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後,5G 通訊業務倍受打擊,谷歌停止對華為手機推送 GMS 服務更是雪上加霜。
在很多人看來,雖然華為仍然能夠繼續使用安卓作業系統,但沒有谷歌 GMS 服務就意味著發展海外市場步履艱難。但華為也因此而加強了“自力更生”的能力,HMS Core 就是華為在這場戰役中的拿出的一大武器。
在 2019 年 8 月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華為首次面向全球釋出了 HMS。隨著今年 1 月 15 日 HMS Core 4.0 的全面上線,華為迎來了一個轉折點,不僅增強了原有的推送服務(Push Kit)、應用內支付(In-App Purchases)服務等核心服務,還新增了地圖服務(Map Kit)、機器學習服務(ML Kit)、統一掃碼服務(Scan Kit)、數字版權服務(WisePlay DRM)等服務。
可以看出,華為正在將過去多年在 ICT 領域積累的經驗和核心技術免費向開發者開放,發力構建 HMS 生態。
兩個月前,HMS Core 5.0 在華為開發者聯盟官網面向全球開發者正式上線。不僅僅針對原有的能力做了增強,還在圖形(Graphics)、媒體(Media)等多個領域共新增了20多項能力,從整個生態來看,滿足了開發者更多元化的需求。
在 HMS Core 5.0 釋出當日,網友們紛紛評價有了“硬剛”谷歌 GMS 的底氣。
根據 IDC 最新的資料顯示,2020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中,華為出貨量排名第一。雖然海外市場受阻,但今年上半年,華為全球手機月活使用者增長 32%,達到7億,接入 HMS Core 應用增長 88%,達到 8.1 萬,註冊開發者增長 76%,達到 160 萬。
而華為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發布 HMS Core 5.0,一是技術真的到位了,華為在短短一年時間內近乎完善了 HMS 的全應用場景並針對重點能力做了提升;二是,華為早早就想清楚了 HMS 生態方面的佈局,在現在的技術能力支撐以及社會需求下,決定正式的出來與谷歌GMS“碰一碰”。
那麼 HMS Core 5.0 到底更新了什麼?目前又具備哪些能力?真的能“剛”的動谷歌麼?我們一起來詳細解讀一下。
一、HMS Core 5.0 功能解讀在 HMS Core 4.0 階段,就已經構建了不同領域內差異化的開放能力,為開發者及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HMS Core 5.0 則圍繞開發者場景,進一步把華為的軟硬體能力開放給全球開發者,進而構建 HMS 生態技術競爭力。
此次的更新主要是面向開發者提供了七大領域的開發服務,包括:Graphics、Smart Device、Media、System、AI、Security、App Service。
在圖形領域(Graphics),除了提供遊戲服務(Game Service)外,還新增了圖形計算服務(Computer Graphics Kit)、計算加速服務(Accelerate Kit),圖形引擎服務(Scene Kit)、AR Engine 等。
其中,AR Engine 可以為應用提供運動跟蹤、人體和人臉跟蹤、環境跟蹤等 AR 能力,這是 5G 技術正式落地之後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場景,為打造新的視覺體驗和互動方式創造了可能。
此外,圖形領域中的計算加速服務(Accelerate Kit),為開發者提供多執行緒加速解決方案,利用多核多執行緒能力幫助開發者改進應用程式效能。面向計算任務比較大,對效能要求高的應用:如大型遊戲的圖形計算、CG渲染等,可以提升程式設計效率,降低開發難度。
在應用服務領域(App Service)中,此前釋出的多項服務能力也進行了增強。例如,統一掃碼服務(Scan Kit)構建基於深度學習的掃碼引擎,使複雜場景掃碼準確率更高、掃碼響應速度更快。地圖服務(Map Kit)新增公交、地鐵路徑規劃的能力,也讓開發者可以為應用增加更多的實用功能。
在安全方面,Safety Detect 可快速構建安全檢測能力,保障應用安全。其中系統完整性檢測、惡意 URL 檢測和虛假使用者檢測支援非華為手機。
此外,Safety Detect 在 HMS Core 5.0 中增強了多種平臺認證器選擇策略,進一步增強指紋和 3D 面容驗證的安全性。
為方便開發者高效整合 HMS Core,華為還向開發者提供了不同的開發工具,幫助開發者低成本、快速打造使用者喜歡的應用,如 HMS Toolkit 提供應用配置、開發接入、功能調測到應用上架的一站式能力;Reality Studio 提供完整的場景編輯和動畫互動功能等。
總的來說,HMS Core 5.0 更多服務能力的上線釋出,可以幫助開發者在遊戲、影音、娛樂、電商、社交等目前的熱門領域,打造出更具創造性以及實用性的應用。
二、憑什麼硬剛谷歌?和谷歌相比,華為最大的優勢就是終端硬體。而 HMS 作為華為“芯-端-雲”開放能力的合集,此次主要新增的圖形領域的相關技術,最能體現華為軟硬體結合的優勢。
比如通過 scene Kit 的開放,華為利用自主研發的 igraphics 引擎,採用 ECS 系統及多執行緒渲染技術,能夠有效提升渲染幀率;
同時,華為 GPU Turbo 技術能有效的幫助降低 CPU 和 GPU 負載,實現低功耗。HUAWEI AR Engine 通過晶片、演算法和 EMUI 系統整合技術及硬體加速技術,提升 AR 構建效率。CG kit 通過圖形 API 的不同組裝,充分發揮裝置效能,以降低功耗,開發者付出極小的工作量即可獲得相應的渲染能力。
Video Kit,基於華為Fillp技術,獨創優勢的H.265編解碼演算法,佔用頻寬更小;hQUIC Kit,結合華為智慧擁塞演算法,增強網路傳輸的高效性,為使用者提供更快的網路連線...
相對於安卓和 iOS 成熟的生態體系,華為肯定是有不小的差距,但通過軟硬體的技術融合發展,華為目前已經和谷歌剛一下的底氣。
三、行業內怎麼看?我做了一些簡單的採訪其實 HMS 推出已經很久了,直到這次的 HMS Core 5.0 釋出,才真正的在業內引起了正式的討論。為此,我也蒐集了一些行業從業者和社群開發者的觀點,看一下他們對於 HMS Core 的體驗與感受。
@ SegmentFault 思否 CEO 高陽:
@赤子城科技聯合創始人&COO:
華為本來就有終端硬體的基礎優勢,2020年Q2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全球第一。另外華為在不斷完善基於 HMS 生態在海外市場的服務鏈條,技術上應該沒有太大難題。
@琥珀天氣創始人:
從使用者角度來看,手機內建應用市場、瀏覽器、搜尋這些內建產品,只要產品層面沒問題,能夠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 GMS 原生的服務。作為開發者角度,接入肯定要有成本投入,主要看投入能帶來多少收益。對於海外開發者來說,做的動力取決於華為帶 HMS 的海外手機現有出貨量的大小。
@MENA MOBILE創始人:
如果谷歌真不跟華為合作了,那華為為了生存就必須得推自家服務,至於需要多久時間滲透到絕大部份華為使用者,得看華為服務整體生態圈的完善程度,以及企業應對市場的策略和推進專案落地的決心和執行力了。華為在短時間內要搭建起整個生態,難度是肯定的。生態系統內的合作伙伴關係建立以及終端使用者對於新生態的認知和接受也需要持續的投入。
@某硬體領域KOL:
如果華為手機真沒有谷歌服務了,那華為使用者也就只能被迫接受 HMS。這對於華為即是機遇也是挑戰,畢竟使用者多年來使用的主流服務都是 GMS,如果突然被告知只能使用 HMS,在 HMS 生態尚不健全的時期,一定會有一部分使用者選擇考慮其他手機品牌,這也是目前華為在海外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
@SegmentFault 社群使用者:
從賬面上來看,HMS 提供的端、雲開放能力的合集,能有效的幫助到開發者,並且也有一些自身的優勢。比如開發成本低、安全可信、觸達更精準。並且 10 億美金的耀星計劃,確實能有效激勵到開發者參與到生態的建設當中。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對於 HMS 的了解可能相對很少。這些觀點基本都來自於行業的深度觀察者,在他們看來,HMS 雖然起步較晚,但憑藉華為在生態建設層面持續不斷的發力,還是有可能將其打造成一個強大的軟體應用生態體系。
四、HMS 生態,是華為的使命也是未來華為一直不斷拓展 HMS 生態,給了開發者和使用者更多選擇。HMS Core 5.0 釋出之後,進一步把華為優質的軟硬體能力開放給了開發者。
HMS 逐步構建生態的同時,也在不斷提升相關領域的技術能力,為全球開發者提供更多本地化、精細化的運營支援服務,攜手開發者打造更多優質應用,也讓使用者有更多的選擇,這是 HMS 揹負的業務使命。
但從華為的整體戰略來看,HMS 能否在移動服務生態領域中真的實現三分天下,可能會影響到華為未來發展的走向。
大家都知道,打造一款成功的操作軟體最難的部分並不是研發過程,而是生態的打造。雖然華為是全世界唯一具備雲、管、端、芯打通的公司,但如果沒有吸引消費者的軟體生態,作業系統和相關的硬體裝置做的再棒也會被束之高閣。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曾經表示,華為 HMS 生態目前已經僅次於安卓和 iOS,是全球第三大移動服務生態。
硬剛谷歌是特殊時期的特殊需求,替代谷歌 GMS 也只是個媒體口中的偽命題,用心用力的打造出好的生態系統,可能才是華為和 HMS 在這個時代真正需要實現的價值。
“情懷不能當飯吃。”
針對全球HMS開發者的情況,華為消費者業務HMS Core平臺部部長望嶽在近期的媒體採訪中表示,每個生態都是以更好的良性化商業發展為目標,目前華為HMS生態位開發者提供的收益已經可以支援他們正向運作。
“把基礎做好,把服務做好,呈現出自己的價值,開發者就會明白要跟誰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