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特價版是過去一年裡,阿里集團難得的亮點業務。
文 | 祝穎麗
編輯 | 宋瑋
《晚點 LatePost》獨家獲悉,淘寶特價版負責人汪海(花名七公)已經成為阿里合夥人,並在 5 月 10 日的阿里日正式亮相 “Partner 有約”——一個阿里合夥人團隊面向全員溝通的會議。
阿里的合夥人制度是這家公司過去十年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對外往往強調其文化傳承的初心,但合夥人團隊權力很大,可以提名簡單多數(50% 以上)董事會候選人,如果未被選中,還有權指定臨時過渡董事填補空缺。換言之,這項制度真正的作用是實現合夥人團隊對公司的實際控制權。
某種程度上,成為合夥人不僅意味著成為阿里文化和精神的代言人,也意味著進入最核心決策層。
新合夥人要想成功入選,需要獲得所有合夥人至少 75% 的票數。此外,除了在集團工作 5 年這個硬性標準以外,還要求個人品格正直、為公司做出突出貢獻、踐行阿里價值觀等。
品格和文化的標準難以量化,通常而言,新增合夥人都是當年的業績風向標。比如 2015 年,時任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及阿里媽媽總裁俞永福成為合夥人,而他當時正負責 UC 和高德的整合,成績顯著。2019 年,蔣凡進入合夥人序列,對應地,當時他也從淘寶總裁升任為淘寶、天貓總裁。
汪海 2003 年就進入阿里,是一名老阿里人。在任職的 17 年裡,他先後在淘寶網、阿里客服部負責過資料產品,2017 年負責 1688 業務一直至今,2020 年開始接手淘寶特價版,擔任 C2M 事業部總經理。
過去一年,淘寶特價版在汪海手中增長迅猛,年活躍買家數到年底就上漲到 1 億。而根據阿里的最新財報資料,目前淘寶特價版年活躍消費者達到 1.5 億,月活使用者達到 1.3 億。
有阿里內部知情人士告訴《晚點 LatePost》,去年汪海團隊拿到的績效是 3.75。而對於汪海成為合夥人的訊息,他們的第一感受也是 “理所應當”。這或許說明,淘特是過去一年裡,集團難得的亮點業務。
汪海其人
阿里合夥人制度從 2010 年開始實際執行,到 2013 年阿里上市前夕,馬雲才透過內部郵件首次公開。
制度章程中,除了包含對合夥人的篩選標準,還規定要在已有合夥人中選拔出更有權力的 5 到 7 個人,稱為合夥人委員會。委員會擁有管理合夥人選舉,併為所有成員分配年度現金獎金池的權力。
委員任期為 5 年,目前的成員是馬雲、蔡崇信、張勇、彭蕾、井賢棟、王堅,其中馬雲和蔡崇信是永久合夥人,也是委員會的永久成員。
本質上,阿里的合夥人制度保證了核心控制權集中在馬雲、蔡崇信等創始人手中,而合夥人不以股權多少作為決策依據,也有利於他們在控制公司的同時,實現分紅和套現。
合夥人制度最初公佈時就已經有 28 名成員,此後幾次擴容,目前公開的資訊裡,有 35 人。其中十八羅漢有 6 人,包括馬雲、蔡崇信、彭蕾、戴姍、蔣芳、吳泳銘;此外還有張勇、井賢棟、張建鋒、王帥、武衛、童文紅、胡曉明、邵曉峰、王磊、倪行軍、樊路遠等 10 多個人。除此之外,則是各個階段新增進來的亮點業務的負責人。
汪海的名字如今尚未在名單中公示。他畢業於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03 年進入阿里時,做的是淘寶的 DBA(資料庫管理員),2008 年獲得過 Oracle 全球 ACE 的稱號,這是資料庫公司甲骨文根據技術能力和對社群貢獻授予的榮譽頭銜。
在阿里的前十年,汪海幾乎都在與淘寶不斷膨脹的資料打交道。作為資料平臺事業部的負責人,他帶領的團隊開發出了 “資料魔方”、“淘寶指數” 以及 “淘寶時光機” 等資料產品。
不過他本人對資料技術的深入並不戀戰,2009 年接受《騰訊科技》的採訪時就表示,“新的挑戰可能更多是技術以外的東西了。”
2013 年,阿里為了無線化轉型,進行組織架構大調整,成立了 25 個事業部。當時阿里合夥人、十八羅漢之一吳泳銘(花名無邪)分管了無線事業部、音樂事業部、旺旺與客戶端事業部,而汪海則擔任了無線事業部資深總監,負責微淘業務。
隨後幾年,汪海又轉崗阿里客服部,擔任客戶體驗驅動及創新中心副總裁,負責會員業務,向當時的阿里集團首席客戶服務官戴珊彙報。
在進入 B 系之前,汪海的標籤仍是與資料、技術繫結,很少公開作為某一業務負責人出來站臺。
B 系是阿里內部的概稱,旗下業務包含 1688、阿里國際站、零售通、農村淘寶、速賣通等。2017 年,戴姍工作輪崗,擔任 B2B 事業群總裁,成為 B 系業務的領頭人。汪海也隨之進入中國內貿事業部(CBU)擔任總經理,負責 1688 的業務,此後才在媒體中有了更多聲音。
汪海是技術出身,為人親和,內網對他的評價標籤是 “可愛”,但跟他共事的人認為,相比技術本身他更喜歡商業,喜歡挑戰。
2019 年底,阿里整合淘寶的天天特賣和 1688 旗下的供貨中心,成立了 C2M 事業部,汪海則接下了 C2M 事業部總經理的兼職,前端對應的產品即為淘寶特價版。2020 年 3 月,淘寶特價版戰略性地重新上線,汪海對外的公開職務又多了一項。
從聚划算到淘寶特價版
淘寶特價版其實早在 2018 年 3 月就已經上線,主營各類折扣小商品,不過在供給上和淘寶平臺並沒有差別。而在戰略地位上,雖然目標指向拼多多,但內部不夠重視,並沒有團隊專門運營。
有了解那段歷史的阿里人士稱,當時兼職運營淘寶特價版的是淘寶事業群的 “天天特賣” 團隊,負責人是唐宋,向蔣凡彙報。對內部來說,淘寶特價版和天天特賣基本是劃等號的。
拼多多那時還未上市,2018 年第一季度年活躍買家不到 3 億,月活使用者也不過 1.66 億。阿里多數員工看待拼多多都認為是 “低配版的聚划算”。
到 2018 年的雙 11 前後,拼多多增長超出阿里的預期,開始被列為第一競爭對手,而被推到前臺應戰的第一選擇卻並不是特價版,而是被稱為 “倚天劍” 的聚划算。
聚划算在阿里有過非常輝煌的歷史。2010 年剛上線時,就在 “千團大戰” 中成為實物團購的贏家;2012,聚划算又從淘寶拆分,成為七大獨立事業群之一。當時馬雲戲稱這些事業群是 “七劍”,而聚划算就是 “倚天一劍,誰與爭鋒” 的 “倚天劍”,突出的是其爆發能力。
不過此後,聚划算的使命開始轉變。2016 年,聚划算與天貓市場部合併,成立營銷平臺事業部,成為一箇中臺型業務,為商家提供營銷服務。
2019 年 3 月,聚划算啟動戰略升級,將淘搶購、天天特賣整合成為一個入口,蔣凡也被賦予重任,兼任淘寶、天貓總裁,統籌內部的流量分配。
有熟悉當時聚划算升級情況的阿里人士告訴《晚點 LatePost》,當時聚划算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貼著拼多多打”。
不過很快阿里內部就發現,聚划算的這套模式不管用。原因很簡單,對聚划算來說,9 塊 9 的路線怎麼都回不去了。他們總結,不管是產地農產品還是特賣團購,跟拼多多的對標其實都是錯位的。
這也跟聚划算當時的位置有關——它仍然在天貓體系之內,做的至多是品牌下沉的事情,搜尋和排行權重也絕對不是低價。
到 2019 年末,聚划算的重心開始轉移,從全面對打拼多多到遏制拼多多的品牌上行。12 月,“百億補貼” 上線,並逐漸成為內部一個權重越來越大的入口。
本質上,根植於天貓內部的聚划算從狙擊拼多多一線的位置退下,與淘寶 APP 難以在升級和下沉兩種消費邏輯上取得統一有關。阿里需要一個獨立的埠去承接這些追求極致價效比的使用者。
當時,天天特賣已經驗證了工廠貨的模式。2019 年 4 月,天天特賣工廠直營店在淘寶上線,一年時間就做到了接近 1 億的店鋪使用者。
知情人士提到,天天特賣那時還是個小團隊,一面做著小規模工廠數字化的改造,一面開始做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零售,模式跑通後,與工廠運營更熟練的 B 繫結合是水到渠成。
於是,2019 年 12 月,C2M 事業部成立,1688 總經理汪海接替唐宋成為淘寶特價版負責人。唐宋則調任閒魚,擔任總經理。
當時,被合併的天天特賣屬於淘寶事業群,1688 旗下的供貨中心則屬於 B2B 事業群,於是負責人汪海開始向蔣凡和戴姍雙實線回報。
“特區型” 業務
淘寶特價版在 2020 年重新上線,公關策略上開始強化 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e 工廠直連消費者)的敘事。
當時正值疫情,國際情況嚴峻,很多依賴出口的外貿工廠受到打擊。根據商務部資料,整個第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長都是負數,其中 2 月份的負增長更是達到 40.6%。
淘寶特價版抓住了這波供給的紅利,開始用零門檻入駐和流量扶持的方式吸引工廠。根據阿里的公關口徑,到 5 月,已經有 28 萬外貿工廠入駐平臺。
與拼多多相比,淘寶特價版的流量優勢在當時並不明顯,但後者在對大工廠的運營上投入更多。這得益於汪海此前在 1688 業務上的積累,根據一名廠長的回憶,汪海本人會親自參加 C2M 大會,與廠長們穿一樣的活動文化衫,與大家一起拍大合照,營造出打成一片的氛圍。而淘寶特價版提出的 “超級工廠計劃” 本質上也是搶奪大工廠資源。
到 9 月,淘寶特價版與 1688 打通工廠資源。這意味著,淘寶特價版與 B 端繫結越來越深,在阿里內部則與淘系關係漸遠。
一名淘寶特價版的員工告訴《晚點 LatePost》,到 2020 年夏天,他們就搬出了西溪園區,搬進了 “西溪堂” 創業基地,成為一個 “特區型業務”。
“特區” 在通常的語境下指的是經濟特區、特別行政區或特別合作區。在商業組織中,特區的含義包括一個新型業務在組織上的獨立運作,比如招聘、考評、財務都有高度的自主權。阿里有特區型業務特點的包括釘釘、阿里雲,但淘特算是比較明確被稱為 “特區” 的業務。
對淘特來說,“特區” 或許指代了它在大事業群的獨立。2020 年底,在淘寶特價版消費達到 1 億使用者時,C2M 事業部正式從淘寶事業群獨立出來,汪海的彙報關係從雙實線彙報變成了單線彙報給戴姍。
《晚點 LatePost》還獨家獲悉,今年 4 月初,C2M 事業部更名為淘特事業部,進一步弱化淘寶的印記,強化其獨立地位。淘寶特價版目前也正在啟動品牌更新,APP 開屏首頁已經打出了淘寶特價版更名為 “淘特” 的廣告。
淘特的員工提到,汪海在內部講話中總結,“可以說,在業務和組織的戰略方向上,非常幸運的是,我們堅持對了。”
阿里的矩陣戰術
獨立後的淘特與淘寶、天貓是什麼關係,在集團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位置?這是阿里員工、投資人以及媒體都關心的問題。
阿里最新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有分析師提問:“管理層是否考慮,要把淘寶特價版賦能到 7 億或者 8 億的使用者的規模?如果是這樣的話,未來淘寶特價版和淘寶天貓的關係將如何?”
張勇沒有給出針對性回答,但他提到,“特價版是我們整體中國零售市場平臺的一個非常好的正面補充” 以及 “我們的目標就是形成一個矩陣,能夠覆蓋到所有的各類不同消費者不同的需求。”
矩陣,是阿里早在升級聚划算時就向外輸出的戰術名詞。如今,更能解釋矩陣策略的則是獨立之後的淘特。
從外部環境來看,阿里現在處在一個全面被挑戰的時刻。
2020 年,抖音直播電商成交總額超過 5000 億,1000 億是來自抖音自有平臺;快手電商則在 11 個月達到 3000 多億,增長陡峭。
除了抖音,京東的第三方平臺也在發力,徐雷在幾天前的電話會議上提到,要加大國貨品牌和新品牌的招商。而這些新品牌、新品類本就是天貓增長新策略中的關鍵。
拼多多的挑戰則更加尖銳,2020 年第四季度以 7.88 億的活躍買家數超過阿里,又在 2 月份的一天在日活使用者數上短暫地反超淘寶。
面對這些挑戰,淘系的總指揮官蔣凡曾在內部分享中讓大家放鬆,他說,“淘寶” 有它獨一無二的能力和優勢,那就是自身的品牌。它可以持續運營、天花板高,對商家來說永遠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但心態放鬆,應對也必須有。對淘寶、天貓來說,在外部挑戰和政策監管之際,它能做的事情就是守住目前的優勢地位。從今年官方已經出臺的一系列規則變化來看,降低商家的門檻和成本、提高消費者體驗,是平臺在貫徹的策略。
在矩陣中,這是防守。但淘特,則需要進攻。《晚點 LatePost》曾總結阿里組合拳的打法:上路用流量母體淘寶迎戰,成本低;中路,構建一個新的服務場所,改變使用者心智;下路則是對外投資。
應對外部的挑戰,目前淘寶 + 天貓的種種策略是上路,用提高服務的方式,低成本挖深護城河;而淘特則是中路,在一個新的服務場景裡,它需要挑戰拼多多,爭奪更多使用者。
有阿里內部人士提到,目前淘特被定位為創新業務,還在加大投入的階段,可以虧錢換增長,也可以在基礎設施有更多投入。換句話說,相對淘寶天貓可以少賺錢的情況,淘特的現在地位是還可以戰略性虧錢。
有拼多多的員工告訴《晚點 LatePost》,淘特最近在挖平臺上的商家,在增長上目前也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張勇也在財報電話會上回應分析師,“你還問到會不會對競爭對手帶來影響?我想淘寶特價版的目標非常的明確,非常清晰,我們也很有信心,這個所謂的影響是馬上會到來。”
不過,根據 QusetMobile 的資料,今年三、四月份拼多多的 DAU 在 2.8 億上下,與淘寶只相差 5000 多萬,而淘特的 DAU 還只有 2000 多萬,四月的環比增長也幾乎停滯。
淘特在過去一年裡,依託淘寶導流,同時發力供給端,盤活了阿里既有的工廠資源,也抓住了疫情時外貿工廠焦慮的特殊時機,這是它增長的重要原因,結果上也推動它在內部從一個邊緣業務走向特區型業務。
但從更長遠的角度看,成為一家商業集團裡的“特區”,不僅意味著它可以在決策上獨立自主,地域上的相對隔離,也需要它擁有獨立增長的能力。
供給上,淘特依然在擴大品類,從日用品到農產品,再到特價服飾。與拼多多相比,它的優勢在於更簡單的運營,未來它能否提供更優惠的政策和更好的服務留住這些商家,尚未可知;流量上,過去淘寶是它啟動階段的推手,未來它要在何處尋找新的土壤也值得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