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隨著國內電商行業的崛起,也帶動了快遞行業的發展,雖然國內早已形成了“三通一達”的行業形態,但仍有不少小快遞公司冒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少二三線快遞品牌更是頻頻傳來“倒下”的訊息,而最近,國內又有一個快遞巨頭倒下了,它就是國通快遞。
最早在2019年3月底,國通快遞發出發出了官方宣告,停工只是公司內部個別的業務以及人事調整,並非全國停運。而國通副Quattroporte胡永衛曾說:“我們每天虧損200萬元,總共虧損數十億元,停下來就是節約成本。”
據公開資料顯示,國通快遞在巔峰時期,在全國擁有高達5萬名員工,全國運營幹線線路高達500多條,快遞運營車也同樣高達數萬輛,有著這樣雄厚的實力規模,更是能夠直接直接比肩國內四通一達快遞,但就是這樣一家快遞行業的老大,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破滅呢?
國通快遞前身是上海希伊艾斯快遞,這家快遞公司因為經營不善,陷入了債務危機,之後被紅樓集團接盤,並改名為國通快遞。除了需要承擔所有的債務之外,其更是投入了20億用於發展國通快遞,表面上來看從紅樓接盤之後,國通快遞應該會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但實際上,三通一達的業務量遠遠超出國通快遞,同時三通一達由於規模效應比較明顯,在2010年發一件快遞的成本在24元到25元之間,但是到了2018年的時候,這一成本降低到了12元左右。國通快遞成本並沒有出現大幅的下降,導致使用者流失,走向衰落。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