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今天談下對華為最近推出的全屋智慧解決方案的一些思考,實際上對於物聯網和智慧家庭,我在前面專門寫過一篇文章進行說明,可以先參考:

在這篇文章裡面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智慧家庭的建設,不是簡單的物聯網雲平臺,技術平臺建設,而是圍繞家庭,小區,社群;圍繞家庭,內容,服務的生態系統建設。類似華為,海爾,美的,小米都在做自己的智慧家庭解決方案,但是真正構建了一個完整生態的並不多。

華為全屋智慧解決方案概述

在講述我的一些思考前,還是先摘錄下網上對華為全屋智慧的一些介紹。

所謂的全屋智慧是對華為1+8+N全場景智慧生活體系中智慧家居部分的單獨定義,並命名為1+2+N。其中1指的是全屋AI,2指的是全屋互聯中的PLC+WiFi 6+,N則包括照明智控、安全防護、環境智控、水智控、影音娛樂系統、睡眠輔助系統等。

1-華為全屋智慧主機

搭載 HarmonyOS,集學習、計算、決策於一體的家庭智慧大腦。主機 AI 引擎多條件預判,真正實現主動智慧。

2-全屋 PLC 控制匯流排+全屋 WiFi 6+

家庭物聯網主要連線技術工業級 PLC 晶片首次用於家庭物聯網,PLC控制匯流排相較於ZigBee、藍芽、KNX等,綜合了它們的優點,也就是易部署、超遠傳輸(2000米)、多連線、穩定可靠。施工僅需1位電工兩天時間,240平米佈線1800米,元件包含了11類感測器、32類控制面板、8類驅動等。

而對於WiFi6+則是領先的家庭寬頻解決方案,子母路由支援 1 駝 5,實現全屋無死角覆蓋。華為鴻蒙 Mesh+ 支援高速組網,全屋無縫漫遊。PoE 供電,子路由即插即用,簡潔美觀。

N-豐富可拓展的鴻蒙生態

N個系統目前包含照明智控、環境智控、水智控、安全防護、影音娛樂、智慧家電、睡眠輔助、遮陽智控 8 大系統,鴻蒙生態將持續擴充套件和豐富 N 個系統。

華為全屋智慧系統以華為全屋智慧主機為中央控制系統,具備穩定可靠的 PLC 全屋網路,高速全覆蓋地覆蓋全屋 WiFi,支援豐富的可拓展的鴻蒙生態2配套,對全屋環境、使用者行為及系統裝置等進行分散式資訊管理和智慧決策,給使用者帶來沉浸式、個性化、可成長的全場景智慧體驗。

在前幾天公佈的方案價格來看,3房2廳(約100平米)和5房2廳(約200平米)兩款先發套餐,價格分別是99999元和149999元。華為全屋智慧方案預計今年6月開售,到8月底將在全國50個城市的50個全屋智慧體驗店覆蓋。

思考1-發力邊緣計算和雲邊融合

實際上對於華為智慧家居解決方案已經推出多年,在早期本身還有HUAWEI HiLink和華為OpenLife智慧家庭兩個偏獨立的產品線各自都在做。最近幾年來看,華為OpenLife產品線逐漸整合和取消,剩餘的重點則是HiLink智慧家庭解決方案。

2021年4月8日,華為餘承東表示,華為HiLink即將升級為鴻蒙智聯。也就是可以將Hilink理解為最新的華為智慧家居的前身。

HUAWEI HiLink,是華為開發的智慧家居開放互聯平臺,目的解決各智慧終端之間互聯互動問題。平臺功能主要包含智慧連線、智慧聯動兩部分。

當前智慧家居領域,各品牌廠家之間,就像各省的方言一樣,不能互聯互動,從而形成一個個孤島,這和給消費者提供更美好生活本質背離。HUAWEI HiLink智慧家居開放互聯平臺,就是為了讓接入該平臺的各智慧終端之間“講普通話”, 從而可以聯動併為消費者提供全新的生活體驗。

對於早期的Hilink更多的是智慧家庭整體解決方案裡面的在家庭側的一個智慧家庭閘道器裝置,這個閘道器來解決家庭側硬體之間的連線問題,解決路由和裝置之間的近場協同問題。但是閘道器本身並不具備太多的計算和儲存能力。

在我最早談智慧家庭中心的文章時候談到了智慧家庭中心本身應該具備四個方面的能力,具體如下:

1. 提供家庭側本地閘道器基礎能力

本地車閘道器有哪些基礎能力呢?這些能力包括了各種裝置和協議的接入和轉換,近場的裝置控制能力,包括在斷網情況下該能力仍然有效。輕量的服務編排組合能力。和雲端的管控中心的對接,實現控制指令的下行,同時也實現本次側狀態資訊採集和上行能力。這些都應該是基礎閘道器應該提供的功能。即透過本地閘道器還完成了家庭側的近端智慧組網過程,這也是後續邊緣計算的基礎。

同時在本地已有類似智慧路由,連線閘道器等多種裝置的情況下,本地家庭中心進一步對各種異構的路由和閘道器裝置能力進行聚合。這有點類似我們ESB匯流排裡面經常談到兩級匯流排整合模式。

2. 本地的資料儲存能力

家庭資料中心應該具備本地的資料儲存能力,類似我們經常說到的邊緣計算,即能夠實時採集本地各種裝置的資料資訊,包括音訊和影片等流媒體資訊進行本地儲存。這種大資料量有些並不需要全部上傳到雲端,同時有些資訊本身使用者也不希望上傳到雲端,那麼可以進行本地儲存。

3. 本地的計算能力

家庭中心應該具備本地的計算能力,這個計算能力是實現家庭中心成為一個AI中心的基礎,即資料完成基礎儲存後,後面需要的就是對資料進行加工處理和資料分析,而透過大資料分析才能夠真正產生智慧控制行為。由於這些需要在本地完成,那麼本地就必須具備足夠的計算能力,那麼雲端做什麼事情呢?因為我們進行計算的時候需要有規則引擎,而規則引擎的計算規則應該是雲端下發的。

4.具備外圍軟體應用,內容和服務的接入能力

家庭中心既實現本地組網,又實現了外圍生態關鍵的網際網路內容,應用,服務的反向接入。類似天氣查詢,交通路況,訂餐,電商產品訂購等,這些都可以透過本地家庭中心進行能力接入。在這些能力接入後,這些能力可以提供給本地組網內的所有裝置使用。即這些服務消費和使用做到對內部智慧裝置的完全透明。

可以看到傳統的Hilink只能夠解決第一個問題,而對於2,3,4三個關鍵內容並沒法解決,這個都需要透過本地的中央伺服器或邊緣伺服器才能夠更好的解決。需要在本地具備相應的計算能力,儲存能力。

而這次的升級一個重點內容就是基於鴻蒙生態的智慧主機,該主機即可以理解為一個家庭側的邊緣計算伺服器,不僅僅是解決家庭側的裝置近場聯動,服務編排等問題;更加重要的是具備了計算和儲存能力,可以更加敏捷地響應智慧家庭的各種場景化需求。

從華為雲到雲邊融合

本次推出全屋智慧解決方案不要看做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在前面多篇談華為雲的文章的時候都談到了,雲邊融合是華為雲的一個重要垂直差異化切入點,包括推出的智慧養豬,智慧礦山,到智慧家庭等各種解決方案,都可以很好的利用到雲邊融合能力。

邊緣端的智慧主機和伺服器,最終還是需要和外部的公有云平臺進行協同,那麼智慧家庭方案推廣得好,自然華為雲的服務也就賣得好。在推動智慧家居解決方案的時候,很自然地就將華為雲的計算,儲存等各種服務打包進去了。

也就是說我在賣業務場景下解決方案,該方案配套了華為雲底層技術支撐。

思考2-鯤鵬晶片+鴻蒙生態的構建和落地

從解決方案介紹來看,該中央處理器會採用華為鴻蒙HarmonyOS作業系統。

鴻蒙系統(HarmonyOS、鴻蒙OS)是一款面向全場景的分散式作業系統 ,其開源專案為OpenHarmony。2019年8月,華為在開發者大會上正式釋出鴻蒙系統。2020年9月,華為在開發者大會上釋出鴻蒙2.0,並正式對外開源,該版本無論是底層的資料庫技術、編譯器配套還是開源工具賦能,華為都打造出了完整的鏈條。

在前面文章我曾經談到過基於華為鯤鵬ARM晶片和處理器的鯤鵬雲生態體系,在作業系統和晶片都實現自主研發可控後,實際上也就有了構建一個完整生態的基礎。

華為開源鴻蒙2.0也是為了更好地推進整個生態的發展。

在鯤鵬雲生態的推進過程中,可以看到類似東方通,中國軟體,浪潮,國產資料庫廠商等都已經加入鯤鵬雲生態聯盟,並完成了和鯤鵬雲生態的適配。

華為也一直在各種垂直場景的物聯網應用領域發力,推進自己的解決方案,本次的全屋智慧解決方案正是華為晶片+鴻蒙作業系統進一步在垂直的C端業務場景的落地,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各種垂直業務場景,實際上都涉及到雲邊協同能力,都涉及到編譯伺服器,而這個編譯伺服器華為本身可以提供從硬體到軟體的完整自主研發解決方案。

自主研發,自主可控,這樣才能夠不受制於人。

思考3-智慧家庭業務生態體系構建

如果從狹義的角度,智慧家庭這個生態會包括了社群中的家庭,智慧裝置製造商,物聯網平臺提供商,智慧應用和內容提供商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

在華為解決方案裡面的N即是進行生態構建的一個基礎,即N個系統目前包含照明智控、環境智控、水智控、安全防護、影音娛樂、智慧家電、睡眠輔助、遮陽智控 8 大系統,鴻蒙生態將持續擴充套件和豐富 N 個系統。

也就是說圍繞華為全屋智慧,相關的智慧硬體開發商,內容提供商,服務商,軟體應用開發商全部可以接入進來,當前接入規範和標準足夠開放,可以很方面的接入外圍合作伙伴。實際在Hilink華為智慧家居階段,已經適配和接入了大量的和智慧家庭相關的智慧裝置廠商和內容服務商。

但是智慧家庭生態如果僅僅停留在連線和接入這個層面,那構建智慧家庭的意義將大打折扣。智慧家庭更多是一種泛生態,即會跳出家庭,發展到社群和物業,房地產商,水電氣基礎設施伺服器,寬頻運營商,乃至小區外網的各種增值服務提供商形成的一種大生態體系。構建這種大生態不是憑空想象的,而是真正以家庭的真實業務場景和訴求出發,能夠提供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一站式服務能力。

華為能否構建智慧家庭生態?

華為全屋智慧解決方案重點絕對不是單個家庭的全屋智慧,而是需要構建一個融入了消費者,裝置提供商,內容服務商,運維服務商的完整生態體系。

如果生態構建不成功,那麼智慧家庭的意義大打折扣。

實際上在早期華為智慧家庭解決方案的推廣中,採用的是不直接面對C端使用者,而是面對B端合作伙伴共同推廣的模式。比如我們常說的電信運營商,大的房地產企業都是大的B端客戶,大的B端往往更加重要。一個大的房地產企業合作框架談好,那麼對於新規劃建設的高檔社群往往一開始就可以初裝和批次落地華為全屋智慧解決方案。

對於已有的傳統家庭如果要做上面這種全屋智慧的改造,估計深圳選擇的使用者少之又少。

那麼當前華為推出的全屋智慧,個人理解仍然會沿用傳統的B端企業合作的方式進行推廣,而非直接面對C端使用者。否則零散需求將對本地化的裝維,實施團隊資源配置帶來巨大的挑戰。對於華為當前在50多城市開業的體驗店,更多的也是一些前期佈局工作。

就當前整個資訊科技發展和C端消費趨勢來看,智慧家庭和智慧汽車一定是兩個重要的C端發力方向,而且這兩個方向都具備雲邊融合,鴻蒙,生態等幾個主題關鍵詞。因此也可以看到

單點能力還是中央處理能力?

我們可以比較下小米智慧家居和華為本次全屋智慧的一個關鍵區別。

簡單來說就是華為本次方案在家庭側更多都是圍繞華為邊緣中央處理器為核心的,透過邊緣伺服器來解決計算,儲存,路由,裝置聯動等諸多問題。而對於小米智慧家庭,更多的則是每個智慧硬體只要上網就能夠獨立工作,對於邊緣側閘道器的要求實際很弱。雖然多個小米智慧裝置之間也可以實現聯動協同,但是也是靠公有云平臺的軟閘道器來進行的。

對於小米方案面對C端使用者的時候往往更加容易推廣和上量,安裝和配置也足夠簡單。但是帶來的問題就是複雜一點的近場聯動問題無法解決,或者說如果網際網路斷掉了,裝置的控制都會出問題等。

華為當前方案圍繞中央處理器展開,在原有的Hilink僅僅解決連線和裝置聯動基礎上又增加了計算和儲存能力,也就是說很多場景下基於規則的聯動都不需要訪問網際網路和公有云服務就能夠在家庭側完成。這將極大地提升場景下的敏捷響應能力和速度,提升對整個網際網路的容錯能力。

在前面文章我也提到過,智慧家庭匯聚了三類流:影片流、IOT資料流、智慧感知流,所有的雲和裝置都是圍繞這三類流來構建我們理想中的智慧家庭。如果沒有本地的計算和儲存能力,對類似影片,影象等資訊流的處理效能和能力將大打折扣。

在整個IOT大生態環境下,單個智慧硬體本身能發揮的價值會越來越小,而更加重要的是硬體和硬體之間的連結,透過這種連結後衍生了各種基於業務和需求場景的增值類物聯網應用。

同時在方案裡面提到的PLC也很容易,也就是說近場的網路不再是單純的WIFI網路,也包括了PLC的支援。對於PLC可以理解為華為原來推出的電力貓裝置的一些升級和整合,也就是說利用電線來傳輸和擴充套件網路訊號。透過PLC的引入可以更好地解決已有房屋的改造和升級問題,而不再需要類似傳統方式下到處改造佈線才能夠解決問題。

智慧家庭泛生態

我一直在強調智慧家庭是一個泛生態,一定要跳出單個家庭,跳出單個智慧家庭硬體才能夠將整個生態看明白。同時生態的構建不僅僅是硬體裝置提供商,軟體應用開發商和消費者,一個生態要能夠持續執行並提供持久化的生命力,那麼一定是內容和服務最重要。

硬體裝置生命週期長,更新換代慢,但是內容和服務卻可以快速迭代,不斷地產生的內容和服務才是生態真正的價值。對於智慧家庭生態的演進,可以看我前面提到的一篇文章,有詳細說明,其中談到的四個點如下。

其一:構建一個從硬體-》軟體-》服務的全生命週期管理生態其二:構建從硬體連線-》服務連線-》軟體應用連線的全生態其三:構建從家庭-》小區-》社群-》區域的泛生態服務體系其四:構建從單純的控制服務到內容服務的提供生態

在這裡不再詳細描述,再看下我原來寫的幾個點,又回到了談數字化轉型經常談到的三個核心內容,即連線,資料,智慧。

透過家庭側中央處理器,WIFI和PLC,可以更好的解決連線和協同問題。透過和公有云的配合可以更好的解決資料集中化處理和分析問題;透過雲端大腦+雲邊協同+家庭側中央伺服器小腦可以更好的解決智慧層面的問題。

6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美國壟斷將被打破,國產7nm晶片問世,任正非早有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