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的6大手機品牌中,除了蘋果和三星,其餘的都是國產手機,國產手機崛起了?
在很多的旗艦手機發佈會上,各個廠家都在說有什麼樣的黑科技,有多麼地厲害,但在核心的技術上,有多少是自己的呢?
不由得想起前錘子手機CEO羅永浩說的一句話:我們都是方案整合商,都TM是供應商供的,你在那裝什麼XX!一語道破了國產手機的一個實情,不過除了華為外。
相機CMOS是索尼或者三星的、螢幕是三星的、晶片是高通的……這也就導致了國產手機表面上很風光,背後的日子並不好過。別看四大國產手機的銷量排在了前六,賣出得越多,就給三星、索尼、高通等交的費用越多,落在自己口袋的沒剩多少了。
華為消費業務軟體部副總裁楊海松在4月26號的華為開發者大會2021上透露到,國產手機的利潤低得可憐!
在智慧手機市場中,中國及其他品牌手機佔有66%的市場份額,但是僅分攤到17%的利潤,而國內手機廠商有一半份額但利潤僅10%上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蘋果僅佔有13%的市場份額,但卻佔了總利潤的66%,相當於是國產手機利潤的6倍以上。
從華為2020年的財報中顯示,去年一年華為的全球銷售收入8914億元,淨利潤是646億元,整體的淨利潤只有7%。即使沒有公佈手機業務的資料,但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有人可能會不相信地說,華為的手機單價明顯比其他手機都要高出很多,利潤肯定不止這麼一點。除了手機的硬體成本,華為還在晶片、射頻、儲存等多個地方投入了很多的研發費用。
小米在剛起來的那幾年,1999元的手機價格,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選擇,對一個消費者來說這是好事,也拉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隨著研發的不斷投入和市場原材料的上漲,價格相比於1999元出現了猛漲,3999元起售的旗艦手機,企業的利潤不見得有漲。
在2018年,小米CEO雷軍在釋出會承諾到,小米的硬體綜合利潤永遠不會超過5%。去年的第一季度財務報表中,總共營收497億元,淨利潤是21.63億元,算下來的利潤率為4.35%。
當國產手機超過4000元的時候,很多使用者很難以接受,理解不了為什麼價格會漲這麼多,就會萌生這樣的想法:國產手機飄了。然而,蘋果的每一代手機都賣那麼貴,卻沒有人站出來說,手機銷量依然是居高不下,時間久了大家都覺得習慣了,蘋果就應該是這個價格。行業中的人都知道,蘋果手機是賣一部就賺一部的錢,結果呢?大家都還樂意掏腰包。
Counterpoint機構就分析了iPhone12的物料成本,生產一臺的成本大約在431美金左右,摺合人民幣是2800元,而據潘九堂透露,生產一部小米11的成本和iPhone12的成本差不多。iPhone12最低售價6299元,小米起售價3999元,差別就可想而知了。國產手機賺的都是辛苦錢,蘋果是“躺賺”。
中國市場雖然大,但競爭也更激烈,發展到現在,很多的小品牌早已經生存不下去而倒閉了,現存的品牌為了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也都還在不斷地拼價格,有點不同的是,各家也在加大研發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