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個國家的先進技術、產業,攻佔其他國家市場,是正常的商業現象。歐美的大公司,大部分都是跨國公司,賺全世界的錢。

按照這個邏輯,當中國的某個領域全球領先,反過去開發其他國家的市場,也是理所應當。網際網路領域,中國是學生,產品本身的競爭力比不上美國,只在自己國家玩無可厚非。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中國可以說在很多領域都有領先美國的態勢,移動支付、網際網路金融、共享經濟、快遞外賣、直播、移動遊戲等,這些我們都是全球領先的。這幾年也都在摩拳擦掌,想要大舉進軍海外,近兩年在印度和東南亞國家,也取得了一些成功。

目前國際化決心最大、成效最好的公司,就是位元組跳動。但出師未捷身先死,接連傳出來壞訊息。先是印度的封殺,又傳出美國要開始封殺中國APP。

7月13日,白宮顧問Peter Navarro在接受採訪時候表示“預計特朗普接下來將對中國的社交軟體抖音和微信採取強硬行動,因為它們參與了針對美國的資訊戰”。

美國和印度是TikTok國際化的兩個重要據點,一個貢獻了最多的營收,一個貢獻了最多的使用者。屆時,美國封殺的靴子落地,對位元組跳動的國際化是巨大的挑戰,相信美國不僅會自己封殺TikTok,也會積極攛掇其他國家也加入這個行列,其腦殘粉加拿大、澳洲很可能緊隨其後。其他國家則會表現的更加謹慎,不至於封殺,可能會出臺更嚴格的限制規定。

應該說,如果不是因為政治原因,未來幾年真是中國科技、網際網路公司出海的黃金時間。華為、oppo、小米手機出海,必然會帶動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出海,到時候互為推動,是很可能啃下一大塊國際市場的。

堂堂一個國家,為什麼會對一個小小的短視訊APP如此關注呢?

問題的核心,美中國人關注的是資料,這是他們不能觸碰的紅線。

回想一下,美國為什麼如此熱衷於封殺華為?因為華為是中國高科技的代表麼?這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或者說更直接的原因,是因為華為的業務關係到資料。

作為把人類引入資訊時代的領路人,美國對資料價值的認知比我們更深刻。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美中國人最不能容忍別人對其形成挑戰的是三個領域——軍事、美元的國際國幣地位、資料。

資料的鏈條包括,資料採集、傳輸、儲存、計算和應用,美國越來越把大規模資料的控制能力作為其國家安全的重要一環。

華為之所以讓美中國人如此上火,是因為華為掌握了資料的傳輸環節。如果在5G網路當中,任由大部分資料都在華為的裝置中傳輸,這會讓美國的政治精英心如刀割、夜不能寐。即使華為不能拿到美國的資料,但華為肯定對美國獲取其他國家的資料造成了阻礙。

應該說,中國的科技、網際網路公司,在本土化方面做的是比美中國人更好的。在保護其他國家的資料主權方面,也更為謹慎。以移動網際網路公司為例,我們往往把資料中心就放在當地,從來沒想著把資料偷偷拿回來;本地化也做的比美中國人更徹底,聘請當地的高管,大部分團隊都是當地人,業務運營也更注重當地實際情況,真的是很有誠意。

印度的封殺,是因為中印矛盾的突然事件。要不是軍事衝突,印度大概率是不會做出全面封殺中國APP這麼過激的舉動的。美國就不一樣,他們是根本無法容忍美國的資料跑在中國的系統上,無論是TikTok這種採集資料的系統,還是華為這樣傳輸資料的系統。隨著中國科技、網際網路公司國際化的進一步開展,美國會反應的越來越強烈。

依據這個思路,假如哪天阿里雲國際化做的比較成功,甚至在美國市場開啟局面了,那封殺的大棒會毫不猶豫的落下來。

美國接下來對中國的圍堵,會從市場和產業供給兩端同步進行。所以,中國科技企業的出海,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在美國市場傾注大量的戰略資源。我們的重點首先應該是歐洲,歐洲有7億人,比美國多一倍,消費能力也很高。拿下歐洲市場,國際化就成功了一半。

接下來一段時間,歐洲跟中國的關係應該會更好,政治上突然翻臉的風險更小。這就像一個三國演義,當美國的實力降低,中國實力上升,歐洲作為另外的一極,向中國靠近一點會對其更有利。歐洲的本土網際網路產業沒發展起來,移動網際網路也不行。中國的APP,歐洲國家會通過嚴格監管來確保資料安全和使用者隱私,但並不會武斷的封殺。

除了歐洲外,東南亞國家是中國網際網路出海的第二個關鍵市場,這個我們已經做的比較好了。從人口上來看,印度也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而且前期勢頭很不錯。不過很可惜,由於兩國關係的挫折,未來幾年估計印度市場與我們無緣了。其他的日本、南韓、中東、俄羅斯,是相對次要一些的市場。

歐洲——東南亞——日韓——中東、俄羅斯,這一國際化戰略次序,對於其他科技領域也同樣適用,比如雲計算企業的國際化、未來物聯網企業的國際化,也遵循這一規則。

不應該在美國市場耗費過多的戰略資源,而且要對美國遊說其他國家加入封鎖陣營保持高度警惕,提前做好應對預案。以TikTok為例,接下來的重點,不是跟美國的纏鬥,而是竭盡全力拿下歐洲和東南亞。

最新評論
  • 1 #

    我們首先要做的佔領更多的科技高地,基礎研究尤為重要。那才能到讓他們不得不用。領先的領域少,人家可以找到替代品。然後才是市場推廣,市場也重要,但是屬於後續工作。

  • 2 #

    我們也可以禁止美國的社交軟體了

  • 3 #

    還是先考慮東南亞吧,歐洲大多也是美國的盟國。

  • 4 #

    證明了中國模式成功,他們在模仿我們的政策,封殺我們越多月證明我們成功,挺好。

  • 5 #

    東南亞和中東,非洲才是發展方向,他們跟我們一樣不注重什麼個人隱私,.只要能快樂就行,進軍歐洲只怕罰的你傾家蕩產!

  • 6 #

    忘了南美了,巴西的tiktok使用者比美國還多,僅次印度。

  • 7 #

    美國是一個整體,不容易對付。歐州是鬆散的聯盟,相對容易對付。要先把歐州拿下才是妙招。華為如果開始不先進軍美國市場,也不會引來封殺!

  • 8 #

    把美中國人的股份讓給歐洲

  • 9 #

    花錢開放歐洲市場,開發之後,歐洲國家再來封殺

  • 10 #

    歐洲也會封殺中國軟體

  • 11 #

    可以賣給歐洲,或者跟歐洲合作,讓他們控股。歐洲非常需要。與其把市場讓給美國,不如給歐洲自己。

  • 12 #

    普通人結婚的另一半其實並不欣賞自己,只不過找不到更好的人。他們真正欣賞喜歡的,另有其人。

  • 13 #

    我們要堅決封殺美帝的類似app......呃,它們早就被封殺了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使用者拉新怎麼做?華為應用市場AppGallery Connect增長指南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