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中,有時,人們真的不會關心事實的真相,而熱衷於在自己以為的事實中瘋狂。
前段時間,《亞馬遜雨林大火,連燒3周沒人管》,這個文章特別抓眼球,也讓人很揪心,文章迅速在朋友圈火爆起來。後來公眾號拾遺指出這篇爆文有很多漏洞,用的圖片多是往年網路上的照片,並非亞馬遜今年實地照片,另外亞馬遜地區火災頻繁,是大自然的一種常見現象,今年的火災並沒有失控。結果,網友不幹了。
“拾遺君啊,這個不實的,誇大的資訊對地球對人類有幫助啊。……你的公眾號影響力大,這篇文章一發,會讓大家又要覺得環境問題不是大問題了。希望你能刪除這篇文章”
這些網友的表現是:我知道上當受騙了,而且我甘願上當受騙,而且我還要去憑它去騙別人,你不該告訴我事實,你告訴我事實,讓我很為難。這樣的表現還算是溫和的,極端的在說:別人沒有撒謊,是你在撒謊,你居心叵測。
事實究竟如何?其實,略微動動腦子,分析一下查證一下,就清清楚楚。但是,他們不想查證。因為他們想要的並不是事實的真相,而只關注自己想要的資訊。這就是人們在網路資訊中的繭房效應。
繭房效應是由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奧巴馬總統的法律顧問凱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資訊烏托邦——眾人如何生產知識》中提出的。桑斯坦指出,在資訊傳播中,因公眾自身的資訊需求並非全方位的,公眾只注意自己選擇的東西和使自己愉悅的通訊領域,久而久之,會將自身桎梏於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
稍加註意,我們會發現,繭房效應非常普遍。前段時間,華中科技大學的一名研究生跳樓的事。一個公眾號在討論這件事時,提到死去的學生也有部分原因,不能死者為大,把所有原因都推給老師。結果評論區有人提出作者觀點不對。迫不得已,不到一個小時,公眾號不得不將這篇文章刪掉。
我一個朋友,在網路上被瘋狂的謾罵侮辱,讓人看了都覺得不可思議:“這些人難道不懂得動動腦子想想?但凡略微動動腦子想想,就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朋友說:“最開始有人指出事實未必如此。結果那個人立馬被大家罵為水軍和走狗。於是,那些人越來越瘋狂,資訊也越來越極化。”大家都固守在自己願意看到的資訊中,沒有去考證,便大肆發表言論,甚至添油加醋。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不是說朋友的遭遇可怕,而是,那些罵朋友的人活在虛幻的資訊中不肯跳出來,思維被困於牢房之中,這才是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