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沈亞,男,1971年10月6日出生於浙江溫州,唯品會聯合創始人。2008年沈亞創辦了奢侈品售賣網站:唯品會;2009年唯品會被重新定義為一家專門做特賣的網站;2012年,擁有超過3億註冊會員的唯品會在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市;2017年,唯品會全年營收729億元,成為繼淘寶和京東後的中國第三大電商。2017年,在唯品會的第十個年頭,溫州商人沈亞已經創造了傳奇,在淘寶和京東已經佔據90%電商份額的背景下,唯品會異軍突起,成為中國電商第3級。這甚至比馬雲最初的創業更為艱難,沈亞曾說自己更懂商,而不失電!作為傳統的溫州商人,沈亞沒有埋汰於新時代,也沒有抱怨電商毀滅了實體經濟,反而藉助網際網路充分發揮傳統商業策略,將電、商兩字深度融合,借羽昇天,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唯品會創始人兼CEO沈亞

不甘平凡的心

1971年,沈亞出生在溫州市鹿城,吳王壽夢曾在這裡豢鹿狩獵,故名鹿城。深厚的歷史底蘊讓這裡湧現出了很多文人義士,沈亞的父親就是著名的文字學家沈克成,不過在那個年代,研究文字並不能養家餬口,而沈亞的出生又加重了家裡的負擔,再加上溫州濃厚的營商氛圍,沈亞的父親只好忍痛棄文從商,在老家創辦了一家電子儀器廠。直到沈亞讀小學時,家裡的經濟狀況才慢慢的好轉起來。在父親的影響下,沈亞從小酷愛讀書,他經常偷偷跑到父親的書房,拿起論語、中庸、三國演義等文學書籍讀得津津有味,而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幫助沈亞在此後的學業中順風順水,他甚至一路第一考到了我高中。不過在競爭激烈的高中高考中,沈亞並未展現出太多優勢,他最終只考入了上海鐵道學院。

1990年,沈亞從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父親迫不及待地把小廠交給沈亞經營,自己又潛心研究真正熱愛的學問去了。這時的沈亞雖然年輕,但子承父業在溫州的商業文化裡是一種傳統,所以沈亞也只能硬著頭皮去做。或許是繼承了父親的聰明腦瓜,沈亞很快就把工廠原有的電子業務經營的有聲有色,還拓展出了當時熱門的電池代理業務,並一步步擴大渠道範圍,直至拿下了全國所有一線電池品牌在浙南地區的代理權,獲利頗豐。在渠道端嚐到甜頭後,沈亞逐漸開始走向產業的上游,由於當時生產電池的技術門檻並不高,沈亞乾脆自建了一家電池廠,一度把電池賣遍了全國,年營業額最高做到了1000萬。

這個時候,如果沈亞選擇與大多數溫州商人一樣,賺了錢就到各地炒房,今天的中國可能會多一個暴發戶,但卻會少了一家價值百億美金的優秀科技企業。好在沈亞始終有一顆不甘平凡的心,此時的他甚至有些焦慮,他不想只在某個領域小打小鬧,他需要找到一條更好的出路!

覓得知己

1998年夏天,沈亞去溫州電子商城轉悠,他發現手機門店的生意很紅,好幾家店鋪門口還排著長隊,不過也有一些門店的生意慘淡,稀稀拉拉沒有幾個顧客。沈亞特別注意到一家小店,店長是個叫洪曉波的年輕人,但每個顧客在店裡基本上都呆不了幾分鐘,這是怎麼回事呢?

沈亞很好奇,他上前攀談,對方居然費了半天勁才聽懂他的溫州方言。原來洪曉波從小就隨父母追移居法國,24歲的時候父親想讓他接手在法國的餐飲和房地產生意,可洪曉波偏偏不喜歡做餐飲,對房地產生意也沒有興趣,他想要做大買賣!在這樣的理念衝突下,洪曉波執意回國,父親非常生氣,他甩給洪曉波50萬元人民幣,哄到:“你遲早會後悔的!”但沒想到洪曉波拿起錢,頭也不回就來到了中國營商氛圍最濃厚的溫州。從最基礎的藍芽裝置生意開始做起,可是當時市場對藍芽裝置的需求並不旺盛,再加上洪曉波的中文說的不太利落,溫州話也聽得半生不熟,很難與顧客交流,所以經常一連好幾天都做不成一單生意。

這時的洪曉波非常著急,和沈亞一樣,他也需要另外找到一條出路。當時沈亞正在思考如何把產品賣到歐洲市場,他覺得洪曉波或許能幫到自己,於是他用英語與洪曉波交流,沈亞說:“現在手機很紅,我準備搞手機配件生意,要不要一起幹?”沒想到這番話讓洪曉波打開了話匣子,兩人越聊越熱乎,最後決定聯手一起幹。考慮到國內的同質化競爭太過激烈,洪曉波主動提出可以先從國際貿易做起來,尤其是歐洲國家的手機配件價格很高,做轉手生意很有可能賺到錢。沈亞對國內的無序競爭早就感同身受,所以他也非常贊同這個想法。由於沈亞在國內有較多人脈,所以沈亞就負責聯絡國內的手機配件廠商組織貨源,而具有國外背景的洪曉波則回到歐洲負責賣貨,發展渠道和代理商。當時國內手機電池的成本價僅為5元人民幣,但在歐洲卻能賣到5美元,這簡直就是暴利!不過由於當時的資訊並不靈通,所以做這個行業的人非常少,沈亞和洪曉波總算是找到了市場空白,這讓他們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就賺了500多萬。

不過,這種傳統的國際貿易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其模式也容易被複制。要知道,中中國人向來都是哪裡能賺錢就衝向哪裡!沈亞的成功讓人眼饞,於是手機配件的國際生意很快就湧入了1000多家大小商家,同質化嚴重的競爭,最終演變為殘酷的價格血戰,甚至一塊電池的毛利還不到5分錢!整個行業簡直是血流成河、慘不忍睹。到2005年,瀋陽憑藉先發優勢,總算把營業額做到了4000萬,但利潤僅有100萬。做的太辛苦了,沈亞決定收手,他覺得如果還是按照傳統的商業模式,即便換個領域也會重蹈覆轍,這樣做辛苦一輩子也沒有了未來。那究竟該怎麼做呢?當時沈亞和洪曉波都十分迷茫,不過他們都覺得自己的眼界和知識還是不夠,為了找到各有價值的商業模式,沈亞和胡曉波最後決定每人花50萬去大名鼎鼎的長江商學院充電。

創立唯品會

2005年,沈亞公司的營業額能夠做到4000萬,已經算是很大的成就了。走到這種地步的人,大多會覺得自己就是天才,炫耀享受還來不及,怎麼會選擇去學校學習呢!但沈亞的眼光就是不一樣,他不甘於現狀,他看到了傳統商業模式發展的瓶頸問題,所以即便已過而立之年,沈亞仍然選擇進入學校充電!這充分證明了沈亞的進取心和魄力,也註定了沈亞終究不會泯然眾人,它一定能夠發光發熱!

進入長江商學院後,沈亞聽到了一個既新穎又時髦的概念:電子商務。這樣身為傳統商人的沈亞眼前一亮,他覺得這絕對是一個能顛覆世界的新商業模式,於是他果斷選擇了電子商務專業。雖然缺乏相關的專業學習基礎,但沈亞以抱著計算機睡覺的毅力,惡補各種各樣的電商知識。有了前進的方向,儘管目標十分模糊,但這足以指引沈亞的思考。他一邊拼命學習,一邊結合自己的營商經驗,對未來進行謀劃。其實這時的電商並非一個新鮮事物,阿里巴巴和京東早已崛起,巨頭的屠刀下也躺滿了競爭者的屍體。但沈亞並不擔心,他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他始終覺得電商的本質是商,而這正是他所擅長的!

長江商學院是一所由李嘉誠創辦的教育機構,院內高規格的資源人脈和平臺,讓沈亞從視野到思維方式徹底脫胎換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長江商學院的同學給了沈亞和洪曉波很多啟發,一位企業家同學建議他們多利用國外的資源和資訊,嘗試國內還沒有的商業模式;而另外一些同學則幫忙推薦了不少電商案例,其中包括法國私賣會網站的奢侈品限時搶購,而私賣會網站的模式正中洪曉波的下懷!

洪曉波的太太在法國生活,她特別喜歡購買奢侈品,因此一直是私賣會網站的忠實粉絲。她每天會在早上7點起床,經常顧不上吃早餐,甚至是洗臉刷牙,但他一定會準時坐在電腦面前搶購奢侈品。洪太太的行為讓洪曉波充滿了好奇,這家網站到底是有什麼魔力讓她如此著迷?很快洪曉波就通過觀察發現,私賣會網站最大特點就是:囊括了全世界各類奢侈品牌,並且在限定的時間內推出折扣,供使用者搶購,也就是閃購。後來洪曉波給沈亞提到這件事,沈亞一聽,立刻兩眼放光,這事靠譜,我們在國內也搞一個一模一樣的!於是他們決定模仿私賣會網站,從奢侈品限時折扣這個點來切入電商,開啟市場,他們的想法也獲得了一些長江商學院同學的支援,並很快籌得了3000萬人民幣。2008年8月,主打奢侈品限時折扣的唯品會,在廣州正式成立,沈亞擔任董事長。

一家專門做特賣的網站

與馬雲創業時蝸居民房不同,沈亞這次創業的起點很高,他租用了一個1200平方米的豪華辦公室,這並非他太有錢,中國傳統商人有一種商業策略:無論能否賺到錢,都必須至少開一輛豪車以顯示自己生意做得好。雖然經營的是電商,但沈亞仍然採用了這些傳統商業策略,他的觀點是:和奢侈品打交道太寒酸了,沒人願意和你做生意。由於地位較高,從一開始沈亞和洪曉波就被視為奢侈品掃貨團,他們會異常高調的出現在巴黎的各種奢侈品店,常常閉著眼睛一擲千金,將所有奢侈品一掃而空,很快唯品會的倉庫裡堆的滿滿的,然後兩人就坐在家裡等著數錢。不過事情並沒有朝著他們期望的方向去發展!

2008年12月,唯品會上線當月只賣出18單,這其中還有12單來自長江商學院同學的友情贊助。往後的情況也十分糟糕,三個月後的銷量只有100單,平均每天才一單!這與兩人的期望相距甚遠,其實造成這種窘境的原因很簡單,2008年的時候中國的經濟才開始騰飛,人們的消費能力十分有限,對奢侈品的需求也並不旺盛。唯品會顯然是過早的進入了一個稍微成熟的市場,更何況人們對假貨的擔憂難以消除,失敗冷卻了沈亞燥熱的頭腦,他開始沉下心來反思,他發現即便如日中天的淘寶,其年交易額已接近1000億,但平均客單價也只有80元,這讓沈亞意識到電商不可能賺少數人的大錢,只能賺多數人的小錢!於是沈亞決定捨棄奢侈品牌,轉向一些福斯消費者能接受的時尚品牌。

2009年沈亞將唯品會重新定義為一家專門做正品特賣的網站,並將產品體系調整為物美價廉的時尚精品服裝。與淘寶啥都賣不同,唯品會始終強調自己專門做正品服裝的折扣處理,這個定位不僅避開了淘寶完善體系的衝擊,還充分發揮了自己專於服裝品牌的優勢。漸漸的消費者心中形成了大而全去淘寶,要折扣服裝上唯品會的思維邏輯!正是這個特殊而又明確的定位,讓沈亞的唯品會找到了生存的空間,並在與淘寶京東等電商巨頭的競爭中不落下風!

電商終究是商

唯品會雖然是一家電商,但在沈亞看來:電商的本質終究是商。因此他根據自己的長期營商經驗,把一些傳統商業策略應用到電商中來,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比如實體商場經常會發起一些限時限量的搶購活動,這種活動不僅能聚集人氣,還能促成一種搶購的氛圍。

2010年7月,沈亞首次在唯品會推出了限時限量搶購的閃購模式!他每天在首頁推送各類折扣的時尚精品,但是會設定搶購時間和數量,因為錯過閃購往往就意味著錯過了一輩子。所以很多使用者會時刻警惕著唯品會的首頁推薦,一有合適的閃購商品就果斷下單,有時即便並沒有給出較大的優惠,一個閃購推薦也會讓使用者瘋狂搶購,甚至一些根本就不想買東西的使用者,也會在這種狂熱的氣氛的推動下參與搶購。後來受到沈亞的啟發,馬雲也玩起了光棍節大促銷的套路,沈亞也由此成為了馬雲最想見的電商人!

為了避免閃購商品淪為劣質商品的代名詞,沈亞模仿傳統商場中設定導購的做法。他僱用一些主流時尚雜誌的資深編輯,組建了一支龐大的買手團隊,平時這些買手團隊就專門在國內外市場尋找符合當季流行趨勢,中中國人喜好特點,且又物美價廉的時尚商品,以官方推薦的形式推出。這些措施不僅保證了推薦商品的市場獨有性,還使唯品會的官方推薦起到了時尚風向和潮流指引的作用,為唯品會贏得了良好的聲譽!

在供應鏈建設中,沈亞也應用了一些傳統的營商技巧,比如很多實體商家常常在賣出商品後才給供貨商付錢,也就是賒賣。沈亞將此發揚光大,推出了一個類似的供應鏈方案,沈亞要求供貨商向唯品會寄發商品,同時唯品會在網站推出該商品的折扣特賣活動,結果往往貨車還沒開進唯品會的倉庫,商品就早已被搶購一空,錢也早進了沈亞的腰包。到貨後,只需分發郵寄即可,如果貨到了還沒有賣完,就原封不動的原路退貨。這個方案不僅逼迫供貨商加大折扣力度,以避免滯銷退貨;還提高了唯品會的營業額,還為沈亞省下了一大筆倉庫費用,簡直是一個穩賺不賠的生意!

沈亞的創業要素前期

在電商崛起的年代,有很多人在高喊電商毀滅了實體經濟,馬雲是中國的罪人。其實這是一些歷史淘汰者的最後掙扎,實體店面並非實體經濟,毀滅實體店面的是資訊高效流通後,對商業壟斷的破除,以及繁榮的房地產業所帶來的高額租金。而作為真正實體經濟的工廠,只是把銷售平臺從實體店面搬到了網路,不僅因為減少中間環節而降低了商品售價;還因為直接市場的擴大而增加了活力,何來毀滅一說!在網際網路時代,滾滾的歷史車輪面前,作為傳統商人的沈亞本該最受衝擊,但他沒有選擇堂壁擋車,或是自甘沒落,他敏銳地意識到電商的實質是一種工具,其本質在於商不在電,所以他會他才會選擇投身電商,並充分發揮傳統商業的策略,繼續大放異彩。不過精明的溫州商人有很多,為什麼偏偏是沈亞看到了電商的價值,並在電商巨頭的夾擊下闖出一片天地,最終借羽昇天呢?

進取和好學是很多學校的校訓,人們通常對這兩個普通詞語不屑一顧。但沈亞的成功完美的詮釋了這兩個詞的深刻內涵,只有不甘平凡的眼睛,才能看到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也只有勤思好學的頭腦才能從失敗中找到鑰匙。所以請我們的創業者,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輕易滿足;不放過能更好的機會;也不要遺失挫敗中隱藏的黃金誓言!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TikTok被要求出售後,比爾·蓋茨態度如何?給張一鳴足夠多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