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消費網際網路市場趨於飽和,不少企業紛紛嘗試將實體經濟與網際網路融合。伴隨著這種融合程度的加深,資訊網路技術將滲透擴散到生產服務的各個環節。
產業網際網路方興未艾。
一種更先進的社會生產力在縱深角度上,產業網際網路(Industrial Internet)是從消費網際網路引申出來的概念。指傳統產業借力網際網路、大資料、雲端計算、智慧終端等,提升內部效率和對外服務能力,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之一。
產業網際網路與消費網際網路的區別主要有三:
1、服務主體不同,消費網際網路主要針對個人使用者,而產業網際網路則主要以企業為使用者。簡單來看,兩者是B2C與B2B的差別。但在具體細分上,B2B與產業網際網路二者也存一些差異。長期關注產業網際網路的聯動優勢行業應用中心總經理霍偉認為,這些區別來自三個方面。
首先二者服務物件有所差異,B2B要更簡單一些。相比於B2B只需關注交易雙方,產業網際網路則需要整合的資源和物件更為複雜。因此討論產業網際網路為誰服務時,我們需要從一個更巨集觀的視角出發。
其次二者在模式上有所不同。B2B模式重交易,產業網際網路更多的著重於傳統的產業升級,產業升級絕對不是停留在簡單的交易層面。“即使今天多數企業重點還是在交易,未來產業網際網路持續發展在後,交易只是企業其中一個非常基本的功能。”霍偉說。
第三技術環節上覆雜程度不一。正如前文所講,作為傳統產業轉型的重要路徑,產業網際網路離不開多種技術組合。它是以數字化為基礎,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大資料、金融服務、人工智慧等賦能傳統產業,從而提高協同效率,助力升級。作為支付公司代表,霍偉坦言:“支付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
2、基礎設施不同,消費網際網路主要基於PC或智慧移動終端等基礎設施即可,而產業網際網路除此之外,還需要更多可識別、傳遞產品資訊的標識碼、感測器裝置。產業網際網路更依賴於物聯網和智慧製造等更前沿技術。
3、發展動因不同,消費網際網路更注重提供個人體驗,而產業網際網路關注提升生產效率。換句話說,產業網際網路並不直接以消費者為核心,而是向上銜接生產企業、向下服務下游廠商。其終極目標,是要實現個性化產品的規模化定製。
在橫向發展上,產業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發展模式的新階段。最初由網際網路發展形成了人與人基礎連線的消費網路(C2C/B2C),網際網路+進一步將連線深化擴充套件的企業層面,形成人企服務的外部連線(B2B2C),而產業網際網路將連線從廣度上擴充套件到不同產業、企業之間(C2B2B2C)。
總體來說,產業網際網路是業務需求、技術能力雙驅動下,以機構組織為主體的漸進式創新,也代表了一種更先進的社會生產力。
如何構建一個產業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的資料比消費網際網路資料量更大、種類更多,物聯網、數字感測器、智慧製造、等提供了海量的資料資源。
一方面這些資料為後續分析提供了現實基礎,另一方面資料分析對實時性、準確性、可靠性等提出了更加嚴格要求。
資料之上,我們以及看見了在諸多領域不斷湧現出新興業態和模式,產業網際網路看似具備了一切崛起前提。
但是怎麼做呢?這是個問題。
霍偉認為,構建一個產業網際網路大概四步,或者說四個階段:一是數字化,二是交易,三是交付,最後是賦能。
目前大多數企業都是從交易開始做,畢竟交易離錢最近、最容易獲益。但霍偉認為如果要構建一個行業的產業網際網路,最為關鍵、最難的其實是數字化。
據麥肯錫資料,2016年國內B2B市場規模已達10萬億元,不過市場潛力並未被充分挖掘。同期美國企業網際網路滲透率達75%,是中國三倍。3年過去,與消費網際網路發展速度相比,中中國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算不上快,依舊大幅落後於美國。市場上也沒有孕育出像淘寶、天貓、京東的巨頭企業。
其中原因與B2B行業存在深厚壁壘,市場擴張可複製性低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早期B2B平臺僅是向需求方提供平臺對接、資訊匹配服務,並未深度參與產業、行業運營,簡單來說,就是數字化發展程度問題。
“企業數字化發展的程度不一,透露出的機會也不一樣。”霍偉說,“進行數字化,才能有後續的價值。”
數字化建設並非空中樓閣,光喊口號。在霍偉看來,數字化構建過程中常見的實質性手段包含供需匹配、系統賦能、產業賦能、協同反饋等內容。
一家支付公司的產業網際網路之路作為支付公司,聯動優勢在行業裡面也算是頭部。資料顯示,聯動優勢在2003年由中國移動和中國銀聯發起成立。並於2011年獲得人民銀行《支付業務許可證》,獲准開展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業務,後在2014年增加“銀行卡收單”資質,實現了全國範圍的線上線下全場景支付服務。隨後2015年獲得 “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備案許可資格”、“跨境電商外匯支付試點許可”,藉此開拓全球市場。2016年通過重大資產重組上市,聯動優勢現為海聯金匯全資子公司。
近年來,聯動優勢積極佈局人工智慧、區塊鏈、雲服務、大資料和5G訊息等金融科技能力建設,重點打造第三方支付、數字科技、金融資訊服務、互聯營銷和跨境金融服務等業務板塊,目前已與140多家金融機構和3600多家大型企業建立合作,為近百萬家中小企業和5.3億個人使用者提供金融科技服務。
縱觀聯動優勢發展歷程,企業服務是血液般的存在。支付機構圍繞B端展開的服務有時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而聯動優勢此前的背景,使其具備了一定的B端服務基因。
在中國消費網際網路增長乏力,產業網際網路蓄勢待發的背景下,聯動優勢從2017年開始持續對產業網際網路投入。霍偉認為,產業網際網路是一個萬億級,甚至萬萬億級的市場,而聯動優勢能在其中找到很好的業務增長點。
為此,聯動優勢對其產業網際網路產品進行升級。
首先,支付公司僅僅提供支付服務不再能滿足企業需求。在支付業務基礎上,聯動優勢將供應鏈金融服務作為標配融入其中。並嘗試從生產側、流通側和零售側出發,對支付產品本身進行升級。
第二,用賬戶體系幫助客戶靈活地管理資金。產業網際網路是一個鏈狀的結構,存在上下游關係。而上下游關係也是一種業務關係,這種業務關係體現為資金流關係。資金流動存在,需要一個靈活的賬戶對其進行支援。聯動優勢為企業提供的賬戶具有入駐簡單、智慧清分、安全合規、符合客戶的複雜場景需求等特點。
第三,幫助客戶構建基礎的金融業務支援平臺。商業銀行作為資金提供方,要信任某個產業鏈平臺,信源來自其中的交易資料。為此聯動優勢將其交易賬戶和銀行打通,協助資方來理解客戶的業務。基於這一思想,聯動優勢可以做到:
1、基於支付的資料輔助系統增信;
2、幫助資金方快速上線;
3、輔助風控;
4、資金穿透管理;
5、通過擔保賬戶凍結資金,保護資金安全。
“支付服務、交易服務、資料服務、賬戶服務、金融科技,是我們能帶給產業網際網路的一些能力吧。”霍偉總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