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中國品牌的出海經歷了三個階段:1.0階段 廣交會
從改革開放的1980年開始算起,大家最熟悉的廣交會已經開了40多年了,每年全世界都有幾萬、十幾萬人湧過來,看看各種產品,然後建立聯絡,下訂單。
2.0階段 電商平臺隨著到電子商務和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廣交會被搬到了網上。阿里巴巴最早介紹自己的時候,就說我們是網上的廣交會,一年365天天天召開的廣交會,在阿里巴巴的網站上,全世界的買家能夠與中國的賣家一起,實時討論產品。
前兩個階段的共同特點在於中國品牌以toB銷售為主,產品給到歐美國家的經銷商,不接觸C端使用者。這樣一來,使用者對於產品的反饋,也要通過經銷商的傳遞。
3.0階段 社群營銷最近10年,真正面向消費者的電子商務在全球興起,給來自中國的廠家一個直接面對海外消費者的機會,這個重大的歷史機遇也催生了很多中國的淘品牌,比如韓都衣舍、御泥坊等。
電商崛起的浪潮之外,我們還看到兩個機會。
一是工程師紅利,當時中國就擁有全世界最好、最受訓練、最有效率的一群工程師,工程師的聚攏也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
二是品類更迭,一些品類的技術更迭和市場發展比較慢,所以做出品牌沒有那麼容易,比如桌椅、床墊。相反,一些處於快速迭代期的新興品類,幾乎每一天都在拔地而起。在從0開始的新領域裡去塑造一個品牌,肯定要比在一個已經是紅海的領域裡更加容易。
電商崛起給了我們直接觸達消費者的機會,工程師紅利給了我們塑造領先產品的能力,品類更迭給了我們嶄新品類拔地而起的時機。三股浪潮疊加的交集點,就是我們創業的發力點。
選好了戰場,問題又來了,究竟該如何定位?是賺網上華強北的快錢,還是做高品質的中國品牌?
和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當時從海外回來第一次參加行業聚會,晚上有一個大佬專場,當年深圳外貿電商領域裡特別厲害的大佬們在一張桌上吃飯,我聽他們討論生意經,有一個話題引發了強烈的反響,就是“如何在網上用1美元包郵向全球賣滑鼠,而且還不虧本?”
最後,這個話題不可避免地就引向了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控制成本,雖然這個產品最後只能用三個月,但也沒有關係,1美元買的東西誰會介意。
但是,我發自內心地希望把一些可持久的、漂亮的東西展示在世介面前,而不是一些1美元買的、三個月之後就壞了的東西。
我們希望走一條不太一樣的道路,因為我們堅定地相信可以創造長期而持久的價值,我們的使命是打造高品質的中國品牌,弘揚中國製造之美,這也註定我們走出一條跟行業內其他跨境電商公司完全不同的道路。
經過認真梳理和反覆研討,我們把成功的要件最後梳理出五條,可以說是九陽神功的武功祕籍。
一
持續創新的產品能力首先講產品,我們產品能力的成長路徑,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1、基於VOC精選產品和微創新(2011-2014)
從創立之初,我們就把在銷售過程中得到的大量客戶反饋抓取回來,放到一個表格裡,這些反饋比如“我喜歡它的包裝”,“我喜歡它的續航”,“我不太喜歡它的顏色”等,對所有的使用者反饋分門別類打標籤,看哪些反饋比較集中,然後集中解決。
到今天,使用者反饋已經不再是一個Excel表格,而是一套很強大的系統,它會抓取、翻譯、自動打標,提供很多資料。總而言之,我們從中抓出客戶關心的關鍵問題,再把這個關鍵問題轉化成品質標準,也就是行業裡說的CTQ,叫critical to quality(從批評到品質)。
比如消費者反饋說,“這個資料線用一段時間就壞了”,這是問題。工程師把這個問題轉化成為標準,比如,在這根線下面掛10公斤重物的情況下,來回做120度的搖擺,1萬次依然不壞。定義出上述標準之後,工程師接下來就會改良併產出新產品。
2、基於使用者洞察創造新產品(2015-2018)不斷基於使用者洞察改良產品之後,自然而然延伸到下一個階段,就是能不能創造一些新產品。這其中,除了線上使用者反饋,還採用焦點小組調研和專家使用者訪談的方式來收集使用者資訊。
比如,我們針對歐美養寵物家庭的創新品類——寵物版掃地機器人,就是在焦點小組中聊天產生的。所謂焦點小組調研,是請專業的調研公司,在美國市場聚攏10-20個使用你產品的使用者。當時,幾個寵物家庭在測評吸塵器的時候提到,如果能把我的寵物毛髮吸得更乾淨一點、機器聲音再小一點、不嚇到我們家的貓貓狗狗就好了。這些資訊被收集回來之後,我們的工程師就研發出了寵物版掃地機器人,價格更高、銷量更好。
真正開始創新,就需要接近你的消費者,主動傾聽他們的聲音。
為了把消費者反饋體系化,我們認真地積累了超過1萬名專家使用者,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以前批評過我們的產品。批評是巨大的財富,把這群批評你的人聚攏在一起,你就會獲得一個試金石。當你的新產品被遞送給這群人,他們會認真測試並給出意見,其中很多是你在實驗室裡關起門來想不到的東西。
針對每一個品類,能夠選出感興趣的專家使用者,是持續成長、做好產品的基石。
3、基於經驗總結做好產品佈局(2019-)
到第三個階段,就不能止步於單品,而是要定義出自己的產品組合。
舉個例子,一棵樹上最有價值的是果子,但是,如果沒有樹幹傳輸養分,果子是不能成活的。
我們做產品組合也是一樣,線上運營要想清楚,我的果子是什麼?也就是那些看起來最誘人,能夠產生最好利潤和收益的產品是什麼?而我的樹幹是什麼?也就是在產品組合中,能夠幫我引流的產品是什麼?
當你從兩個角度去思考你的產品組合,就會意識到不是所有的產品都應該長得一模一樣。
比如,資料線。左邊的資料線,就是樹幹產品,中規中矩,品質很好,能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常年佔據銷售榜前三名的位置,能夠大量引流流量;右邊的資料線,外殼由不鏽鋼粉末冶金燒製而成,流光溢彩,還有鍍真金的版本,金光閃閃,非常漂亮,但售價要100美元一根。
也就是說,左邊的資料線引入了流量,右邊的資料線幫助實現了利潤最大化。
不能僅靠這一個產品打天下,要有產品組合的思維和意識。
我們花了這麼多的功夫,認真去把產品做好,因為我們相信,產品是所有的0前面的1,是產品公司的信仰和執念。
二
連結人心的品牌能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下面講到品牌。
1、通過獲取公域流量擴“人聲”(2011-2014)獲取公域流量,就是去城裡最繁華的地方圍追堵截消費者,給他介紹你的產品。這個階段要理解消費者和平臺的規則,最有效率地觸達目標群體。
我在谷歌做了4年的搜尋演算法,得出一個結論,一個好的搜尋演算法,一定會把流量分配給能夠取悅客戶的內容。就像開一家商場,一定會把鋪面租給能讓客戶滿意的商家,因為騙錢的商家會趕走你的客戶。
演算法可以判斷使用者是否喜歡這個內容,譬如說你搜索一個詞,點開排名第一的連結,但很快發現內容與搜尋沒有關係,那麼你很快就會退回主頁面,點選別的連結;而如果你不再退回,說明找到了適合的內容。
任何一個好的搜尋排名演算法、社群運營演算法,一定會把流量分配給消費者滿意的內容。所以,破解演算法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到消費者最好的體驗,這裡的體驗除了產品,還包括服務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
獲取公域流量一定不要幹殺雞取卵的事情,而是要以最好的使用者體驗,吸引最大規模的流量。
2、通過打造私域流量圈“人氣”(2015-2018)第二個階段,品牌已經出城,也聚起了自己的粉絲群,我們就開始採用電子郵件營銷,通過電子郵件和簡訊直接觸達消費者,這並不容易,如果連著一週每天給使用者發打折和促銷資訊,可能使用者很快就走掉了,只有通過好內容加有組織有計劃的運營才能加強使用者粘性。
到今天,我們有超過500萬在各種渠道沉澱的私域使用者,新產品能夠在不打擾所有人的情況下,精準地找到這些使用者,這背後還有IT系統的支援,在遵守各個國家隱私規定的前提下,對消費者使用者畫像做更精準的界定。
私域流量不僅會創造自己的銷售額,還能撬動公域流量,獲得平臺的流量青睞,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3、通過整合品牌營銷奪“人心”(2019- )第三個階段,拉動你的產品真正上一個品牌的臺階,這個時候就不僅是賣貨,而是奪人心智,讓消費者從心底裡對品牌產生印象。這需要精準的定位以及完整的打法。
比如,這是第一個動圈和動鐵的真無線耳機,怎麼才能把這樣的觀點傳遞給消費者?我們採用的宣傳方法是,10位格萊美大師聯袂推薦的真無線耳機,並且操辦了一場全球範圍的大型釋出會。
全面調動私域和公域流量,才能幫助你的產品站上高位,讓你的品牌擁有連結人心的能力。
總結而言,我們認為,品牌是一種勢能,能支援溢價、能拉動新品的就是好品牌。所以,我們內部的評價機制也很簡單,品牌經理做得好不好,不是看你賣了多少貨,而是看你支撐了多高的溢價,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拉動了新產品的增長。
三
全球銷售的渠道能力
產品、品牌這兩個輪子滾起來之後,回到渠道,和大家分享我們亞馬遜運營的一些心得。1、通過系統化的線上運營切入市場(2011-2014)其實“運營”這個詞聽起來很簡單,備備貨、調調價格、使用者有問題寫寫答覆,但回到工程師的思維,運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
我們抽象出幾十個運營需要關注的指標,仔細琢磨就會發現,很多時候它們是相生相剋的。
比如,出海運輸有空運和海運兩種方式可選。空運是7天,海運要50多天,但是空運的價格是海運的7到8倍。換句話說,如果都空運的話,可能一半以上的利潤就被運輸費用吃掉了。所以有一個指標叫海運比,就是所有發貨比例中海運的佔比,你肯定覺得這個指標越高越好。但其實,海運比高會帶來種種問題,譬如資金佔用,突然發現賬上好像沒錢了;其次,產品如果出一點問題需要改,運回中國還要交20-30%的關稅。
所以,不能一味追求高海運比,而是要把週轉率、週轉金額等因素綜合考慮進去。
所謂線上運營,是一個不斷抽取核心指標,並且在多個關鍵指標之間建立因果關係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賦能你的團隊,讓他們有全面通盤考慮的能力,還要依賴強大的線上系統,做資訊的收集和支撐。
2、通過因地制宜的線下拓展覆蓋消費群體(2015-2018)光有線上是做不起來品牌的,一流品牌一定要做到線上線下的覆蓋。
我們從2015年開始,持續地在各個國家拓展線下的渠道。每個國家的線下渠道都不一樣,這就需要因地制宜,比如,在美國,通過沃爾瑪、百思買大賣場中有專業經驗的採購經理去溝通;在巴西,則是通過本國的分銷商銷售,他們沒有專業品類的銷售經驗,需要不斷磨合。
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做線下覆蓋,每個國家怎麼打?先打哪些國家?其實是沒有定數的,到最後一定是摸著石頭過河。到今年,我們線下銷售額已經超過總收入的三分之一,長期而言,希望線上線下能做到各佔一半。
3、通過國家代表實現全渠道本地化運營(2019- )通過本地化團隊,整合線上線下的運營,實現當地運營效率的最大化,比如當年在日本的拓展。
日本是一個有著嚴密組織的社會,不是本中國人開不出本地銀行賬號,在運營的前六個月,我們在日本沒有一分錢的回款,所有問題都依賴本地化的團隊一一解決。
坐在中國,不可能把事情做細,最後一定要落實到本地化的能力。國家代表可以深入了解各種情況,打通各種資源,幫助你的產品深入落地。
很多人提起安克都會認為我們是一家跨境電商公司,但我們非常努力想摘掉這個標籤。跨境電商是我們的起點,現在是我們重要的渠道之一。渠道因產品而生,也在與產品的相互拉動中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