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已經由概念進入深入實踐階段,各領先企業正著力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應用,一批能夠連線工業裝置、智慧分析資料、搭載工業應用、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迅速面世,並依靠其強大的功能及經濟效益讓人眼前一亮。根據大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的大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已經超過50個,實現工業裝置連線的基礎設施也達到接近60萬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已經在工業行業效果初現,促進未來新型產業形態。
根據龍智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多年的發展,發現工業網際網路存在以下幾個難點。
第一個:工業資料整合
工廠內外存在海量多源異構資料,平臺需要接入裝置、產線、產品、工業軟體中的多類資料。當前,工業裝置缺乏通用建模方法和標準、工業資料缺乏高效能互通標準或低成本採集方案,造成裝置和系統資料採集和整合成本高,效能受限,難以支撐工業網際網路資料分析和應用開發需求。
第二個:工業資料智慧分析
工廠內外存在大量資料分析需求,平臺需要支援有限元分析、最優化、深度學習、知識圖譜、數字孿生等多類資料分析和資料視覺化服務。當前,工業大資料分析缺乏標準化、低成本、見效快的解決方案,大量問題需要投入高階人才長期定製化研發,造成平臺數據分析方案成本高,開發週期長,複製推廣難。
第三個:工業APP及軟體開發難
平臺需要擁有大量工業軟體才能滿足工業領域差異化的業務需求。當前,工業業務抽象與協同缺乏通用方法、基礎工具、開放介面等標準,造成傳統功能拆分難,新興應用整合難,跨領域功能協同難,使工業軟體和工業APP的開發遷移難。
第四個:平臺應用領域相對單一
目前受限於工業知識沉澱經驗不足,平臺功能缺乏完整性,導致與實際業務需求結合不夠緊密,工業使用者數量尚未形成規模,平臺應用需要進一步推廣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