如會員到底是不是本人消費的,二維碼掃得合不合規等等。因為資料是有口徑的,不是採集上來就行,還涉及到各個環節資料的規範統一。

2、中國零售的創新、迭代,將催生DT時代SAP的機會

雖然國內的基礎比較弱,但基本也以三到五倍的速度在趕超,尤其是在新技術的擁抱和處理上。

我發現我們的一些五百強客戶,像沃爾瑪、百威、聯合利華等等,他們在全球範圍內,只有跟中國才有這麼前沿的合作,包括他們很多全球的高管都來參觀。

中國在全球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在消費零售領域的各種創新玩法。各種線上線下的融合、體驗的迭代,還有各式各樣的線下門店,像社群生鮮,在美國根本就沒有這種概念。

這跟中國的商業環境有關,移動網際網路加上新生代的消費主力軍,創造了一個複雜又非常有活力的市場。在C端的倒逼下,你必須源源不斷地創新,在國內如果你不按照最高的要求去做,肯定活不下去。

在這種市場環境的教育下,創新已經成為主流的群體,尤其是消費零售行業,這幾年講的新零售、社交電商、小程式,如果你沒有做過這些創新,企業可能都不在了。

這樣的壓力,推著國內的零售和品牌力量變得越來越強,迭代越來越快。它們需要最新的技術,技術也永遠是跟著商業去服務,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個巨大的機會。

回到一個例子,就在二三十年前,製造業蓬勃發展的時候,SAP誕生在哪?德國。全球最牛逼的製造大國。SAP把德國最先進的的產品和理念提煉出來,輸出到全球,再牛的企業也得用,而中國現在也有類似的機會。

像SAP、IBM做的都是千億美金的市場,但為什麼中國企業服務領域還沒有出現同等實力的公司呢?因為中國本質上已經不是IT的時代了,而是DT時代(Data Technology),企業需要的是DT時代的SAP、IBM。

1、通過資料,尋找100倍迭代改進的機會

如果說IT是幫企業上資料,那DT本質上就是幫企業去用資料,挖掘資料價值。在這個大趨勢下,觀遠資料的核心定位就是做一個數據分析平臺,通過分析業務資料,讓企業更好地發現問題,給出決策建議。

它是一個決策大腦的問題,是企業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也是我們所有商業合作的大門。

因為企業每天都要做幾百上千個決策,補貨是不是要調整,現在表現是不是異常等等,都不好判斷。原來怎麼解決的呢?可能是一週開一次會,去分析哪些商品賣得好,貨架怎麼去調整,怎麼做促銷。但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人流量沒問題,貨架也OK,但銷量為什麼不好,你找不到原因。

如果我們能通過規則、演算法,讓這件事情自動化,每半個小時就讓演算法過一次,每天按8個小時算,一週就多了一百多次發現問題的機會。

從每週一次變成每週一百次,這100倍發現問題的機會,就等於有了100倍迭代改進的機會,最後就是100倍的增長機會。一年之後,你跟隔壁店的競爭力就完全不一樣。

所以我們從第一天開始就很明確,要做的是分析平臺,要讓不同的客戶都能在這個平臺上解決共性問題。而非做專案,最後沒法規模化,還要拖累客戶,因為每個客戶都要開發不同程式碼,很多很好的行業實踐就沒法共享。

這樣的話,就要求產品本身要高度抽象,一些獨特的需求再通過配置來解決。它不是定製,是配置。這種抽象化的產品能力也是我們的核心能力,它的要求其實很綜合:

一是對資料分析的理解,企業到底應該怎麼分析資料,用哪些模型演算法;

二是對業務的理解,因為所有的分析都是輔助完成業務的,不同的業務需要什麼樣的決策方式;

三是產品技術能力,用什麼樣的技術來解決對應的問題,怎麼處理海量的資料、拓展等等。

當然,還需要你正兒八經地去服務一百個大客戶,只有踩過足夠的坑,交過足夠的學費,才能知道企業在不同階段,不同的資料來源情況下,怎麼抽象出產品。說白了也沒什麼捷徑,坐在辦公室,找幾個技術,肯定解決不了企業的問題。

2、只有資料才能解決的零售問題

落到資料分析在消費零售企業的具體實踐,我們關注三個問題:

第一是精細。消費零售這個行業,說破天就是看誰更精細。什麼是真正的顆粒度革命?從單店、單品,到單客、單時(每個小時的資料),沒有這樣的顆粒度,企業很難做好。

甚至我們還有個概念叫「單度」,比如到了八月份,氣溫每上升一度,對你每個商品的銷售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這種細微的變化和規律,沒有算力,光靠人工,是把握不了的。除非遇到一個超級店長,但你一千個店裡能有幾個超級店長?這是很客觀的問題。

當然,前提是你到了一定的體量,如果只是一個夫妻老婆店,那肯定不是我們的目標使用者。本質上,我們解決的還是規模化的管理效率問題,而不是幫大家去開一個小店。

第三叫智慧決策。你能基於預測,給出行動建議。比如我未來四小時怎麼供貨?它可能跟天氣、時期、門店的畫像、庫存和供應鏈情況都有關係,其中核心就是要養資料,把分析指標體系構建出來。

只有在你積累了半年一年,資料品質越來越高,口徑越來越規範的時候,才能做到真正的預測。所以我們走到這一步的合作伙伴還很少,基本只有五百強企業才有這個基礎。

這也涉及到零售企業跟技術公司協作的問題,我認為最合適的一定是戰略合作伙伴關係,而不是簡單的甲乙方。因為數字化這個事情,不光是一個工具或者產品就能改變,企業更需要的你告訴他行業有哪些最佳實踐,給他們做一些輕度諮詢,然後再接入服務。

當然,我也接觸過一些想自己做資料分析系統的企業,最後都會發現跟想象的不一樣,一是慢,二是因為自己做,就意味著缺乏行業視角的指導。

還有一點,零售企業要招高水平的技術團隊,最後其實留不住。因為基因不一樣,真正想做技術的人,最希望的都是源源不斷地接觸新技術,一個便利店你說我要天天嘗試新技術也不可能。

所以我的建議是很明確的,最後一定是專業分工,要跟外部合作。當然,同時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技術團隊,他未必要直接下手,但因為熟悉業務,在出問題的時候,大概能知道是什麼問題,就夠了。

1、看三年做三個月,針對零售場景的五步法(5A)路徑

對於零售企業的數字化,我們提出一個方法論叫「看三年做三個月」。什麼意思呢?我們根據很多領先企業的做法,幫他去推演未來三年,構建資料化能夠在哪些場景,以什麼樣的形態產生多大的價值。然後再根據你資料的基礎,去規劃眼下三個月應該怎麼去構建。

具體就是圍繞一個企業的生命週期來展開,我們稱之為從BI到AI的「5A五步法路徑」:

第一步是敏捷化(Agile)。企業不管是新業務還是傳統業務,都需要不斷去發現問題,然後迭代優化。比如你哪個產品進了微商的群,或者線上下做了一個掃碼購,第一步就是要分析它的效果。

「敏捷化」的意思就是,從經營分析這個核心場景去切入,監測你在不同渠道和不同場景的表現,能夠快速地把你基礎的資料分析體系給建立起來。

第二步叫場景化(Accurate)。就是人貨場、進銷存的全面覆蓋,通過產品復購資料,不斷地分析你的同款比、七天流水、復購等等,再借鑑行業最佳實踐,幫你搞清楚這個單店到底該怎麼做。

比如你有一千家店,在場景化之後,我能告訴你每個店應該怎麼監控,缺貨指標有哪些,缺貨時具體應該怎麼分析決策等等。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在連鎖業態真正落地的時候,你是不知道什麼時候缺不缺貨的,它有很多關聯的要素和指標,可以被不斷梳理出來。

第三步叫自動化(Automated)。當你基礎的資料分析體系構建好了,整個全場景的監測和分析指標也梳理出來之後,怎麼做到每隔半個小時就自動處理和監測,怎麼讓它自動去完成資料分析。

第四步叫增強化(Augmengted)。就是AI增強分析,基於不同的SKU,不同的庫存和物流時間,不同的客流等等,找到裡面千絲萬縷的聯絡和規律,然後給出預測。

第五步行動化(Actionable)。就是基於預測,給出決策建議,比如我應該怎麼補貨、怎麼調整品類、貨架等等。

這是我們獨創的針對零售場景的智慧資料分析路徑。你未必要嚴格按照這個來,因為不同的企業,數字化基礎不一樣。如果你的基礎比較好,我們也推薦你直接進入後面的步驟。

但國內的企業一般都處在前三步的階段,跟我們走到第四第五步的基本都是五百強。

2、數字化的「大腦」和「五官」,做深決策分析

數字化的工作大家可能都在做,但差異很大。我們最初做觀遠資料,也是看到很多大公司,包括外企,還在用Excel報表的形式在處理資料。這種方式只做到了資料最基礎的一層,你能看到資料,但沒有分析,沒有決策,也不智慧。

這些需求其實一直都有,但為什麼原來沒有做到?核心就是2016年開始的三波技術浪潮:算力、演算法、資料。只有這幾個結合起來,才能解決前面提到的問題。

比如一線門店的訂單,你怎麼實時監測,快速處理?你怎麼去分析海量資料形成的千萬種組合,對銷售產生的影響?

這就是我們做分析決策,和很多其他做資料分析公司最本質的區別。我們碰到很多專門做門店資料採集,專門做供應鏈優化,以及專門做使用者行為的等等,但我們的定位是資料分析平臺,解決的是決策問題。

任何一個重要的決策,都要融合企業的各個環節來看,不管門店資料,還是供應鏈,都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如果你只有門店資料,比如你知道張三來了,但如果沒有其他資料,沒有分析,你也不能怎麼樣?

可是針對歷史資料,你知道他不同的時間點喜歡幹什麼,再結合庫存、貨架的情況,以及是不是處於促銷的狀態等等,就能做出分析預測,而不是推薦你本來就缺的產品。

當然,不管是從什麼角度做資料分析,大家都是有價值,並且是互補的。比如你在門店裝了一個「眼睛」,可以實時監測動態,但同時你要跟其他資料結合分析,才能知道,貨架到底要怎麼擺放,動態地監控怎麼轉化成和銷量的關係?

他們相當於是支援我們的一個個五官,我們更像是最終匯聚資料做決策的大腦,這是我們的核心能力。

未來我們也會聚焦這一塊,把各種分析決策做深入,怎麼把預測做得更精準,而不是胡亂延伸。因為每個企業都要面臨會員的流失,商品的補貨,門店的動銷等等問題,這些場景都需要預測,所以做好預測還是非常有價值的。

3、未來好的零售企業,一定也是科技企業

從2017年服務第一個使用者到現在兩年多,我們每年大概都有5倍以上的增長,到現在已經服務一百多家消費零售的新經濟企業。

當然,我們也不著急,因為未來每一個牛逼的零售企業,一定也是科技的企業,否則一定跑不出來。現在對於領先的企業來說,資料分析可能是一個差異化的競爭手段,但未來肯定會成為企業的標配,是你必須要具備的能力。

所以我經常說要有信仰,你不能指望它馬上就能產出多麼大的結果,覺得自己馬上就可以取代誰。但它有一個複利效應,如果你持續地投入,每天都在基於新的資料不斷迭代,更新365天之後,一定甩別人十條街。

現在很多零售企業,會花很多時間做前端做增長,比如網紅店,通過各種營銷活動、創意玩法,很受關注,但大部分其實缺一個底層的東西,去支撐它持續地做下去。

當然,對於前端的創意,我們肯定要尊重,特別是要利用每個企業家獨有的審美,形成他的判斷,這個沒毛病。但與此同時,你一定也有科技的一面。

科技本質上是解放創業者的腦力,把每天大量的分析和決策通過演算法來實現,把你在前端創意的優勢放大。因為真正有智慧做決策的人一定不到百分之一,如果能通過技術去完成這一步,其實大大地減輕了創業者的負擔。

所以同樣的企業,通過把演算法算力的作用發揮出來,每天去迭代,就能比過去多發現十倍百倍的增長機會。這就是智慧時代跟工業時代、IT時代最大的區別。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賈躍亭破產一身輕?這事沒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