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商平臺的出現,群眾的生活習慣也發生了很大改變。以前人們買什麼都要去實體店挑選,不過現在只需要動動手指,直接在網上下單,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了。而這一切的開始,還要感謝一個人,他就是馬雲。即便那時候很多人都不看好電商平臺的背景下,馬雲依舊堅持未來網購會成為市場趨勢,現在這一切也確實如他所想。
正是因為馬雲創造了阿里巴巴,才讓中國人的購物習慣甚至是支付習慣發生改變。而馬雲和阿里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局面,事實上在阿里巴巴的發展過程中,還有這樣一位人物。他曾經“騙”了馬雲100億,那時候不少人都叫他“騙子”。但是馬雲卻甘願“掏出”100億交到他手中,通過10年的時間,回報了馬雲4500億。
這個男人就是王堅,他是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也被稱為“阿里雲之父”。雖然是阿里受到爭議最大的一位領導,不過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洗白”,就算被中國人大罵是“騙子”,也沒有對此辯解過。其實王堅的學習生涯也是十分出色的,18歲的時候他考進了杭州大學心理學系,28歲憑藉博士生的身份,去往美國進行交流學習。
回國之後的他拿到了心理學博士的學位,由於他選擇的是工業心理學,因此不可避免會涉及到和計算機有關的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王堅發現自己對於計算機這一領域興趣十分濃厚,他甚至會“偷偷”去旁聽計算機的課程。發現自己這一興趣之後,為了有更多的時間研究計算機,他直接辭去了系主任的工作。那時候所有人都不理解他,認為他這麼做是在“自毀前途”。
不過那時候王堅的才華被李開復發現,於是他將王堅拉進了微軟研究院。這也為之後王堅在計算機領域打下了厚實的基礎,在微軟的優異表現也被領導發現。那時候就連比爾蓋茨都十分欣賞王堅的才能,可見他在微軟的地位還是不容小覷的。
在遇到馬雲之前,王堅的日子一直都是順風順水。不過在2007年的時候,他說出了一句改變阿里、馬雲還有他自己的話。就是這句:“如果阿里還不掌握技術,未來將不會有它的身影”,正是因為這句話,才讓馬雲產生了興趣,認為遇到了一個比自己還懂阿里的人。
一年後馬雲將王堅挖到阿里,給予王堅阿里首架構師的職位,主要工作就是幫助阿里輸出技術,並且負責研發雲端計算這方面。不僅如此馬雲還承諾每年在這方面都會投入10億資金,一直堅持投入10年,也就是100億的資金。那時候大家都不理解雲端計算這一概念,認為王堅就是個“騙子”。一開口就是10億,這一專案除了會“燒錢”,根本就沒有什麼前途。
加上後來王堅在雲端計算這方面一直沒有大的突破,也更加讓外人堅信他只是為了“騙”馬雲的錢。要知道在十幾年前提出雲端計算是什麼概念,無異於在二十年前說未來中國會進入一個“無現金時代”。在那個時候肯定是沒人相信的,而且馬化騰對於這一事件還發表了看法,表示“這個事情再過幾百年之後或許有可能,但是現在還是過於早了”。由此可見馬化騰壓根就不看好雲端計算,相當於“拒絕”了王堅,但是馬雲卻沒有因此動搖。
面對外界的各種爭議,王堅團隊不少成員都扛不住這樣的壓力,甚至不少員工都離職了。因為他們覺得根本就看不到希望,畢竟那時候中國整個雲技術都是一片空白的狀態,誰也不知道這一市場究竟有沒有前景,或者說能夠帶來怎樣的收益。王堅帶著自己的團隊天天加班開發這項技術,那幾年忍受了市場太多的指責和謾罵。唯一的信念應該就是馬雲給的,如果不是馬雲堅持對雲端計算投入資金,或許連王堅都在這樣的指責中準備放棄了。
就在大家都覺得阿里雲只是一個噱頭,根本拿不出任何成績的背景下,2013年阿里雲終於有所突破。這一年阿里雲拿下了萬網,已經能夠給使用者提供完整的雲服務了。直到這個時候,才慢慢有人理解王堅到底在做什麼。而阿里雲也開始面向企業出售雲服務,由於在產品品質這方面有所保障,阿里雲在市場也逐漸有了“買家”,慢慢步入正軌。
2014年的時候已經有140萬客戶使用阿里雲端計算平臺了,2016年阿里雲又開展了城市大腦計劃,通過人工智慧指揮交通。目前年營收達到112億元之高,估值高達4500億,說王堅“還給”馬雲4500億其實也不為過。而阿里雲也成為了螞蟻金服之後另一家“獨角獸”企業,在全球雲端計算這一市場,阿里雲排名第三,僅次於亞馬遜和微軟,地位還是不容小覷的。
2019年王堅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了中國首位從民營企業走出來的院士。而王堅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馬雲100億資金的投入沒有白費,說是王堅“騙”了馬雲100億,但是他卻還給了馬雲4500億。可見馬雲看待人才的眼光還是十分犀利的,並沒有看走眼。花費了十年的時間將阿里雲端計算拉到和微軟、亞馬遜差不多的水準,這樣的成績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這也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沒人走的路,不代表就一定不是好路。也許看上去一片漆黑沒有前途,但是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的奉獻,後面的人才能更加平坦的走向這條路。馬雲如此,王堅亦是如此。沒成功之前總是不被理解的,只要我們能夠堅持自己的選擇,相信結果一定不會辜負我們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