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米雅科技副Quattroporte 張菲菲
米雅科技副Quattroporte 張菲菲
近年來,網際網路給零售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回顧網際網路到來之前的零售場景,假如消費者走進門店買了一個杯子,老闆從這筆訂單中只能看到有人買了一個什麼樣、多少錢的杯子,並沒有辦法了解到這個人的購物行為。
比如,他在貨架前檢視過哪幾個杯子,花了多長時間做決定,哪些因素影響了他最終的選擇……而移動網際網路的出現,讓這些都變成了可記錄、可衡量的行為,這樣就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消費全旅程。
眾所周知的是,嬰童商品本身售賣期非常短暫,因此母嬰行業對目標消費者群體的精準度要求很高,所以,要想服務好消費者,首先要了解你的目標客群。
在母嬰行業,約定俗成的客群是0~3歲,而米雅定義的“母嬰人群”,則是-1~3歲。基於這一定義,米雅提出了更多新暢想,期望把多年來深耕零售行業獲得的經驗與感悟,應用到母嬰行業中去。
此前,米雅已經有過一些成功的實踐,例如在北京與一家200+門店的母嬰企業合作開展會員營銷活動——活動基於門店的需求,將到店購物的顧客劃分為兩種不同的人群,分別採用差異化的營銷方案,資料顯示,兩套方案均取得可喜的效果,新會員的轉化率為67%,而老客復購也達到了54%,由此可見,營銷策略因人制宜,能夠實現效率的提升。
另外,米雅的首次“雙拉新”探索也大獲成功,活動通過線下渠道入口,在門店場景中運用網際網路、數字化工具以及蜻蜓裝置與消費者互動,把優質母嬰品牌與門店連線在一起,進行快捷、高效的雙向會員拉新,在一週時間內提前達成了預期目標,每日新客由活動前的33人陡增到304人,活動效果十分顯著。
所以說,提升門店的數字化能力,有助於讓消費者擁有更好的體驗。
其實,零售的本質就是商品和人——隨著時代變化,我們看待生意的視角不能再以商品為中心,而是要以人為中心,這也體現在母嬰行業對會員運營的重視上。
然而,目前行業對會員的認知往往還不夠深入,會員運營究其根本是對人的服務與管理,那麼,究竟如何經營好每個人呢?
對線下零售而言,場景無疑至關重要,很多經營者都有過這樣的困惑:技術能不能解決獲客難的問題,門店客流被線上渠道搶走了怎麼辦?
我們必須看到,當下整個消費環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購買渠道越來越多,消費者可以輕鬆、快速的在線上下單購物,享受次日甚至是當日配送到家的服務,既然如此,他們為什麼一定要到店呢?
站在一位媽媽的角度來看,到店消費正是發生在寶寶從負一歲到三歲的這一階段——除了購買急用的商品,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寶寶也有娛樂、社交等需求,需要帶他去和小夥伴們玩,去坐母嬰店門口的搖搖馬。
今天的母嬰門店,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購買中心,而是消費者的體驗中心,是一個情感互動中心。
近幾年,很多快消門店都在調整優化組織結構,母嬰行業也不例外,體驗與情感互動是線上渠道所欠缺的,因此也是線下門店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為了把體驗與情感互動做到最好,我們需要用針對性的優質服務匹配消費者的全旅程。
試想一下,當你的消費者是一位懷孕的媽媽,她的需要是什麼?答案很簡單,在這一階段,她需要大量收集母嬰資訊。
那麼,你可以給她什麼,可以通過什麼方式傳達什麼樣的資訊?假設寶寶已經出生了,在這個新的階段,又要通過什麼渠道,以何種方式,在哪些時間點向媽媽推薦什麼樣的商品?
也就是說,在方方面面都要儘可能的去貼合消費者的全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