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樂視迴歸的心,一刻也沒藏著。
前幾天,新品釋出會如期而至,賈老闆沒出現,熟悉的樂視生態倒回來了,還甩出重磅訊息——新款超級手機即將回歸。
此情此景,彷彿回到過去,讓不少網友大呼“爺青回”。不過,懷舊歸懷舊,驚喜歸驚喜,現在高調重回智慧手機市場,顯然不是時機。
畢竟市場早就不是當初那片“藍海”,“同期生”魅族已被逼到份額低於1%,沒有賈躍亭的“PPT”加持,樂視憑啥出來分杯羹。
這道理,它不會不懂,但即便如此也要再推超級市場,為何?事出反常必有妖!
重啟手機,混不走
要知道,本次釋出會背後,站的是樂融致新,“爸爸”為地產商融創,跟當年手機業務所在的樂視移動是兩家人。
所以,如今的“樂視”並非眾人印象中的“樂視”。
近兩年,樂融致新奮鬥不息、折騰不止,先把電視改名“樂融電視”,後又改回“樂視電視”,可把那股“又愛又恨”的糾結勁展現得淋漓盡致。
對很多人來說,當年“融創救樂視”的事還歷歷在目,不少人對孫宏斌甘當“接盤俠”津津樂道。
但要注意,孫老闆“接”的是公司上市主體,包括樂視網和電視業務,至於手機業務屬於非上市體系,並不在“拯救”之列,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滿打滿算,樂視手機已銷聲匿跡4年。此前有媒體爆料,直至2018年8月,手機業務仍有部分軟體工程師在堅守,靠著少量廣告營收持續提供軟體版本更新。
同年9月,原樂視網CEO梁軍在社交平臺證實,確實有工程師在堅持,但不知道他們在哪辦公。
後來,外界多次出現樂視手機將復活的傳言。如今,傳聞終於成真,可無論重拾還是再造,進軍手機市場的機會都非常渺茫。
2016年,其巔峰時期的手機銷量曾達到2000萬臺,但當初如日中天的賈躍亭都沒把故事說下去,現在的樂視能行麼?答案顯而易見。
時至今日,市場風雲變幻,品牌優勝劣汰,頭部格局趨於穩定,想要打破局面難如登天。
當然,若非要說5G換機潮能為二三線品牌帶來一定機會,不是不行,可“機會”卻不太適用於樂視。
畢竟買賣最重要的是誠信,若你要換機,會選一個曾經信譽盡失的品牌麼,想要捲土重來談何容易。
可見,非要重啟手機業務,壓根兒不是明智之舉。
非要下場,另有緣由
不過,道理連科技君都能想到,樂融裡的大佬會不明白?這事怎麼看都透著一股“妖氣”,超級手機,或許另有不得不做的理由。
也許是迴歸訊息過於搶戲,讓大家忘了釋出會的主角其實是超級電視。
說起Letv M65,除mini LED量子點技術外,還有576個背光分割槽,螢幕峰值亮度高達1000尼特,覆蓋95% DCI-P3和106%的NTSC色域,再結合6999元的起售價,不難看出這才是目前樂視最具競爭力的產品。
同時,釋出會中還提到其他生態產品,比如智慧音箱、智慧手錶、智慧門鎖、藍芽耳機、油煙機、燃氣灶、熱水器等近幾十款產品。
可見,樂視未來的命運,肯定與智慧生態緊扣在一起。
從這一角度看,一切就合理多了。
樂視想圍繞電視做一個IoT智慧生態,跟華為、小米等廠商思路一樣,那麼手機作為入口確實必不可少,不然董明珠也不會揪著“半死不活”的格力手機不放。
況且,在電視和內容服務領域,樂視還算有豐富經驗和技術沉澱,這是不可忽視的巨大優勢。
隨著華為、OPPO等新興大屏廠商加入,智慧電視市場也久違地出現不少波瀾,原有秩序受到衝擊,不僅給空出新玩家場地,也讓老牌二線廠商重獲搶奪機會。
不過,樂視畢竟沉寂多年,內容資源的掉隊要如何趕上來,是個大問題。
釋出會中,樂視自詡為胡楊,稱胡楊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後千年不朽。但科技圈以質量為尊,以後是黑馬還是笑話,還得拿硬產品出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