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前段時間,第三方資料統計機構QuestMobile釋出了其春季網際網路報告,其中一張關於使用者使用時長分佈的圖引起了頗多爭議:

1、巧合的是,前幾天一個行業活動,我在我的PPT裡也用到了這張圖:

我前幾天講的內容叫:《視訊大時代》

講述內容分為四個部分:

題目中這張關於使用者時間的圖,是承接第一部分:網際網路下半場和第二部分:時間都去哪了?的過渡頁;

2、自從2016年,王興內部公開信提出所謂的“網際網路下半場”概念之後,其實整個網際網路的競爭態勢已經早就不是單純使用者量的競爭;

來自同一份報告的另外一張圖是關於使用者規模的;

在18年1月,10.88億月度活躍使用者,過去2年多,也不過漲到11.56億。

3、在使用者量整體大盤趨於穩定的大前提下,使用者每天在網際網路上的時長成為了各家競爭的焦點;

理論上說,誰佔據了使用者更多的時長,誰就更有機會從競爭中殺出;

而且這其實某種程度上說是“零和遊戲”,因為你看單個使用者的時長增長也是有限的;

誰搶得多,別人就少了……

這其實也是

為什麼抖音快手這麼受到投資人追捧;為什麼騰訊/微信一定要做短視訊;為什麼淘寶拼了命的要做內容生態;為什麼支付寶的社交之心一直不死;

等等諸多問題的核心原因所在。

2019年3月和2020年3月基本都是79%+,接近八成的使用者時間佔領;

這個其實不用統計,你就看看自己手機裡每天使用比較多的APP,拋掉這五家還有幾個?

在今天這個時點,純2C網際網路領域,對於新公司而言,

想通過先做大DAU以及長使用時間再去探索商業模式的路徑已經基本失效。

所有人都要習慣:

要麼在小規模DAU的前提下獲取成規模的收入,比如近兩年跑的比較快的語音方向;要麼做大DAU產品的外掛/功能模組之類,比如小程式;

5、這張圖其實不是QuestMobile第一次做,去年就做過:

然後再看今年的:

相同的是,

騰訊可能會想:

我們哪怕增加1%的使用者時長,基於現有變現效率不變的前提下,我們收入得漲多少?那麼我們增加使用者時長的方式是什麼呢?直播電商嗎?阿里大文娛能不能再給力點?

6、多提一嘴快手,依然是看過去2年的這張圖的對比;

19年的時候,快手的份額是在其他裡的;

到了20年這張圖,快手的時間份額是從:

19年3月的2.7%漲到了20年3月的5.1%;

漲了近89%……

四捨五入那可就是快漲了一倍啊……

我看了同期快手DAU和MAU的增長,分別是30.7%和35.4%;

什麼結論呢?

快手使用者增長的同時,使用者的平均使用時長在更快速的增長。

7、一個衍生的問題,到底該怎麼給複雜的平臺級公司估值?

PE/PS等傳統方式已經不是那麼適合;

阿里最近幾個季度都用的是各個業務模組獨立估值然後相加的方式;

拋開收入構成,我們能不能簡單粗暴的把這個時長佔比也算進去?

快手是騰訊的17%,快手值1020億美金?

看上去有些高估對麼?因為這兩家的商業化程度遠遠沒有騰訊那麼完善;

那咱給打個折?比如拍個腦袋,打個7折?

是不是看上去合理了一些?

(以上估值計算的相關內容純屬瞎扯,大家看看罷了……)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黃錚才40歲,為什麼就卸任CEO?原來是這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