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盧漢曾發表過觀點“媒介即人體的延伸”
當代手機已經成為每個人的“生活必需品”,新媒體時代下,資訊越來越碎片化,多元化。人們從早上醒來刷手機到睡前刷手機,似乎這已經是我們的一個生活習慣。
人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
從90年代起手機的出現還只是一個新鮮詞,到現在人手一部手機,以前的手機功能很單一打電話、發簡訊但人們卻樂此不疲,換句話說這無疑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隨著手機的升級換代,智慧手機出現了讓世界越來越小,以前我們獲取資訊無疑是從傳統媒體中入手,但現在一部小小智慧手機,便承載了你想獲取的一切資訊。就像無底洞一般吞噬著人們面對未知而好奇的心理。
我們從一開始嫌棄電腦太大太重不如手機小巧方便,到後來手機的功能越來越豐富,我們也越來越依賴,甚至生活、學習、工作等所有事情都可以通過手機來完成。
就像現在,我們見證了ps、音樂、不斷從電腦端轉向手機端。
我們再也不用坐在電腦前買東西、看視訊、玩遊戲等等,這些功能現在都裝進了一部小小的手機裡,隨時隨地都可以拿出來使用。
人們似乎對當下永不滿足,所以科技也在不斷進步,“懶”成為我們的最大動力,人們恨不得把手機的功能都裝在眼鏡裡,這樣就不用一會拿起手機看一下,架在鼻樑上想看就看,都不用動。
當代年輕人是手機最忠實的使用者,網上有人說“手機慢慢主導我們的生活成為了我們的主人”這句話似乎也不是很對,因為手機裡的APP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不同的需求。
但不得不說,手機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由遠到近,又有近到遠,比如以前學校畢業再見面也是學校慶典等活動,可現在微信、QQ等社交媒體如此豐富,對著手機就能“面對面”交流。
但又會由近到遠。當手機越來越方便,人情也越來越淡,從前聚會見面噓寒問暖,談天說地,到現在各自玩著自己的手機卻無暇顧忌你旁邊坐的是誰?
2015年,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的利馬耶教授發起了一項關於使用手機的研究。研究指出,通常情況下,使用手機的潛在動機並不是為了獲得愉悅,而是為應對增強的壓力和焦慮而做出的反應。
先從事實說起:我們中的很多人,如果不把每分每秒都利用上,就會感到焦慮。研究表明,我們之所以會因為沒有充分利用擁有的每分每秒而感到焦慮,一個原因在於,我們難以和自己的思想獨處。
所以通過網上衝浪可以暫時讓你忘卻煩惱,遨遊在網路的世界,這也算一種自我逃避了吧,所以說當下網咖盛行,學校一放假就座無虛席,從根本上看,是學生面對壓力的因素以及遊戲讓他們忘乎自我的表現。
馬里蘭大學國際媒體與公共議題中心發起的一項研究表明,與網路斷絕聯絡的人會被強烈的消亡恐懼感所吞沒。他們要求200名學生連續24小時斷絕與手機、電腦(及其他媒介)的聯絡。
在描述這段感受時,學生們表示,他們感到自己與世隔離,對可能錯過的東西感到焦慮,他們使用的詞語表現出強烈的情感色彩:瘋狂渴望、非常焦慮、極度煩躁、痛苦、緊張、情緒失控。
人們的心理就是如此,當越來越便捷的資訊充斥在周圍時,你被孤立在一個圈中,此時你會產生壓抑的心理,各種情緒隨之而來。人們就是在不斷獲取資訊中才能感到存在的價值。
我們說手機的出現在於你如何去使用它,畢竟它是和我們最“親密”的,也是和我們朝夕相處的,雖然只是一個工具,但它也承載了我們不少的情懷。
從周杰倫新發的《說好不哭》瞬間刷爆朋友群,刷爆QQ音樂可以看出有多少人用手機表達他們對感情的流露,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壓抑著自己的情感,可一到網路的世界裡,面對陌生而又熟悉的網路我們反而更喜歡釋放自己的情感。
不管我們對於手機的爭論是否“利大於弊”或者“弊大於利”我們只要善於利用手機,而不是把手機當成自己的全部,真確合理的與它相處,自然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相處方式。
END