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馬雲曾將阿里巴巴比作一個動物園,稱裡面什麼樣的動物都有。

天貓、菜鳥、螞蟻金服……不管是內部孵化,還是投資收購,阿里系的新夥伴一般都會為它想個動物的名字或者代號。官方此前公佈的阿里動物園動物形象已達26個,再加上最新加入的考拉海購,已經達到27個,這其中還有很多動物沒有上榜。

根據最新公佈的半年報顯示,阿里業績連續幾年保持近50%的增長。而且因為手持大把的現金,阿里投資的腳步越來越快。有媒體統計表示,最近一年半時間內,阿里完成了超過千億人民幣的投資。

現在阿里市值已超4500億美元,回顧其20年的發展歷程,正是這些陸續加入的“動物”,成就了當下的商業巨頭。

帝國崛起

1、基石

風清揚雖已“退隱”,但江湖上卻滿是他的傳說。

在阿里巴巴公司總部的擋案資料中,有一張珍貴的以馬雲為首的淘寶網(代號:淘公仔)創始團隊合影,只見10位工作人員滿臉燦爛的笑容,慶賀淘寶網的誕生。值得注意的是,照片中的不少人,手中都拿著一件物品,坐在正中的馬雲,雙手拄一把龍泉寶劍格外吸睛。

那是2003年5月10日,這一天淘寶網正式上線。然而,萬事起頭難。

馬雲曾回憶道,“由於沒有人到淘寶網上賣東西,我們就讓十幾個創始人每人從家裡拿出十件東西放到網上交易,結果有的人連十件東西都湊不出來。開始時也沒有人到淘寶網上買東西,我們這十幾個人就互相之間買來買去。”

沒人會相信,這幫人會開啟了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的嶄新一頁,也沒人會想到,這個東西都賣不出去的網站會成為驚天巨獸。

據阿里2019財年第三季度業績顯示,淘寶移動月度活躍使用者已達到6.99億,另外在此之前,阿里就已公佈2018年淘寶GMV達26890億元。

有業內人士評價道:一部淘寶的創業史,其實就是一部中國經濟、社會變遷的進化史。從2003年淘寶成立到2011年,中國GDP年均增長10%,淘寶無疑是這一波紅利的受益者。

到了2012年,更是中國B2C平臺百花齊放的一年,京東商城的銷售規模已經達600億元,凡客聲勢正旺,偏居華南的唯品會將在年底上市。

當時的淘寶商城一直被認為是淘寶最具價值的資產。資料顯示,淘寶商城2011年6月從淘寶分拆並獨立運營,隨後又宣佈全面開放B2C平臺。這使得淘寶商城成為和B2B業務阿里巴巴網、C2C業務淘寶網並駕齊驅的一輛馬車。2011年,淘寶商城交易規模達到了1000億元,超過國內B2C市場一半的份額,網站流量在國內B2C網站內排名第一。

即便如此,後來者的追趕都讓淘寶商城感受到了壓力,再加上當時其飽受假貨質疑,為了鞏固自身“老大”的地位,攻佔高階市場,阿里巴巴決定將淘寶商城品牌化。

2012年1月11日,淘寶商城宣佈更換中文品牌名為天貓(在“動物園”中,代號同為天貓),這意味著阿里巴巴集團電子商務生態體系的戰略性升級已經完成。升級後,淘寶主要面向低端市場鞏固自身地位,而天貓的主要市場是高階市場,主要用來對抗京東等競爭者。

業內人士認為:“改名天貓,脫離淘寶品牌,無論對天貓自身,還是淘寶網,在品牌建設方面,都有非常正向的推動作用。”

果然,在這一年,天貓的銷售額達到2200億元,雙十一成交額達191億元。此後,天貓進入高速成長的快車道。

時間轉眼到了2018年,成立不到三年的拼多多成功赴美上市,成為最年輕的中概股。而其財報中成交金額表現也“羨煞同行”:2018年其GMV達4716億元,同比增長234%,一躍成為僅次於阿里和京東的第三大電商平臺。橫向比較來看,拼多多僅用約三年時間實現近五千億GMV,阿里和京東則分別用了9年和12年。下沉市場的消費潛力可見一斑。

看到拼多多的成功,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終於放下了“傲慢”,想起了五環外的人群,開始奮起直追,圍剿下沉市場。

今年3月,阿里重啟聚划算,同時合併了淘搶購和天天特賣。此前還有訊息稱,阿里考慮將聚划算(代號:章魚小聚)從淘寶天貓中獨立出來,成立聚划算事業群。對此,阿里方面迴應,阿里確實是在用聚划算打下沉市場,但對於成立獨立事業群的問題表示不予置評。

阿里對於聚划算的打造可謂是“盡心盡力”。今年,阿里又在造節,打造出聚划算99划算節。資料顯示,99划算節當天淘系成交同比大增40%,這一增速較天貓618期間的38%還要高出2個百分點。

阿里巴巴大聚划算事業部總經理劉博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剛剛過去的聚划算99划算節,兩天的GMV達到585億元。劉博表示,雙11到第六年的2014年才達到571億的交易額,而今年剛剛升級的99划算節成交額已經超過了第六屆的雙11。

2、擁抱傳統零售

2014年3月,騰訊入股京東15%,並將其旗下部分電商業務併入京東。這一年,京東實現100%的增速,體量已經超過2000億元元,甚至在2014年第三季度,京東已經成為中國自營電商市場裡面佔比超過50%的的電商企業。

面對以阿里巴巴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衝擊,作為傳統零售的代表企業,蘇寧的態度慢慢從抵制、打壓變成追趕與合作。

馬雲是一位戰略眼光超前的人,在他看來傳統零售應該與電商結合起來,在時勢助推下,電商大佬與傳統零售大佬決定攜手共贏。

在2015年8月10日,阿里與蘇寧宣佈達成戰略合作,阿里投資約283億元參與蘇寧的非公開發行,佔蘇寧總股本的19.99%(18.61億股),成為蘇寧的第二大股東。

“阿里與蘇寧曾經有過競爭,很正常,今天大家已經看到,只有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互不排斥、互相欣賞、互相配合,才能打造未來新型的中國商業生態。”馬雲說。

事實上,對於阿里而言,入股蘇寧還有一個巨大的好處就是,在O2O與菜鳥這兩個領域,蘇寧對於阿里有很強的補足性。

O2O涉及到線上線下,網際網路企業不缺流量,缺的是強有力的線下能力支援。對此,阿里早已開始佈局,從2014年開始,用了三年時間逐漸私有化銀泰(代號:銀小泰)商業。而入股蘇寧,也不乏相同的邏輯考量。以蘇寧數量龐大的線下實體店面為基地,拓展阿里O2O覆蓋面,強化體驗效果,鞏固阿里的商業帝國。

3、進軍O2O

盒馬鮮生(代號:盒馬)就是阿里巴巴在O2O業務的嘗試,更是對線下超市完全重構的新零售業態。

2017年7月14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和CEO張勇等人在盒馬鮮生品嚐剛剛出爐的海鮮。盒馬鮮生在阿里內部低調籌備兩年多,隨著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到店走訪,這個不為人知的阿里“親兒子”被推到了聚光燈下,正式成為阿里“動物園”的新成員。

除了自己孵化,直接收購也是阿里佈局O2O的手段之一。

2018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佈,阿里巴巴已經簽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代號:餓小寶)完成全資收購。

半年後,阿里宣佈正式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餓了麼和口碑會師合併組成國內領先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

當時有行業人士分析道,“口碑作為O2O概念和模式的鼻祖,一度在2016年在支付寶中重啟,承擔支付寶流量變現和商業化的孵化專案,又由於新零售餐飲店的交易流程改造而歸屬於阿里巴巴集團總部調動,口碑尤其是擅長的是為把商家潛在顧客吸引到店內;當餓了麼與口碑合併之後,實際上是加強資料流的打通,為商家提供:網購+外賣+堂食+自選(智慧門店及無人超市)。”

4、大物流計劃

前文提到,蘇寧加入阿里陣營,除了助力O2O業務的發展,還能加快菜鳥的建設。恰好,這兩個詞就是阿里入股蘇寧那一年常提及的關鍵詞。

菜鳥(代號:菜小鳥)成立於2013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集團、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以及相關金融機構共同合作共同組建的正式成立的。

有人評價道:菜鳥的誕生實質上就是淘寶大物流計劃,不過這次是阿里藉助第三方物流的路子來實現,因此阿里或者說馬雲並未放棄過物流。

在阿里入股蘇寧之前,蘇寧早已在物流配送和體系方面建立起一堵城牆。蘇寧物流網路擁有5000個服務站,無論已建或者在建倉儲都可以與京東匹敵。蘇寧的物流體系加入阿里陣營,可以加快菜鳥的發展,阿里電商帝國的最後一座“堡壘”得以補齊。

經過六年的努力與積累,現在菜鳥物流網路的觸角已經覆蓋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並且下沉到了中國近3000個區縣,接入快遞員超300萬人次,建設開通的轉運線路609萬條,集運幹線約3000條,在全國擁有超過4萬個菜鳥驛站;在收入端,據阿里最新季度財報(8月15日釋出的2020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菜鳥物流網路實現收入約50億元,同比增長約50%。

5、拓展二手電商

近幾年,618、雙十一、黑五等電商促銷活動催生了一大批剁手黨,在網際網路消費金額屢創新高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閒置物品。隨著共享經濟概念的滲透,二手產品的市場前景也開始廣闊起來。

“哪裡有抱怨,哪裡就有商機。”2014年,閒魚(代號:閒魚)正式上線。

淘寶有萬能之稱,意思是你想到的什麼東西都可以在淘寶買到,而今天的閒魚也有了“神奇”之名,意思是,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在這裡都能買,也都能賣。

發展5年以來,閒魚社群蓬勃生長,現在每天超過100萬人在閒魚上釋出超過200萬件個人閒置物品,累計釋出的閒置物品數量已超過14億件。

但是,閒魚並不甘心做“鹹魚”。“未來幾年,閒魚有望形成一個萬億規模的市場與社群。我相信,到了那個時候閒魚能真正成為改變消費的現象。”閒魚負責人聞仲近期對外表示。

在五年的佈局中,閒魚通過了“差異化”與“服務”讓大多使用者建立起了對平臺的信任。

有訊息透露,明年3月份,閒魚還會進一步完善線下佈局,在全國社群或者校園周邊還會有接近50萬家菜鳥驛站與全國的閒魚小站幫助消費者解決閒置問題。

7、佈局跨境電商

近期,阿里阿里正式確認以20億美元收購網易考拉,後者更名“考拉海購”,保持獨立品牌運營,天貓國際將和考拉海購將進一步融合。此外,阿里還還專門為考拉舉辦了入園儀式。

對於阿里來說,收購考拉自然不會是自家“動物園”新增一個“動物那麼簡單”。收購考拉後,阿里能夠在高階市場和進口領域實現進一步卡位,考拉的品牌價值、供應鏈優勢、倉儲物流資源與阿里形成完美互補。另外,對於考拉來說,在被阿里收購之後,自己將會獲得前所未有的資源支援。

對於阿里巴巴來說,收購考拉,是其佈局跨境電商的重要一步。張勇在去年11月就曾表示:未來5年,阿里將實現2000億美元進口額。隨後,天貓國際方面表示,2019年的重點戰略就是升級直營業務,與平臺業務組建“雙輪驅動”模式,打造海外倉直購新模式。

而直營正是一直以來網易考拉的核心優勢,考拉在南韓、日本、歐洲、美國等地的都有采購點,並重金砸下的大量自建保稅倉儲,資料顯示,網易考拉已經在原有的15個跨境綜合試驗區和試驗點城市中的絕大多數地方進行了倉網布局,保稅倉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

雖然成立僅四年,但網易考拉已經連續3年佔據中國跨境電商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

對於阿里來說,收購網易考拉,第一將在高階市場實現進一步卡位,抑制像拼多多這樣對手的潛在競爭;第二讓其穩穩地卡位“大進口”領域;第三網易考拉的品牌價值、供應鏈優勢、倉儲物流資源與阿里形成完美互補。

在收購考拉之前,阿里早已將另一個跨境電商平臺“收編”到自己的隊伍中。

2016年,為了響應其全球化的戰略目標,阿里投資控股了東南亞的電商平臺lazada(代號:Lazzlion),上線了淘寶精選專案。在此後的三年時間裡,阿里對lazada先後進行了兩次共計40億美金的投資。

據悉,整個lazada的業務分為兩大板塊:本地業務板塊和跨境業務板塊。而跨境業務主要針對在當地國家沒有業務主體的中國商家入駐lazada。lazada的跨境業務,已連續五年超過100%的增長。

去年雙11和雙12購物狂歡節中,Lazada曾先後創下峰值記錄,使用者訪問量高達13億人次,其中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六國銷售額超出日常30倍。

狂飆的金螞蟻

近日有訊息稱,螞蟻金服(代號:支小蜜)的註冊資本已經從157.61億元人民幣變更為235.24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張勇、蔡崇信和胡曉明新增為螞蟻金服董事。對於上述變動,螞蟻金服方面迴應稱,這是阿里入股螞蟻后的正常調整。

此前阿里已對外宣佈,已收到螞蟻金服33%的股份。闊別四年,螞蟻金服最終重回阿里懷抱。根據協議,成為“一家人”後,阿里將不再分享其利潤,並將相應智慧財產權轉讓給螞蟻金服。

事實上,螞蟻金服的發展一直飽受詬病。

螞蟻金服起步於2004年成立的支付寶,當時100%由外資控股,由阿里實際控制。但隨著監管部門對第三方支付越來越重視,外資的身份卻成為了支付寶的發展障礙。為了順利獲得監管部門的第三方支付牌照,阿里不得不把支付寶剝離出來,哪怕因此會揹負不好的名聲。

2013年3月,支付寶的母公司宣佈將以其為主體籌建小微金融服務集團(小微金服),小微金融成為螞蟻金服的前身。但直到2014年10月,螞蟻金服才正式成立。

作為阿里親兒子,螞蟻金服的發展堪稱快速。狂飆5年後,螞蟻金服早已從“螞蟻”長成了獨角獸。

據《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9年第1季度》資料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達到近47.7萬億元,其中支付寶以53.21%的份額繼續位列第一;最新資料顯示,支付寶及其本地錢包合作伙伴已經服務超12億的全球使用者,月活超6億。

在發展之初,螞蟻金服更多的是透過戰略投資"出海",公司強勢佈局南韓、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等多個國家與地區,透過在當地分享技術和經驗打造當地版本的"支付寶",螞蟻金服藉此構築了新的海外數字支付及數字金融生態並獲得了海量使用者。

而得益於螞蟻金服在國內市場的經驗和技術優勢,這些海外版的支付寶也迎來了高速發展,成為當地行業的領先者。而藉助這一模式,阿里也成功在全球市場打造了一個更為開放的體系。尤其是後續伴隨著支付寶、淘寶、飛豬等在海外持續拓展業務,不斷帶動阿里各大業務板塊在全球生態的融合。現在,中國內地的消費者今天已經可以在全球56個市場使用支付寶。

除此之外,螞蟻金服一直相當於阿里的第二個戰略投資部。

過去8年,螞蟻金服至少投資了160家公司,僅2017年,螞蟻金服便完成了超過200億人民幣規模的戰略投資,成為一級市場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很多時候,阿里系的投資都還是由阿里與螞蟻金服合作完成的,亞博科技(代號:歡猩)就是這樣。

2016年3月,亞博科技宣佈,公司已與買方簽署認購協議,買方將擁有亞博科技59.45%的股份,成為公司的大股東。而這個買方,正是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的合資公司。

資料顯示,亞博科技控股是一家彩票領域的上市企業,集團主要從事遊戲軟體、系統、硬體及終端裝置、彩票管理及網際網路及電話彩票。

交易完成後,亞博科技將與淘寶、支付寶訂立業務合作框架協議,亞博科技將成為阿里巴巴集團及螞蟻金服集團彩票業務的獨家業務平臺。由此可見,阿里將淘寶彩票運營權交於亞博,以此換來對其公司的控股權。

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都設立了各自的投委會,兩者之間緊密協同,但決策又相對獨立。螞蟻投委會成員包括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逍遙子)、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等,反而是馬雲並不在名單之中。

“我們團隊沒有明確的KPI。因為你做的是戰略投資,你很難給它定義。如果要求你今年必須投多少個專案,或者要求你投的專案必須有多少回報,就會走偏了。”螞蟻金服投資部投後管理的負責人朱超在接受採訪時認為,螞蟻戰略投資的作用,更多的是潤物細無聲。

“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

2019杭州雲棲大會前幾日如期舉行。這一次罕見地出現了三人同臺的場面,阿里雲(代號:小ET)三任Quattroporte雲集於此,分別是“雲端計算之父”王堅、“孫權”胡曉明和“行癲”張建鋒。

讓我們把目光轉回12年前。2007年,時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的王堅對馬雲說了一句,“如果阿里還不掌握技術,未來將不會有它的身影。”於是馬雲認定,王堅就是他要找的人。

當時的阿里巴巴面臨一個重大的危機:公司的“計算力”快不夠用了。

為了滿足阿里巴巴龐大的計算任務,為了避免被國外技術供應商扼住喉嚨,阿里急需一套自己的技術架構。它要能同時排程數千臺計算機,組成一個巨大無比的“大腦”。

在此之前,中國卻從未有人構想過雲端計算,沒有人知道什麼是雲端計算,也不知道雲端計算是用來做什麼的。當王堅開始研發雲端計算的時候就有人公開嘲笑道,"王堅怕不是個騙子吧?"

在 2012 年的阿里雲年會上,王堅走上臺說,“這兩年我挨的罵甚至比我一輩子挨的罵還多。但是,我不後悔。只是,我上臺之前看到幾位同事,他們以前在阿里雲,現在不在了。”

當時,已經出現離職的員工勸主管,“阿里雲很快就要拆了,你要想想你去哪裡。”這是王堅的至暗時刻,成就偉大的過程都會有黑暗的時刻,挺過了就迎來了黎明。

阿里雲苦苦撐著,人心飄搖,解散的流言四起。最終,流言終於傳到馬雲耳朵裡。

“我每年給阿里雲投10個億,投個十年,做不出來再說。”他對著阿里巴巴集團所有人,斬釘截鐵地說。這一句話,讓所有的流言逐漸平息。

2013年,王堅迎來了勝利的曙光,經過日以夜繼的拼搏,其自主研發的阿里雲端計算的核心技術“飛天”系統問世。

當年張勇藉助雲端計算平臺,使天貓雙十一交易額翻番,依靠阿里雲的網路儲存,成本省了一大半。此後,僅一年,雲端計算就幫阿里賺回了超過6.5億元。阿里雲,成為了中國第一家擁有完整雲端計算能力的企業。阿里雲也從此牢牢地佔據了世界雲端計算前三的位置。

在2015雲棲大會上,阿里雲釋出全新品牌口號及品牌廣告——“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阿里雲認為,計算的終極意義是發揮數字的力量,去解決問題、創造價值,讓數字不止於數字。

此後4年間,阿里雲營收強勁增長20倍,2019財年營收達到247億元。據Gartner,2018年阿里雲在亞太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到19.6%,比2017年的14.9%,增加了4.7個百分點。市場份額首次超越亞馬遜和微軟的總和。

當初,很多人並不重視王堅的“掌握技術”一說。時過境遷,觀念早已轉變。

今年的雲棲大會上,現任阿里雲掌門人張建鋒釋出了阿里的首款AI晶片含光800。這款晶片號稱是全球效能最強的雲端AI推理晶片,效能及能效比均全球第一。晶片的製造者,是一年前阿里宣佈成立的一家獨立運營晶片公司——平頭哥。

去年這個時候阿里巴巴達摩院聯合中天微成立了“平頭哥”半導體公司,一時間,輿論鼎沸,有人說馬雲這是賣情懷、蹭熱度、借貿易戰打民族牌搞營銷。但他們根本不關心“平頭哥”在做什麼,做了什麼。

從去年成立到現在,平頭哥已經拿出了三款晶片——RISC-V處理器“玄鐵910”、AIoT平臺“無劍”、以及最近釋出的高效能NPU含光800。

據早前報道,阿里巴巴官方解釋稱,“平頭哥”是蜜獾的別稱,號稱是“世界上最無所畏懼的動物”。取得此名,也是希望這家公司學習“不怕”的精神,要持續的負重前行。

馬雲也曾評價過”平頭哥“,他說:“我對平頭哥感興趣就是,他太牛的就是跟人打架無所畏懼,他就是你別告訴我對手是誰,也別告訴我有多少人,只要告訴我時間地點就可以了,我這個人我從來不怕說什麼挑戰,其實這就是我們這些人做創業者、企業家要用的勇往直前,不放棄的一種精神才會有今天。”

“另一個淘寶”

“行癲”張建峰說,在幫助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智慧移動協同方面,釘釘(代號:釘三多)是傑出的代表,意義堪比淘寶在消費領域的影響。“就像淘寶幫助一千萬個品牌實現電子化一樣,釘釘這個平臺,也在幫助一千萬個企業實現組織的線上化和移動化。”

然而在如此重要的釘釘,在2015年初第一版產品上線的時候,卻連發表會都沒有辦。雖然,在此之前釘釘團隊已將產品產品打磨了一年。

最開始的時候,就連阿里內部也很少有人知道釘釘。2015年,馬雲去復星集團參觀,這才聽說,“你們阿里旗下有一款產品,幫復星解決了不少管理問題。”

沒人想到,上線一年後釘釘就有了30萬活躍使用者,兩年之後釘釘會以每年200%的速度成長。

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釘釘使用者數突破兩億,企業組織數突破1000萬家,釘釘成為了無所不在的組織利器。

時至今日,釘釘已經不僅僅是釘釘,作為承載阿里企業服務使命的終端,其身邊圍繞著阿里雲、阿里AI、達摩院等組成的一整套阿里大中臺體系。

正如釘釘CEO陳航所說,“阿里雲準備好了數字化計算的雲基礎設施,釘釘點燃了企業市場的數字化。”

有業內人士認為,釘釘作為數字化轉型2.0時代的一個平臺級的引領者、推動者,其所帶來最大的價值在於重構溝通方式、優化協作方式、推動組織變革,發起並支撐一場組織層面的“轉基因工程”,不僅實現了企業內部跨部門高效協同,更重要的是,創造了一個連線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銷售商、代理商、消費者的平臺。

今年3月,阿里啟動了數字經濟體企業服務能力計劃,某種程度上,釘釘正是其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幫助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編織一張具備未來組織特性的“去中心化智慧生命體”組織網。

當然,這張網不可能單單由釘釘自己打造,阿里媽媽(代號:袋耳朵)、B2B(代號:阿牛)、友盟+(代號:友小盟)、阿里健康(代號:小鹿醫生)的部分業務以及鹿班等都是其中的一份子。

2013年,是友盟和蔣凡的重要轉折點。那一年,友盟創始人覺得這個商業空間不大,因此決定以8000萬美元賣掉公司,接盤者是阿里,友盟變成了友盟+,而這個創始人正是蔣凡,這個在現在被譽為張勇“接班人”的80後。

目前,友盟+已經是國內領先的第三方全域資料智慧服務商,專注為網際網路企業提供一站式資料分析運營服務。截至2019年6月已累計服務180萬移動應用和815萬家網站。

雖然友盟+的出場鏡頭不多,但它的確是阿里to B業務的重要一環。

事實上,阿里有單獨的B2B事業群,主要囊括阿里國際站和1688,其中Alibaba.com(阿里國際站)是全球最大的外貿電商平臺,服務全球200多個國家地區的買家,覆蓋40個主要行業;1688.com則是全球最大的內貿採購批發平臺,佔據B2B行業半壁江山。

而阿里媽媽則和阿里巴巴B2B系統類似,它是個廣告位供需雙方的溝通平臺。網站們把自己的廣告位列出來,廣告主來挑挑揀揀,看到合適的就買下來。這裡是把廣告位作為一種商品來銷售了,明碼標價,各取所需。

隨著網際網路與各行業的快速融合,一直低調前行的B2B電子商務的價值正得到快速釋放。眾多投資界、科技界人士都在高呼:B2B正在成為下一個風口。

對出行的執念

2014年國內網際網路領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高德正式與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達成確定性的收購協議。

這項收購併不意外。對於阿里巴巴來說,收購高德地圖(代號:高小鷹)將增加其發展O2O的砝碼。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地圖作為入口的作用正在不斷被強化。手機與位置資訊有密切的關係,手機地圖不僅可以成為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生活服務的入口,也可以衍生出眾多移動應用,成為基於使用者位置與線下商戶之間關聯的各種O2O應用的平臺。

地圖是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戰略產品。谷歌擁有谷歌地圖,蘋果為了擺脫谷歌地圖,自己研發出地圖產品。在國內,騰訊地圖、百度地圖皆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但阿里投資高德之前,尚沒有一款可以與競爭對手抗衡的地圖產品。“既然沒有,那就索性收購一個。”

成立於2002年,從一家資料提供商到推出國內第一款手機導航軟體,再到2014年成為阿里全資子公司,多年來,高德持續霸佔“地圖一哥”的位置。

根據國內權威資料平臺QuestMobile資料顯示,高德地圖月活躍使用者已超過4億,日活躍使用者(DAU)峰值達到了1.15億,不僅是DAU唯一破億的出行類App,也位列國民十大超級應用。

2019,是高德加入阿里的第五年。今年,高德又講了新的故事。

高德日前對外發布,打造的聚合出行平臺目前已經接入了40家出行企業,包括了網約車龍頭老大滴滴、新興品牌T3出行等。對於高德的願景,高德集團董事長俞永福是這樣說明的:“高德將充分依託自身在連線、技術、生態等方面的優勢,幫助傳統出行企業實現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共同打造新出行生態。”

所謂的出行生態就是將線下的車輛、司機、傳統運輸企業與線上的出行平臺相結合,運力盡最大化釋放,一鍵全網打車也許就是對新出行生態的解釋,高德集團Quattroporte劉振飛更是用“平臺的平臺”來概括了高德的定位。

對於阿里而言,高德地圖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加強阿里的數字生態的基礎設施建設,當然更顯而易見的就是,增強阿里出行領域的實力。

飛豬(代號同為飛豬)應該是在阿里出行矩陣中,自己孵化較為成功的一個。

飛豬原為阿里旅行,系阿里旗下的綜合性旅遊出行網路交易服務平臺。

背靠阿里這顆大樹,飛豬擁有資料支援和流量優勢,加上定位90以後的年輕人群體,雖然在機票、酒店、線上服務、定製旅遊等方面與攜程繫有正面競爭,但在已經佔據線上旅遊市場半壁江山的攜程系面前,依然能按照自己的節奏發展。

近日,阿里巴巴合夥人、飛豬Quattroporte趙穎在2019環球旅訊峰會上透露,飛豬正在逐步與支付寶小程式打通。未來兩端的互動、交易、訂單和服務都將相互連通,商家無論在飛豬還是在支付寶小程式上架,都可以在經營私域流量的同時,享受到來自阿里生態公域流量的互補。

其實,阿里對出行是有執念的。

這份執念從最初的打車大戰綿延至今。近期有傳言稱哈羅出行或將完成螞蟻金服領投新一輪融資,融資額約為3到4億美元,估值約為40到50億美元。不過對於此事,哈羅一直不予置評。

對於出行,阿里內部極為重視,尤其在敗北打車大戰之後。據悉,整個阿里出行生態有超過20個BU,涵蓋高德、阿里雲、阿里汽車,以及大搜車等諸多被投公司。

仍處虧損的大文娛

今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發出內部信,宣佈新一輪面向未來的組織升級,其中提到,“明確大文娛一號位,聚焦大文娛各業務的緊密融合”。

阿里巴巴集團大文化娛樂版塊於2016年6月15日成立,隨後,2016年10月31日,阿里大文娛事業群正式籌建。

阿里大文娛要做的,是讓Sunny的年輕人更快樂。馬雲曾指出,以“文化娛樂”為代表的“快樂版塊”是阿里巴巴集團未來重要的戰略方向。

在在張勇宣佈的阿里巴巴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中,樊路遠擔任阿里大文娛事業群Quattroporte,負責優酷、阿里影業、大麥、互動娛樂。而創新業務事業群被重組,由朱順炎擔任Quattroporte,負責 UC及旗下移動創新業務、天貓精靈、阿里文學、阿里音樂。

阿里大文娛實際上是“動物”最多的一個園區。九遊(小九)、蝦米音樂(蝦仔)、神馬搜尋、淘票票(票票)、UC(UU)、書旗(小七)、優酷(猴三迷)、大麥(麥小咖)……

“動物多”並不代表力量大。阿里大文娛自2016年成立以來,除了業務佈局和高層調整的一舉一動受到業內高度關注外,因虧損而引發的質疑也一直難消,直至今日,阿里大文娛仍處於虧損狀態。

似乎,在所有領域內“雨露均沾”的傾注精力,便意味著沒有一個領域能夠全力獲得爆發式增長。

在移動音樂領域,蝦米在網易雲和QQ音樂的壓制下一路衰退。根據艾瑞諮詢釋出的資料,騰訊音樂在世界音樂庫的覆蓋率超過90%,而蝦米僅有20%,即便只有20% ,但是每年支付的版權費用卻是收入的十幾倍,平臺虧損連年激增。

在文學領域,發力較晚的阿里文學更無法與閱文集團一較高下。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動物”表現得都差。

在UC方面,相對錶現也不錯。目前其定位為“大資料新型媒體平臺”,據官方介紹,UC月活躍使用者數達到4.3億,移動搜尋品牌“神馬搜尋”在資料上位居國內移動市場居第二。同時,UC在海外業務的佈局已經初具規模,在印度、印尼等多個新興國家市場佔有率達到第一。

此外,大麥網做到了業內的頭部;淘票票與貓眼平分秋色;優酷在這一年中也實現了觸底反彈。

在過去的2018年,整個大文娛虧掉了213億元。在持續的虧損之下,阿里大文娛也必須迅速收縮止損,調整戰略。

大文娛主帥樊路遠心中早有計較、在剛剛接手大文娛事業群后,他在《財經天下》的採訪中便這樣闡述了他對大文娛體系中各個板塊的定位,“大文娛有很多業務,我們一定要化指為拳,最核心的三個手指一定是前端的優酷、阿里影業(包括淘票票)和大麥網,後臺則是文學、音樂、互娛、藝人經紀等支撐業務,而UC則是底層的基礎設施。”

現在,阿里巴巴迎來20週年生日,馬雲卸任,張勇掛帥,阿里巴巴整體將進入一個新的時期。馬雲雖然退休了,但他當年對於大文娛的扶持戰略還在執行著,畢竟馬雲說過,“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怎樣才能讓使用者更喜歡你的APP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