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lpha Go打敗李世石開始,人工智慧就進入了大眾視野。然後人工智慧越來越顛覆我們的認知,從語音識別、刷臉支付,到現在的輔助駕駛甚至自動駕駛,人工智慧已經開始呈現出取代人類的勢頭。很多人開始恐慌:照這樣發展下去,人工智慧會不會從一個“服務者”變成“統治者”呢?其實大可不必擔心!
首先你先要明白人工智慧是如何運轉的,人工智慧的所謂“智慧”,其實是跟深度學習離不開關係的。比如在一群小動物中,人工智慧是如何精準地認出哪個是豬?哪個是羊的呢?簡單來說,就是由人類提供一個龐大的動物圖片樣本庫,告訴它哪個照片是豬、哪個照片是羊,人工智慧將照片轉化為機器語言,將其特徵記錄、彙總。經過大量的訓練之後,下次再拿一個新的豬和羊的圖片,人工智慧就可以透過訓練時不同類別照片的特徵,運用到新的圖片中,從而很輕易的分辨出哪個是豬和羊了。
通常來說處理器算力越強、演算法越先進、採集資訊越多、訓練樣本越大,人工智慧的表現則更加“智慧”,其實像現在的智慧電動汽車核心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技術,也正在朝這個幾個方向不斷演進而已。
所以人工智慧即便經過多年發展,它的“智商”很高但依然不會具備人類的情商和情感,它更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強大的工具而已。而且在我看來人工智慧雖然會造成很多重複性勞動人口的失業,但是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很簡單的例子,種地從人力化到機械化的過程中,大大提升了生產力,然而並沒有造成很多農民的失業,反而把他們從農耕中解放出來,去城市打工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提升了家庭的生活水平。
所以人工智慧歸根結底是人類“調教”出來的,它可以取代諸如收銀員、司機、低端會計、銀行櫃員、工人等機械化、重複性、程式化的工作崗位,將他們解放出來去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這才是人工智慧的意義所在!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