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聽到了一些廠商準備推出摺疊屏手機的訊息,忍不住想簡單聊兩句
為什麼各家廠商都想用摺疊屏手機衝高端?
目前手機市場來看,除了蘋果之外大多數廠商銷量大頭的平均客單價也就在2000到3000,甚至有些低的離譜的只有1500,雖然銷量衝上去了但利潤和客單價沒上去,品牌始終無法賣高價,敲鑼打鼓扯著嗓子喊自己衝高端,這是真旗艦。但消費者不買賬有啥辦法?
高階從來都不是喊口號喊出來的,也不是一夜之間就高階起來的,目前來看有很多廠商想用摺疊屏來衝擊高階市場,在我看來這是很多手機廠商走捷徑的偷懶方式,目前來看有一家推出的摺疊屏已經是非常失敗,而隨後要推出相關產品的兩家國產廠商我其實也不看好。
簡單來說就是這些手機廠商不想和時間做朋友,不想玩長期的品牌沉澱,用一代代的真旗艦產品來贏得消費者的支援認可,還是想著用摺疊屏這樣的高階直通車來快速上位。
為什麼只有華為摺疊屏被國內使用者認可?
在主流手機廠商當中,三星和華為的摺疊屏是廣受認可的,三星是因為先發優勢加上本身國際品牌的調性問題,還推出了兩種摺疊屏的形態,在摺疊屏市場方面相對來說受到了不小的認可。
而華為雖然不是所謂的首發摺疊屏,但也是一步接著一步推出了數代摺疊屏產品,加上本身就有高階的Mate系列作為品牌支撐,在我看來是摺疊屏借了Mate產品線這個名字的光才能夠順利上位。
除了品牌原因之外,華為的確是有足夠的軟硬體支撐使用者體驗,不管是創新的結構還是相機以及處理效能晶片都是最頂格的存在,而反觀一些摺疊屏廠商總是玩一些田忌賽馬的搭配,作為最高階的產品自然是要用最穩最強的配置組合,而不是成為你的技術試驗田。
華為在軟體方面也是做到了行業內最極致的水平,平行視界讓摺疊屏橫屏生態更強,並且還和數百款主流軟體遊戲進行合作適配,華為主動溝通其他軟體廠商也給華為面子,這就是相輔相成的合作。自然而然也為消費者的體驗又加一分。
作為消費者給其他想要繼續做或者準備推出摺疊屏手機的廠商一個建議,釋出之時少吹牛,釋出之前多打磨打磨產品,提升提升品牌認可度比什麼都重要,吹上天買回來一個半成品,消費者沒有那麼多耐心再相信你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