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近年來智慧手機飛快的發展,智慧手機的效能也在飛速的提升,很多廠商為了保證處理器效能的穩定發揮,紛紛在自己產品中加入液冷散熱系統。手機效能提升功耗也會隨之增加,裝置續航問題怎麼解決呢?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過,由於現有條件下電池能量密度遇到了瓶頸,想要提升手機續航,如果不增大電池體積,就要限制處理器的效能。不過從當下形勢來看,這兩種方案都是與現有智慧手機發展方向相悖的,其中增大電池體積,勢必會增大機身尺寸或壓縮核心硬體,而限制處理器效能則會直接影響使用者的體驗。

而快速充電技術的出現則間接地解決了手機的續航問題。近年來,中國產廠商都在大力發展自家的快充技術,從動輒四五千的旗艦機,到主打價效比的千元機,都有不同的快充方案加持。雖然各大中國產廠商都有不止一套自己的快充方案,18W、22.5W、30W、40W、50W、65W甚至100W,你想要的應有盡有,但是不同廠商之間所採用的充電協議卻是五花八門,正是因為充電協議的不同,某些廠商連自家的充電器都不能做到向下相容(大功率相容小功率),不同廠商之間就更不用提了。

由於充電協議不同,各廠商所採用的電源以及線材標準也不同,手機在連線充電電源的時候,首先會進行識別,只有採用相同協議的電源和符合標準的線材,才能進行快速充電。廠商們這種做法儘管對於自家的裝置起到了保護作用,最終卻成為了統一市場快充標準的一道阻礙。

事實上目前採用Type-C介面的手機都有一個開放的快充標準——USBPower Delivery,也就是我們常說的USB-PD充電協議。早在2016年穀歌就將USB-PD協議規劃到Android N系統中,只是近年來各廠商所發展的快充協議與USB-PD協議存在不相容的情況。

前段時間(2019年9月3日)谷歌釋出7.0版GMS要求副本,其中顯示:從2019年起推出的帶有USB Type-C埠的新裝置必須確保與相容USB規範並帶有USB Type-C插頭的充電器完全互操作。如果沒有猜錯,文字中所說的“互操作性”就包括與“統一快充協議”相關的問題。

雖然谷歌已經透露了統一充電標準的想法,但是依照目前國內快充技術“百家爭鳴”的現狀,將其落實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所有Android手機快充標準統一,也就意味著不同廠商之間的手機和充電器能夠互相快速充電。而快充標準的統一會不會拖慢國內快充技術的發展與普及呢?

我認為這和個廠商所發展的快充協議有莫大的關係,如果廠商原本發展的協議本就相容PD協議,則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否則則需要開發新的快充協議;此外谷歌目前也沒有強制廠商智慧採用PD快充協議,所以在支援PD快充協議的基礎上發展自家的快充技術,也未嘗不可。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探館2019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