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自蘋果進入國內市場以來,就一直得到中國的諸多優待。特別是對於具有特殊性的AppStore,國內的監管機構還因此賦予其“特權”,允許沒有國內版號的蘋果APP也可以在AppStore上架。

要知道,根據國內相關部門早已出臺的版號規定,同樣型別的一款APP,如果沒有國內版號,想在任何平臺上上架都是不允許的。這這方面,Android就一直執行非常到位,而蘋果自恃有“特權”,沒有正視這一規定。

然而,一直以來都高高在上的蘋果也掉下神壇的時候,現在不但不再受到國內市場的“眷顧”,甚至最近還被中國撤銷以前賦予它的“特權”,要求在其AppStore上架的蘋果APP都必須持有相關部門頒發的版號,倘若沒有,在寬限期後就必須下架。

據悉,8月1日是中國給出的寬限期的截止日期,許多人已經注意到,從資料分析平臺統計的資料來看,蘋果當日的下架沒有版號的APP數量為31388個,並且根據業界預測,在經濟收益上,這次事件或將給蘋果帶來超過5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更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中“特權”剛被撤,庫克馬上宣佈新計劃,外媒:蘋果要“反擊”了?其實,外媒有這樣的質疑也是無可厚非,畢竟在國內市場被大量APP下架後不久,蘋果公司就宣佈了將生產線搬離中國遷至印度,這難道不是庫克要開始“反擊”了嗎?對中國撤銷其“特權”的“報復性”反擊?很明顯,並不是外媒所想的那樣!

實際上,蘋果轉向印度的生產路線更多的是為了利潤,因為唯利是圖才是企業的本性,對於無利可圖的舉動,他們不會幹。另一方面,印度的勞動力成本比中國低,蘋果的產品在印加工生產的成本自然也會相應下降,這無疑會大大提高其利潤空間。

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現在外國公司來中國得到的“特權”越來越少(比如蘋果被取消了“特權”),不再有向外國公司提供更多優惠政策。相反,在優惠政策方面,相比中國,印度頻繁出臺了更多的優惠政策,以及賦予更多的“特權”來吸引外國公司投資。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蘋果會考慮把生產線轉移到印度市場,以獲得更大的利潤,自然也非常正常,畢竟蘋果的生產線一直以來都是別人的,自己只是簽訂代工協議,就算最終失敗,損失也有人先頂著。

另外,對於蘋果公司將生產線轉移至印度,業界認為:這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使用得當,蘋果公司將獲得更高的回報;但如果使用不當,蘋果千辛萬苦建立起來的完美品牌形象恐怕會受到嚴重損害。

據報道,早在幾年前,蘋果就曾鼓動富士康到印度建立手機代工工廠,但等富士康跑到印度之後,才發現印度的勞動力的價格確實便宜,但與之相應的品質也普遍不高,而且工作積極性遠不如中國。

統計表明,在普通的手機代工方面,印度工人花費的時間比中國工人多幾倍,而良品率並不高,因此,蘋果公司的高階蘋果手機的代工業務最終又不得不轉移回到中國國內。

儘管有了富士康這個前車之鑑,但是蘋果似乎仍不怕黑,再次將目光集中到印度,而這一次,對於蘋果來說,能否能成功是一個未知數,也是一次大賭博押寶。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蘋果在華“特權”被取消!超3萬款應用遭下架,損失近6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