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自從“O2O”概念風靡以後,社群便利店就開始站在“風口”上,成為電商巨頭打通線上線下緊盯的目標。其中最為積極並卓有成效的當屬京東,目前已宣稱在全國15城市大約10000家便利店展開合作。另外一向善於打破常規的順豐的真正O2O“嘿店”,誓將把“物流基業”的優勢進行延伸,已經直達4000家。當然,還有可怕的騰訊和阿里正在有條不紊的佈局線上線下生態圈。可見,社群便利店未來幾年將會迎來爆發式的機遇與挑戰。

最新的資料同樣會讓我們感到振奮,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顯示,2013年,全國26個城市的便利店門店平均增長率為30%,普遍高於傳統百貨及大型超市的開店速度。

社群便利店真的火了,可是,如果細心觀察會發現,目前不管是類京東的線下便利店合作,還是類順豐的快速佈局,這些便利店都是屬於連鎖性質,而在我們城市中長期以來,既根深蒂固又零散單一的私人個體便利店似乎都總是成為了被忽略的物件,它們遍佈在城市新老社群的周邊、居民樓下或大街小巷等,小小的店面,就像“野火吹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小草,不僅不會被這些“正規軍”得連鎖便利店打敗,而且許多個體便利店依然活得滋潤自如。

可想而知,隨著O2O的逐漸深入,顧客的消費習慣會慢慢被顛覆,而手握資本大權的電商巨頭似乎並沒有看上這些個體便利店,因為拓展合作和教育的成本太高。因此,個體便利店即使不會消亡,但也難免存在著被吞噬“市場份額”的空間,他們如何張開懷抱擁抱“O2O”,展現所謂“長尾營銷”的破局,實現“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的中國夢,值得我們去深思。

個體社群便利店有沒有電商基因,我們首先要了解目前的個體便利店的現狀:

首先個體便利店基本都是夫妻店,普遍缺乏連鎖經營的大局思維。

他們的店鋪也許是出於小本創業存活至今,也許是藉助親戚朋友關係拿到一個不錯的先天優勢店面或人流,一個月實現1-3萬的盈利已經算是很知足。但是經過多年經營,他們也已經積累了很多的老顧客。當然,或許也有些個體便利店的老闆試圖想做的更大,但是普遍缺乏連鎖運作的資金與運營思維等。

另外,店面形象,雜亂髒也可以說是個代言詞。

缺乏連鎖經營思維,帶著小本經營的理念,他們的單品的陳列,店面招牌以及貨品規劃等,普遍都帶著隨意性,有時候我們進入他們的店鋪購買東西,難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經常得直接問老闆拿貨。

還有就是進貨渠道與物流。

我們經常會發現,這些個體便利店售賣的產品經常都是不知名的牌子,因為進貨渠道同樣很隨意,有時候還會發現有人騎著三輪車給他們的店鋪送貨。總之,不管是他們產品的進貨渠道,還是物流配送,同樣存在零散單一的特點。

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個體社群便利店本身不具備有連鎖便利店的基因,而連鎖便利店已經成為電商線上線下整合的關鍵。那麼個體社群便利店的應該何去何從?

對於解決個體便利店的電商前途,我還是比較熱衷於“長尾營銷”的理論引入。其實“長尾營銷”已經被談論很多年,不過它多用於產品拓展那些小而雜的市場,所謂“涓涓細流,匯聚成河”、“終結二八定律!” 、“無物不銷,無時不售!”、“一個小數乘以一個非常大的數字等於一個大數!”等等觀點都是最好的說明與詮釋。因此,對於同樣存在長尾機遇的個體社群便利店,如果能夠充分運用,說不定也是個跨時代的、顛覆性的機會。

其實,長尾市場向來都是一個難啃的骨頭,因為解決這個市場經常需要運用人海戰術,成本極高。不過隨著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對我們生活的逐漸滲透,它在開拓長尾市場也慢慢具備了各種優勢,比如運用平臺搭建資訊對稱,而像58同城和趕集網都是屬於較為成功的案例。那麼對於這些龐大的個體社群便利店,如果單獨的去開展電商,難度大,發展更是毫無優勢,也只能需要有長尾端整合的概念,即需要一個系統,搭建起“B2B2C”的平臺,才能顯現出“長尾營銷”的火山式爆發能量,不僅能夠具有電商的基因,也同樣能夠吸引純電商巨頭的青睞眼光。

所謂“B2B2C”的平臺,它是能夠串聯整合企業端、個體社群便利店和顧客的零售業態。整合企業B端的任務:

一是系統平臺的研發,

它可以解決個體便利店的進貨渠道統一,並通過移動網際網路的特性進行線上訂貨下單以及庫存分析,統一物流配送等;

二是商品整合的大宗採購,

以最低的價格獲得更多更好的品牌產品,豐富產品線;

三是社群便利店“微服務”功能的拓展等,

包括支付、水費電費、車票預定等功能線的延伸。那麼,對於個體社群便利店的B端任務就是隻要輕鬆開店就好,集中精力服務於好周邊的顧客,而服務好也並非單純的運用傳統方式,跟周邊重點顧客建立感情紐帶即可,同時也要充分藉助整合企業端的研發系統,把產品訂購服務進行改裝,甚至建立個體店的微信公眾平臺或者直接運用微信的微店形式,搭建周邊顧客的線上訂購店,當然這個也需要整合企業端進行研發支援。

最後是顧客的C端,

他們任務就是便利的消費,他們只要通過微信“掃一掃”即可關注這家附近的個體社群便利店,對於日常生活快速的微消費需求,可以進行線上下單購買,個體社群店進行最後一公里配送,當然也可以享受各種水電代繳、車票預定等“微功能”的快捷服務。

那麼,從“B2B2C”平臺的整個過程來看,整合企業的B端是空缺的,而它恰恰一個最關鍵最核心的部分。目前巨頭電商應該沒有精力也沒有信心來充當這個角色,所以他們寧願選擇連鎖便利店實現快速擴張,因此對於能夠選擇這樣“長尾市場”的企業,用心專注加堅持的開展,應該是一個機會。

另外對於個體社群便利店的B端,它本事屬於現成的存在體,缺乏的是有人能夠幫他們來整合並提供支援。有人也許會懷疑個體社群便利店多而雜,一家一家的洽談會有難度,而且人家未必接受。那麼,這個該如何解決呢?其實很簡單,你能夠幫他們賺錢,幫他們解決痛點和難點,他們何樂而不為呢?對於個體社群便利店的老闆,有這樣的系統平臺,不需要花費任何費用,不影響它的日常運營,一方面他們可以擁有低價的統一進貨渠道,還能讓店鋪功能多元化,有免費的技術支援協助他們服務顧客;另一方面可以擴充套件他的個體店收入。只要這樣的B端服務能夠在一個城市拓展出樣板,它其實很容易在更多的城市進行開疆拓土。

最後是C端的顧客,不管電商的平臺發展如何可怕,顧客對於“最後一公里”配送、24小時快速反應以及各種功能多樣化服務的需求始終都存在的。試想這樣的一個場景,李某的家裡正好做晚飯,突然發現沒有鹽了,她開啟這家附近便利店的微店,直接進行下單購買,當然如果後續有財付通的植入,還能實現線上支付,理想狀態是10分鐘之內,李某家裡就能順利收到便利店送來的一包鹽。因此顧客依然屬於存在體,也是屬於不需要憂慮的部分。

可見,“B2B2C”平臺具有整合個體社群便利店進行電商發展的巨大價值,但是它的價值只是存在於個體社群便利店嗎?一方面,我們都知道長尾營銷的價值就是組合價值,如果企業整合的B端能夠實現某個省的聯結,那麼它對於京東、淘寶這樣的電商巨頭必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它們註定也會成為巨頭進行O2O佈局的一個棋子。如果實現合作,這些電商巨頭擁有的資源以及產品線也能夠為B端進行互補,其實讓這些個體便利店,用小成本在經營著一家大超市。

另外一方面是雲資料的平臺。每個城市如此眾多的個體社群便利店,每個社群便利店又累積著周邊眾多的顧客,如果以單體的力量都是無法演變成有價值的資料庫,但是藉助這樣的平臺運營,個體社群便利店的每天每月進貨資料,庫存的分析,以及個體社群便利店服務顧客的行為資料等,提煉顧客傾向於社群便利店購買的商品以及消費時段需求等等,這些整合的資料分析,反之可以指導個體社群便利店如何經營得更好,甚至可以形成個體社群便利店的運營標準。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二選一”,讓天下的生意越來越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