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除非違背第一法則,否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命令;

第三法則:除非違背第一或第二法則,否則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艾薩克·阿西莫夫

《地平線:零之曙光》

引子·機器人三大法則

如果你喜歡科幻題材的故事,那麼一定不會錯過關於機器人的話題,今天寶琳想要聊的這款遊戲,便是圍繞著由機器人AI所引發的世界末日展開的。

上面的引用,便是由艾薩克·阿西莫夫所提出的機器人三大法則,而受此設定影響的機器人題材的作品,可是非常之多。

人類創造出了機器人,自然要對其進行約束,所以不傷害人類成為底限。

說起來,最為先進的機器人技術,其實是掌握在軍方手裡,也就是說,科幻小說中的理想設定其實並不存在,機器人更多的意義,似乎也順理成章的會出現在戰爭這個層面。

另外,如果看過《攻殼機動隊》等日本作品的小夥伴們,也一定會知道,對於機器人的形態與發展,日本人的預言似乎更加接近現實一些。

今天寶琳想要和大家聊的這款遊戲,同樣包含機器人AI與末世的元素,並且故事與設定同樣精彩,這便是遊騎兵工作室在2017年2月帶來的《地平線:零之曙光》(Horizon: Zero Dawn),而最新的訊息是,續作已經在製作中了,並且很有可能會成為PS5發售時的護航作品之一。

艾薩克·阿西莫夫

阿西莫夫·因雜貨店裡的廉價科幻小說成為作家

在聊這款遊戲的故事之前,我們其實可以先聊聊艾薩克·阿西莫夫。

說起來比起他作為生物化學教授的頭銜,科幻小說作家似乎更為眾人所熟知,而這一切都與他小時候的際遇有關。

在小時候,父母承接了一間雜貨店,由於需要打理店裡的營生,小阿西莫夫也同樣需要在店裡幫忙,結果店裡的廉價科幻小說雜誌引起了他的濃厚興趣。

這件事的連鎖反應就是阿西莫夫11歲的時候就開始寫起了小說,並且在19歲的時候,就將自己寫的作品賣給了某科幻雜誌社。

1920年出生的阿西莫夫在1939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並且在1948年回校取得了生物化學博士的學位,離開校園的期間,也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期。在拿到博士學位之後,阿西莫夫成為了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生化講師,在1955年成為了博士頓大學的副教授。

不過顯然,阿西莫夫更喜歡寫作,1958年便不再擔任講師的工作,而波士頓大學也並非頑固不化,不但保留了阿西莫夫副教授的頭銜,還在1979年將他升為了教授頭銜,以此來肯定他在寫作上取得的成就。

在寫作上面,早起的阿西莫夫專注於科幻的題材,1939開始,就創作了不少短篇作品,在1950年的時候,開始進行長篇科幻小說的創作。而此後的一段時間,他的創作偏向了非文學類作品,這包括《生物化學與人體新陳代謝》(Biochemistry and Human Metabolism)這樣的大學教課書,當然這也是他的專業。這段時期,阿西莫夫的科幻作品產量明顯減少,甚至二十年間,只有四部作品問世。而在1982年,《基地邊緣》的出版,也宣告了他再次開始專注於科幻小說領域。

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則成為了阿西莫夫的代名詞,而基地系列的創作,更是斷斷續續的持續了將近50年。

《我,機器人》的劇本其實是《Hardwired》

寶琳今天就先不提基地系列,說說關於機器人的故事。作為機器人系列的短篇作品,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機器人》。阿西莫夫在1940年到1950年的有關機器人的作品大都被收錄了進來。

儘管在他的作品裡,人物有些平庸,甚至現在看起來,有些過時,但其故事表達的視角與戲劇性,卻又非常值得一看。所以儘管有些作品,會引來一切爭議,但不得不說,1950年之後,太多的科幻小說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阿西莫夫的影響。

阿西莫夫在當時認為,機器人是怪物,對人類的生存產生嚴重威脅的情況,其實是不應該存在的,人類不可能製造出這樣的機器人,又不進行約束。

那時候大多數的作品所表達的,大都把機器人描寫成可怕的存在,所以阿西莫夫在創造機器人故事的初始階段,便提出了三大法則,最終成為了經典。

我們看到了很多作品,其實同樣沿用了這個設定,但為了尋求變化與矛盾衝突,機器人們必須衝破這三大法則,重新變為讓人類聞風喪膽的怪物。

經典的《終結者》

細思極恐·推翻了三大法則,機器人就會變成怪物

寶琳回想了一下,在寶琳的記憶中,機器人想要統治世界,並和人類進行衝突的作品,最早接觸到的應該就是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電影《終結者》了。這部影片,在機器人與人類對立的情況下,增加了時空穿越的元素,再加上阿諾德·施瓦辛格的超神演出,成為了真正的經典。要知道,這部影片可是1984年的作品。

在2004年,也就是20年後,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我,機器人》,才又一次吸引了寶琳的目光。這部電影雖然是改編自傑夫·溫塔的劇本《Hardwired》,但同樣取得了阿西莫夫的授權,加入了很多關於機器人的概念,並且最終以《我,機器人》( I, Robot)命名。

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也就是機器人是如何推翻三大法則了。也就是說,要為失控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在《我,機器人》這部影片中,機器人通過自我進化,破解了對於三大法則的限制,再一次成為了公敵。

WALL·E

因為機器人的強大能力,總會引起人們恐慌,所以這三大法則至關重要,而一旦機器人突破了禁忌,那麼又會將不安重新帶回來。但影片絕妙之處在於,拯救人類的似乎是不遵守定律的機器人,這讓人們不禁會產生思考,究竟是三大定律出了問題,還是人類自己出了什麼問題。

或許,是時候該讓人類反思一下了……

類似的作品,在動畫片裡也同樣有,溫馨一點的迪士尼版本《機器人瓦力》(WALL·E),甚至加入了就連阿西莫夫都少有涉及的機器人愛情元素,而在衝突的表達,結尾部分也頗為出彩,這似乎永遠都會成為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的鴻溝。就連去年中國的動畫電影《未來機器城》中,也同樣展現了一個類似的世界與一個差不多的衝突,而在衝突下,則、更為突出展現了主角小女孩與機器人的友誼,只不過故事拼湊的痕跡較為明顯,節奏把握和邏輯問題也表現的並不太好,成為了影片的瑕疵。

地平線封面

零之曙光·伊麗莎白·索貝克給人類最後的希望

那麼,《地平線:零之曙光》裡,又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至於末世的形成,是要怪罪與機器人,還是人類本身呢?

故事的開始,我們先從世界上最光鮮亮麗的企業家法羅·泰德說起,也正是他的法羅公司,致力於通過科技手段解決人們的生活問題,成為了人們的新寵。

當然,解決手段,自然是功能各異的機器人。

法羅公司不可能因此滿足,之後他們開始進軍環保領域,而伊麗莎白·索貝克博士的突出貢獻讓法羅公司在環保行業混的風生水起,至於證明,則是2049年的民意調查滿意度表,民眾對法羅公司的滿意度超過90%。

此時的法羅·泰德想要賺大錢,他想到了戰爭,戰爭機器人的利潤實在太過誘人了。

與機械生物的戰鬥!

伊麗莎白·索貝克博士在知道了法羅公司的發展意圖以後,毅然的選擇了離開,但這並不能阻止法羅公司研發戰爭機器人的腳步。

法羅公司利用之前的經驗,研發出了最為可怕的戰爭機器,這些機器人甚至有超強的自我複製功能,可以把所有的物質轉化為自己可用的能源,來成為接近無敵的存在。

如此危險的設計,造成後果,整個人類或許都很難承受,而這樣的事情,也的確發生了。

某一天,戰爭機器失控了,他們不再接受人類下達的任何指令,並且開始瘋狂的複製自己,然後繼續吸收所有的資源,包括生物。

根據推測,十六個月以後,地球上的生物,就會不復存在。

法羅·泰德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趕忙找回了才華橫溢的伊麗莎白·索貝克博士,可就算這樣,破解這些瘋狂的殺戮機器,也需要數十年的時間。

騎著機械坐騎探索末世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伊麗莎白·索貝克博士開啟了零之曙光計劃,開始召集人才,對地球環境進行改造。

美國軍方為了打消民眾的恐慌,對外宣傳是在研究武器裝備,來對付這些機器怪物。

至於改造地球的環境,其實遠不是他們這一代人能做到的了,這個使命也只能交由機器人AI來完成了,這也就是我們在遊戲中了解到的蓋婭(Gaia),作為核心,她負責著所有對應的系統,然後開始對蕩然無存的生物系統進行重塑。

當然,蓋婭的分支系統裡有一條關鍵的分支,就是密涅瓦(Minerva),這個分支可以在幾十年的運算之後,破解那些戰爭機器,並將其關閉。

另外,負責野生動物與植被的各種分支系統,也都被逐一的設計出來。

生態恢復之後,還有一個搖籃系統,可以在設施內部開始孕育人類……

人類的滅亡不可避免,這如同《最後生還者》裡所描述的一樣,人們對於真菌的感染,是沒有應對策略的,即便是最為先進的醫學技術,在短期內也不可能研製與疫苗。

擁有伊麗莎白·索貝克博士基因的Aloy

這些科學家們為了保證人類的延續,還設計出了哈迪斯(Hades)這個底層分支,以確保地球的環境可以被正確重塑,也就是說,一旦蓋婭的改善失敗,哈迪斯就會啟動,並且摧毀失敗品,復位重塑過程。

玩過《地平線:零之曙光》的玩家都知道黑底斯,其實就是這個哈迪斯模組,由於被不明力量入侵,哈迪斯失控,並且想要和蓋婭爭奪許可權,想要摧毀重塑中的生態。

蓋婭想用自爆的方式解決掉哈迪斯,卻沒成功,只不過她在自爆前,用伊麗莎白·索貝克博士的基因製造了一個女嬰,也就是玩家所控制的女主角亞蘿伊(Aloy)。

此時被孕育出來的新人類,由於缺乏阿波羅分支,還處於原始社會的形態,並且在蓋婭自爆之後,很多分支發生了明顯的故障,所以才會出現很多機械物種。

亞蘿伊所要做的,便是解決黑底斯,並找出事情的真相,最終成功修復蓋婭……

機器人的力量,是強大的。

或許三大法則可以儘量去保護人類。

可人心是難以捉摸的,在《地平線:零之曙光》中,人類的貪婪甚至毀滅掉了自己,無法挽回……

結尾·為了人類自己,當個平凡的英雄

對於機器人的研究,同樣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甚至在某個未知的年代,機器人還真的會成為戰爭的主旋律,遊戲和科幻故事裡的東西,會變為現實。

這些擔憂,或許在很多人看來,有些沒必要,但《地平線:零之曙光》裡同樣也有涉及到一些生態的問題,至少如果我們人類繼續這樣揮霍,可能在某個時間節點,還真會成為悲劇。

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這個問題,或許是有些無力感的,寶琳也承認。

但在力所能及的時候,請愛護一下我們的地球,當一個小小的亞蘿伊,一個平凡中的小英雄,就是這樣。

關於遊戲的玩法與超高素質的畫面,寶琳在這篇文章裡沒有提及,這在以後也可以繼續討論,為什麼有的玩家認為遊戲機制部分略顯枯燥,還有對於支線的設計與演出,包括對於沙盒與線性的探討。

那麼這些內容就留到下次吧,Sayonara了,小夥伴們。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為什麼說阿里巴巴本身是雲上資料中臺的最佳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