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抽傭問題,一直是監管重點。
近日,交通部正式宣佈,將要求平臺規範自主定價,降低過高抽成比例。
政策風向一出,網約車平臺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沒想到第一個站出來響應號召的,竟是已經被極度邊緣化的易到。
它直接放了個“大招”,表示將取消傳統的抽成模式,改為資訊服務費,收費最低1元,封頂5元。
此舉讓沉寂許久的它,再次殺回公眾視野。易到究竟只是想“攪渾水”,還是要重回“牌桌”?
“出行鼻祖”渾水摸魚?
自滴滴被審查以來,對手伺機而動,原本平靜的網約車市場重燃戰火。
說起這個平臺,很多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它稱得上“出行鼻祖”,是網約車的初始玩家,入局時間甚至早於滴滴、Uber。
不過起個大早,它卻趕個晚集,時至今日,早已沒資格坐在“牌桌”上。
但就是這樣一個淡出主流的平臺,卻憑藉取消抽傭模式,狠刷了回存在感。
所以很多人好奇,易到究竟是在響應號召,還是想攪渾水?
翻看它近期的市場表現,便可略知一二。
從2016年起,因資金斷鏈,易到已經陷入嚴重危機,不僅屢屢被曝出司機無法提現,還有各種投訴滿天飛。
對於沒錢、沒客戶、沒地位的“三無”平臺來說,就算它取消抽傭模式,似乎對改善現狀並無益處。
根據官方訊息,未來易到將會把汽車租賃作為重點業務,網約車最終會是“棄子”。
不難看出,所謂“5元封頂”,大機率是一場博人眼球的戲碼。
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易到搭起了戲班子,卻不是唱“獨角戲”。
雖說它的這番大動作,對其他平臺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
近一年來,網約車抽傭問題成為監管的重中之重。
易到這樣做,相當於變相喊話其他平臺改革。
事實上,很多網約車企正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從目前的行業格局來看,滴滴市佔率高達91.9%,是當之無愧的老大。
它的經營狀況,很大程度能反映行業現狀。
資料顯示,過去3年中,滴滴的抽成比例從2018年的26%,逐步下降到17.2%。
其他平臺,如嘀嗒、哈囉的順風車平均抽成在7%左右。
但因市場尚處於補貼攬客階段,即便是滴滴,僅能做到盈虧平衡。直到去年,它的毛利率才達到11.23%。
所以網約車看起來是年營收千億的生意,實則利潤很低。
按照易到的新規則,打車費101元以上,只收5元服務費,抽成比例僅不到5%。
如果滴滴等按照這種方式定價,只能重回重度虧損。
對大多數玩家來說,這不是場“跟”還是“不跟”的遊戲,而是關乎生死的抉擇。
網約車市場要變天
當然,這並非意味著網約車不該降低費率。
今年3月,滴滴在多個城市抬高乘客端價格、壓低司機端價格,試圖賺取更多差價。
這項舉措提高了乘客打車難度,也降低了司機收入,遭到抵制和抗議。
正是這個導火索,引發了行業地震。
5月,10個平臺被約談。結果很明確,平臺必須整改。
可以說,下調費率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勢所趨。
另外,網路上網約車平臺的名聲並不好,相關的投訴更是層出不窮。
亂象之下,國家必須重拳出擊。
如今網約車市場重回競爭狀態,相關法規日趨完善,市場定會重新煥發活力。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人想渾水摸魚,攪亂行業,定不會被姑息。
易到引戰,且看接下來其他人該如何接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