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蘋果的自動駕駛供應鏈正在慢慢揭開面紗。

這其中,關係最為緊密的就是蘋果現有產品的ODM供應商,考慮到在硬體製造環節的先天優勢,這些代工廠也對自動駕駛汽車有著雄心勃勃的計劃。

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全球第一大膝上型電腦研發設計製造公司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正在向蘋果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這意味著蘋果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進入量產前的供應鏈夥伴選擇階段。

廣達電腦高階副Quattroporte邁克·楊(Mike Yang)表示,公司已經在美國開發並測試了第一輛在封閉道路行駛的自動駕駛汽車,這讓它能夠“證明自己在設計自動駕駛平臺方面的能力”。

不過,廣達沒有透露車輛或測試的細節。訊息稱,谷歌(Waymo)和蘋果目前都是其客戶(可能是ECU等相關硬體的ODM角色)。此前,廣達還是特斯拉Model 3的主機板供應商(另一家是和碩)。

此前,特斯拉主要將其汽車主機板訂單外包給富士康電子(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捷普,但在富士康投資和諧汽車(也就是拜騰的前身)之後,特斯拉將其訂單從富士康轉移到廣達和和碩。

目前,廣達電腦在上海的工廠也正在為特斯拉的Autopilot 3.0的中央處理單元(Ecu)硬體提供部分ODM,而核心的晶片則是有三星代工。

而在此之前,廣達電腦在自動駕駛行業的佈局已經開始。

兩個月前,一家日本初創公司Tier IV, Inc.從廣達電腦獲得了約9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此輪融資金額在1億多美金),用於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電子控制單元(ECUs)。

此次測試,廣達電腦的自動駕駛車輛正是基於上述ECU原型,採用Autoware自動駕駛全棧開源軟體平臺(Tier IV, Inc.牽頭開發)。

考慮到自動駕駛量產需要足夠的資金和供應鏈能力支援,類似廣達電腦這樣的傳統智慧裝置ODM代工企業似乎有更大的競爭力。

廣達電腦是世界500強企業,成立於1988年,總部設在臺灣,在亞洲、加拿大、北美、南美及歐洲均設有基地。該公司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9萬名員工,2018財年的綜合收入達到340億美元。

作為日系自動駕駛初創公司,Tier IV, Inc.自然得到了日本企業的支援。YAMAHA在A輪宣佈了追加投資,目標是提高Autoware的安全品質(產品安全和功能安全),將自動駕駛相關業務商業化。

作為一個開源自動駕駛協作聯盟,Autoware使用ROS 2.0對車輛使用的可認證軟體棧的重寫,同時還包括ECU、異構架構、車輛控制介面,以及一組第三方軟體和工具。

ROS是早期自動駕駛開發者主要採用的開源平臺,然而其本身的效能和可伸縮性跟不上市場需求,比如自動駕駛汽車,因此有不少企業採取了重新開發。

ROS起初設計目的是在桌面Linux環境中控制單個機器人,但類似自動駕駛汽車的應用需要具有安全關鍵的實時效能,並且可能在記憶體有限、網路不可靠的分散式環境中執行。去年,ROS2.0版本進行了新一代的重新設計,採用DDS作為連線框架,來改善這些潛在限制。

DDS(資料分發系統)是一個開放標準的連線框架,可以快速移動大量資料,並且達到更高的安全標準。除了ROS2.0,DDS還被AUTOSAR用於其自適應平臺(專為自動駕駛車輛設計),被FACE聯盟用於軍用飛機,並被工業網際網路聯盟確定為核心連線標準。

比如,蘋果公司此前收購的Drive.ai,也是基於ROS開源技術框架進行的軟體開發。

目前,Autoware聯盟高階成員包括幾家全球巨頭,像豐田、Arm、華為、LG,還有包括Velodyne、AS;其他等級合作伙伴還有英特爾、賽靈思、日立、鐳神等相關供應商。

廣達電腦的另一家合作伙伴是AImotive,目前後者的自動駕駛測試車上已經部署了廣達的新一代汽車級處理平臺。

AImotive的aiDrive是一個模組化的自動駕駛軟體棧,而廣達電腦則基於英特爾的Xeon、英偉達的Xavier和Pegasus,為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提供硬體解決方案。

兩家公司表示,合作強調了自動駕駛技術的可擴充套件性的重要性。而客戶則可以看到基於各種硬體配置的測試方案。

此外,AImotive的另外兩套產品方案aiSIM和aiWare,前者是一個用於測試的模擬器,並作為後端來檢視軟體在真實路況資料集下的反饋。

後者是一個可擴充套件的神經網路加速器IP,具有可定製的架構。該IP帶有SDK、工具和NNEF(神經網路交換格式)支援,可以支援Caffe、Pytorch和Tensorflow。

而對於AImotive來說,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執行aiDrive堆疊的計算機還太大。所以,他們找來廣達電腦來為其瘦身,未來開發的體積大小與英偉達Jetson差不多。

目前正在使用的這款名為廣達V32的開發平臺(上圖),比現在車裡用的已經要小很多。搭載的處理器、GPU和記憶體均為汽車級,執行完整的aiDrive,採用液冷散熱技術。

圖中的小黑盒子是一個Nvidia Jetson開發平臺(也就是未來廣達要開發的自動駕駛ECU體積大小),執行一個功能有限的aiDrive和aiSIM模組。

作為汽車級ECU的新玩家,廣達電腦在今年3月的一次公開活動中還是展示了幾款自動駕駛處理單元。其中一款基於英偉達處理器,整合這兩個ECU平臺和一個叢集閘道器,提供6個CAN、4個LIN和2個Flexray介面。

隨著傳統筆記本、桌上型電腦ODM廠商向自動駕駛汽車行業轉移,未來車載計算單元的競爭將進入白熱化競爭,正如我們經常說的那樣,未來車載ECU既是電腦主機板(供應鏈和製造能力),也不是電腦主機板(汽車級的要求及複雜度)。 (來自 高工智慧汽車)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有錢的大佬都做些什麼大事業?騰訊已經自己建小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