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5月,剛剛過了手機的密集釋出期,本以為可以鬆口氣,結果沒想到手機品牌的音訊產品又接踵而至:OPPO、小米、華為,還有本文的主角vivo。客觀地說,從品牌與技術的本源上看,vivo應該是當前智慧手機幾大頭部品牌中,對聲音的理解最為深厚的一家,因為10多年前其轉型為智慧手機廠商時,“Hi-Fi”就是其名頭之一,做音樂產品時間更長。今天,vivo第一款主動降噪耳機 TWS 2正式釋出,對於它的表現,說實話我還是比較期待的。
雄心勃勃遭遇來者不善
說到vivo在手機音樂領域所幹過的事兒,估計很多朋友都耳熟能詳。它是最早將Hi-Fi領域晶片與技術引入到手機上的品牌,“Hi-Fi&Smart”成為這個品牌立足智慧手機領域最初的兩個支點。原來傳統音訊領域的廠商壓根兒沒有考慮過,往輕薄的智慧手機裡頭塞自家那些高功耗高電壓的晶片,是vivo硬生生靠自己的本事幹成了,更改介面電壓,調整安卓系統底層與音訊相關的介面,以便讓這些“外來客”能在智慧手機上跑起來。正是因為這些工作,vivo還一度成為高通進行晶片音訊驅動協議等方案完善的推動者。
除了推出一系列具備強悍音訊硬體系統的智慧手機外,耳機自然也是vivo在這個歷程中相當重要的產品。現在去vivo的官方商城,還能看到那些熟悉的身影,比如vivo很多手機的經典配塞XE600i,還有XE800i這款耳機,雖然現在它的價格不過299元,但當年它作為Xplay3S影音旗艦的配塞推出,單獨銷售的價格其時也算不上便宜,憑藉過硬的素質,還著實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與關注,一時間為很多音樂愛好者所津津樂道。所以,在做耳機這件事上,vivo並不是生手,反而深諳其道。
這些音訊產品的推出,都離不開vivo金耳朵實驗室的調校。據我瞭解,vivo金耳朵聲學實驗室是由研發和聽音除錯兩個部分組成的。當vivo音訊相關產品的硬體設計測試完成之後,就會交由這個團隊的成員試聽打分,彙總意見之後再進一步進行調音,除此之外,這個團隊還參與著各種手機及智慧終端產品的研發,把控著各類產品在音質方面的品質。這個做法就和現在vivo影像部門“圈養”的攝影師團隊非常相似,而這種由專業人士組成的試聽、研發團隊,自然也能讓產品最終的調音具備更好的普適性,畢竟專業人士和普通消費者的聽音取向還是有所不同。
有意思的是,這個聽音除錯團隊的人員並不固定,而是在vivo實行內部招募機制,要是誰有興趣加入,就需要透過多達八項的測試來證明自己擁有一副“金耳朵”。為了讓這些團隊成員的聽覺保持狀態,vivo還花費重金,為這個團隊打造了一間“聆聽室”,其內添置數十萬元的專業音響裝置,就是為了讓“金耳朵”團隊成員可以保持聽覺的高水準。我也有幸去過這個地方,2018年vivo與DTS合作,對王友飛飛哥的專訪就是在這間小屋子裡完成的。
但是,當做大做強的vivo修改了Slogan,當手機都在取消3.5mm介面,當無線音訊產品慢慢成為更多消費者的選擇時,vivo的音訊產品卻顯得有些懈怠。2019年底,伴隨著旗艦NEX 3的釋出,vivo家的首款真無線藍芽耳機——TWS 1才釋出,半年多以後的2020年6月1日,vivo TWS Neo的推出才改變TWS 1形單影隻的局面。
除此之外,對於TWS耳機的定位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到底是要獨立存在,還是藉助手機這個頂級的流量入口,讓手機與TWS耳機在渠道中互為推動,相輔相成?我相信按vivo的傳統,“金耳機”團隊在TWS 1的開發過程中也貢獻了不少力量,但從產品的定義思路來看,vivo似乎想要復刻當年的Hi-Fi戰略。可惜時代不一樣了,大部分消費者在選購TWS耳機的時候,就是奔著輕鬆的使用方式以及解決沒有3.5mm介面這個問題去的,作為日常使用的重要物件兒,價格、效能、功能,消費者是不願意落下任何一項的。
所以,個人覺得,在手機品牌這樣的內部環境中,只有想清楚了這個問題,才能真正下手去做音訊產品。在TWS 2釋出前夕,我提前拿到了產品,經過試用試聽,我認為vivo現在終於想通了這個問題,“金耳機”團隊的優勢也得到了更好的發揮,那個手機音訊界曾經的王者品牌,本就應該如此。
純正好聲音
在外觀上,vivo TWS 2還是延續了其家族化的設計思路,臥式電池盒在當下的同類中算是小巧之流,不過比起立式設計的TWS 1還是大了不小。這個沒辦法,在功能設定上更強的TWS 2必然需要更大的電路容納空間才行,所以耳機本體變大在情理之中。不過別擔心,4.7克的單體重量是完全沒問題的,而且耳機柄的縮短,也讓耳機本身的精緻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這一點我是叫好的。
在平臺選擇上,這次TWS 2就明顯要聰明很多了——採用高通面向主流市場的QCC3046藍芽晶片,藍芽5.2版本,支援高位元速率的QUALCOMM aptX Adaptive連線協議。隨著技術的進步,高通3系列藍芽晶片的能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包括之前明顯的短板電池續航。再加上此前vivo TWS Neo上也是採用的這個平臺,因此在調校最佳化上難度更小,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其他地方,是一個非常平衡的選擇。
眾望所歸的ANC功能這次終於出現在TWS 2上,而且最高達40dB的主動降噪能力,在當前這個ANC耳機當道的時代也是不弱。同時,TWS 2還提供了三檔主動降噪強度可調以及自適應降噪功能,以滿足使用者在不同場景下的使用需求。對我這種經常飛的人來說,TWS 2的降噪能力坐飛機是足夠用了。而且它的佩戴感也比較舒適,入耳程度不算很深,降噪開到最強也沒有太強的耳壓,所以一趟航班坐下來,耳道並不會有明顯的不適感。但是,它畢竟還是入耳式設計,所以為了健康考慮,個人建議還是要理性控制使用時長。
在操控上,TWS 2從之前單純的點選+觸控式改為了觸控+按壓三者結合的方式,諸如降噪模式、播放控制這些功能都改為捏合耳機柄實現,音量調整則是雙指滑動實現,這種設計的好處自然就是大幅度降低了誤觸的可能性。而且,TWS 2也直接支援雙裝置同時連線,音訊流自動切換,這對於多裝置的使用者非常友好。在功能上,TWS 2已經沒有什麼短板,成功立足TWS耳機的第一陣營。
當完成了功能的打造,就該看看TWS 2的音質打造了。首先,vivo音訊團隊深知頻寬對於好音樂的重要性,所以憑藉早年和高通音訊團隊達成的良好合作關係,這次TWS 2搭載了vivo與高通聯合打造的DEEP-HD 超清音訊引擎,它基於高通aptX Adaptive編碼技術打造,採用QHS高頻寬藍芽傳輸技術,可提供最高於普通藍芽連線3Mbps兩倍的傳輸頻寬,達到了6Mbps,有效頻寬更達到了1~1.2Mbps,足以承接CD音質的頻寬需求。而且透過射頻技術的最佳化,在連線與傳輸穩定性上也明顯改善,對比同平臺的TWS Neo,複雜環境下的資料量也提升了四分之一,而這應該是目前藍芽耳機都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因此,在體驗TWS 2期間,我很少遇到有斷流的情況,也許這此後,我給出差筆記本配的TWS耳機就會從TWS 1變成TWS 2了吧。
在完成了傳輸這個環節之後,TWS 2的音質表現就將vivo“金耳朵”團隊的作用體現得淋漓盡致。先說結論:在499元這個價位,我認為vivo TWS 2是音質綜合表現最強的一款TWS耳機,沒有之一。在聽感方面,它與同價位耳機很明顯的區別就在於,它擁有足以讓人眼前一亮的聲場表現,而這恰恰是TWS耳機因為其天生問題,最難做好的一點。戴上TWS 2,播放音樂,其整個聲音會在一個開揚感極強的空間中響起,在欣賞人聲與交響樂這類音樂,這樣的調音會帶給聽者更強的臨場感與沉浸感,就像是坐在演唱者或是樂隊對面一樣。
然後是三頻表現。儘管從單元尺寸來看,TWS 2的12.2mm動圈單元並不及TWS 1的14.2mm,但是,音質的表現與單元尺寸從來都不是線性的對應關係,調得好不好更重要。TWS 2與TWS Neo一樣,附送了4種EQ。要是你懶,直接就用預設好了,三頻在這個狀態下會有最均衡的表現,如果喜歡流行或電子樂,那就用超重低音,低頻的量感得到明顯提升之後,轟頭的快感能輕鬆獲得,但細節會有所缺失;清澈人聲是我覺得最能體現“金耳朵”調校的模式,在這個EQ下,人聲的細節會被放大,絲絲入扣,聲音會向前更加突出,開揚感還會有進一步的提升,但是低頻的下潛會有所影響。總之,無論你是什麼樣的聽音取向,我個人覺得TWS 2都會提供給你滿意的聲音表現,畢竟我平時就是用QQMusic電臺,啥都聽。
但是對比聲音和功能上的好表現,在軟體方面vivo就做得不是太到位了。都2021年了,藍芽功能在vivo最新的OriginOS當中還待在二級連線選單中,要知道現在這個功能可是相當高頻的使用率;在系統負一屏中,對TWS 2的連線提供了很漂亮的狀態顯示,但當你點進去之後會發現,其他路徑指向的就是設定中的藍芽選單,純文字,沒有絲毫、對的,你沒有看錯,沒有絲毫圖形化的介面,這簡直是和耳機出色的音質、華麗的系統介面格格不入……加緊升級吧,消費者對美的要求是從來都不會低的。哦,對了,是不是可以把EQ切換也做到耳機的快速切換並加入語音提示,包括降噪功能切換也是,到現在還用“嘟嘟噠噠”的提示音,太不直觀了。此外,想要面向更多消費者把TWS 2賣好,對應的安卓及iOS App也是少不了的,“風物長宜放遠量”嘛。
寫在最後
採用高通3系列晶片降低成本、延續TWS Neo的功能、加入流行的ANC功能,還有同級出色、個性鮮明的調音,定價為499元的TWS 2其綜合素質足以挑戰定價更高的不少友商耳機,這也能看出在TWS戰略上栽了跟頭的vivo這次是真的想清楚了——本來自家在音訊領域的積累那麼多,實力那麼強,在做好基本功能迎合潮流的同時,不玩花的,在主流的價格區間,直接用音質碾壓不就完了,還費那麼多功夫幹嘛?用旗艦晶片是硬投入,但讓“金耳朵”團隊調個音的成本可著實要低得多不是?手機廠商做耳機,本該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