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一般來說,刷臉支付在近場支付的商用價值要遠遠高於遠端支付。線上下場景中,我們把刷臉支付與掃碼支付做比對。

(一) 刷臉支付在效率上具備一定優勢

在自助收銀機上從結賬到刷臉支付整個過程耗時不超過10秒,也免去了排隊等待等環節,大大節約了時間。在與掃碼支付的比對上,掃碼支付需要調出掃碼,增加了支付環節。但是在實際場景中,由於消費者可以提前調出掃碼,因此效率差距可能並不大。

(二) 刷臉支付體驗上具有一定獨特性

在體驗上,單就刷臉支付的體驗似乎更有高階感和科技因素在裡面,雖然這種感受因人而異,但可能對年輕人更具吸引力。就基於手機的掃碼支付而言,刷臉支付解放了雙手,不需要騰出手來拿手機支付;如果僅憑刷臉而言,如果前期做好人臉認證、雙免以及限額設定,可能刷臉支付更為便捷,對於老年人等群體更為友好。

(三) 刷臉支付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獨立性

由於不需要手機,那麼就不用擔心手機沒電、斷網,可能這是很多消費者手機支付的痛點。我們可以看到,用手機進地鐵,出地鐵時手機沒電刷不了掃碼或者NFC,在地鐵裡時有發生。同時,5月底,上海地區行動網路出現異常,移動資料網路無法連線,必然也會對移動支付造成影響。刷臉支付擺脫了手機制約,不需要手機就能支付,支付自由度大大提升。

當然,刷臉支付也並非完美,需要克服以下幾個問題:

(一) 刷臉支付的人臉識別技術問題

相較於以前,識別技術一直在進步。特別是人臉識別演算法逐步成熟,其1:1比對的誤識率已可低於十萬分之一,足以達到商用的標準。關於長相相近的人的誤識問題,包括刷臉中的“雙胞胎”問題,還不能很好解決。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難點在於支付環節的應用安全性要求更高、線下場景更為複雜以及公開環境、公共裝置的挑戰更大。

(二) 刷臉支付的“隔空盜刷”問題

銀行卡需要刷,二維碼需要掃,而人臉直接識別。看似越來越簡單。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銀行卡只有通過側錄或者錄影方式盜取卡號和密碼。掃碼則出現收款碼被隔空盜刷,被人掃碼的情況。這種情況雖然很少見,但是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手段去直接防範。

一是人臉生物資訊的洩露問題。由於人臉資訊,其固有特性、採集方式、集中儲存的特點導致資訊洩露風險較大。生物特徵資料儲存集中度越來越高。一旦熱點應用的生物特徵庫被攻破,極易導致大規模隱私洩露,甚至會引發系統性風險。

二是由於臉部識別資訊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相比於密碼洩露或疑似洩露後,可以隨時更改。但是傳說的“換臉”或者“變臉”不存在。

三是任何一個數據進入到計算機裡面以後,都會變成計算機程式碼,生物特徵資料也不例外。如果由於個人生物資訊洩露,犯罪分子掌握了被害人的臉部識別資訊,一旦這些資料被還原,並被黑客等犯罪分子拿到後,是否可以直接獲取被害人的賬戶和密碼,從而輕易地盜取資金。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全生態產業鏈難點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